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专访|创业板指2020“牛冠”全球,2021还能继续吗?
0人浏览 2021-01-13 16:17

2020年诸多成长股屡创新高,创业板指“牛冠”全球。牛年伊始,A股又将“以大为美”的市场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市场分化严重。如何看待近期“抱团取暖”的现象,及A股2021年的投资机会?今天同花顺专家团邀请了万家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乔亮先生为大家分享。

 嘉宾简介:乔亮,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现任万家中证1000指数增强、万家沪深300指数增强等基金的基金经理。曾任加拿大退休基金国际投资管理公司(CPPIB)基金经理,巴克莱国际投资管理公司(BGI)投资部基金经理等职。

image.png

嘉宾核心观点:

1、当前A股主要板块估值已不低,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和生产恢复对资金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流动性对 A 股估值将偏压制,2021年的行情我们判断偏向震荡市。

2、当前正处5G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周期中,依照硬件-软件-内容-应用场景规律,前期以硬件为主,往后看计算机、传媒、新能源产业链等产业发展空间更大。

3、科创板+创业板=中国的纳斯达克,长远来看,这两个加起来是可以对标美国纳斯达克的中国资产。

4、创业板制度改革后,上市公司的内生成长性越来越重要,制度红利进一步推升了优质龙头公司的溢价,“以大为美”的市场风格将持续保持下去。

访谈详细内容:

1、牛年伊始,麻烦您先谈谈对A股市场全年表现的看法?

乔亮:我们认为2021年将是一个经济持续向上复苏、逆周期调节政策缓慢退出的温和宏观环境,这对权益市场有利,有望推动2019年以来的牛市行情继续上行。此外,疫情带来的基数效应使得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较高,业绩因素对市场总体偏正向。

但是,随着近几年来的股市扩容,A股市场已经拥有了4000多只个股,目前总市值达到84.5万亿,其中个股质地也是相差悬殊,因此全面性牛市很难再现,此消彼长之间的结构性牛市是2019年以来的主要特征。

对于估值而言,在经历了两年的结构性行情演绎后,A 股主要板块的估值已然不低,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和生产恢复对资金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流动性对 A 股估值将偏压制,因此对于 2021 年的行情我们判断偏向震荡市。

2、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您看好哪些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乔亮:接下来依然是结构性牛市,从我们自己角度来讲,现在比较看好泛科技、消费、医药等板块。

1)消费行业:中国具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团体,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居民消费能力将会跟随支出一起逐步提升。此外,消费者将会从“吃饱喝足穿暖”过渡到“吃好喝好穿好”,这为消费行业提供了诱人的消费升级增量市场。

2)泛科技行业:政策推动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列为排名第一的重点任务,强调依托新型举国体制突破核心技术、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问题。“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也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产业链扩散方面,当前正处5G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周期中,前期以硬件为主,中后期带动软件革新需求,依照硬件-软件-内容-应用场景规律,往后看计算机、传媒、新能源产业链等产业发展空间更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和消费电子中转、制造大国,在过去20多年时间,中国企业在半导体领域的话语权和全球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虽然受到国际打击,但是我们对中国半导体领域的自主可控非常乐观。此外,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最为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我个人预期到2025年全球销量将从去年的300万辆的基础上,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未来3~4年我们会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市场将呈现大规模的增长。

3)医药行业:政府通过在仿制药领域的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等相关政策,大力压缩了并不具有创新、依靠销售的仿制药市场供给,消耗了整个医保资金80%-90%的仿制药市场快速萎缩。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多出来的这部分资金用到了真正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包括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以及一些创新技术的升级和研发。

3、2020年诸多成长股屡创新高,创业板指“牛冠”全球,您仍认为今年创业板指能有出色表现的原因是什么?

乔亮:2020年创业板指大涨64.96%,全球涨幅第一,这与政策面提振、市场预期较高、权重个股处在风口等有着很大联系。4月通过的《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6月涉及创业板改革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配套规则发布实施,成为助推创业板指大涨的内在动力。

此外,创业板指的权重股涵盖了新能源电池、医药、疫苗等热门板块,均处在大风口上,市场热情和业绩表现都非常好,助推了股价表现,使得创业板指数维持整体强势的格局。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板改革有助于提高投融资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也会给市场参与各方带来更多机遇,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参与。而这使得创业板指数越走越强,并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的一个现象级市场。

不过,今年的股票行情结构性特征十分突出,即便是创业板市场,创业板股票之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从近段时间的整体表现来看,“创蓝筹”或者说创业板市场中权重较大的个股表现,要明显好于小盘的创业板股票。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好科创板和创业板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机会。虽然现在创业板从简单的静态估值法来看不算便宜,但是因为注册制启动,我们现在对创业板的看法,有点像是美国的纳斯达克,更准确的来说是科创板+创业板=中国的纳斯达克,长远来看,这两个加起来是可以对标美国纳斯达克的中国资产。以创业板为例,从基本面角度来讲创业板从15年之后一直很沉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回升,基本面拐点出现。在不考虑估值的情况下,它本身ROE带来的增速可能会有15~20%,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非常看好创业板的原因。

4、近期的市场,将“以大为美”的市场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千亿市值股票普涨,小市值股票普跌,市场涨指数不涨“个股”您如何看,这种风格是否会持续下去?

乔亮:不少人认为大市值股票不够便宜了,其实便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有不同的适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PE来判断公司是否便宜,假如某公司正常情况合理估值是20倍-30倍PE,我们认为20倍-30倍PE是便宜的, 40倍-50倍是不便宜的。但是当前的市场环境处于一个重构阶段,比如5G、新能源,这些是新一轮世界竞争的开端。在这种动态竞争背景下,静止状态下的估值方法是不合适的。

此外,现在优质稀缺性的公司广受市场追捧的原因是,美国开启了新一轮放水的前奏,在美元长期下行的预期下,大家会去配置稀缺性的优质资产:例如核心地段的房地产、不可替代的优质公司股票等,这也是优质公司估值高企却不断创新高的原因。所以简单地、静态地去评估PE,在当下是不适用的。

视角放宽来看,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小企业盈利空间缩小,各个行业集中度开始提升,龙头的行业地位更加稳固。越来越多的行业如医药、白酒、家电、化工、建材等,虽然行业增速逐渐放缓,但龙头企业拥有更好的市场资源及融资能力,仍能保持15%以上的稳健增速。龙头公司盈利的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预计未来存量市场也将被龙头加速垄断。那么增量资金将继续集中到龙头公司上面,进一步推升估值。因此,未来医药和其它优势行业的龙头公司,估值溢价将成为中长期趋势。

此外,创业板制度改革及创业板扩容,使得A股的上市公司不再稀缺,以前“炒小炒差博重组”的做法不再是主流,上市公司的内生成长性越来越重要,制度红利进一步推升了优质龙头公司的溢价。

对比中美消费龙头公司溢价率走势来看,2013年至今,美股表现出较为稳定并逐渐溢价的趋势,龙头公司已摆脱不确定性溢价的阶段。A股龙头溢价率从2015年开始快速提升,这种趋势外资持续流入、险资偏好龙头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未来持续保持下去。

5、您是做量化投资的,在国内量化投资界也是大咖级的人物,A股市场从“买小炒差”转向“以大为美”,对您投资有哪些影响,比如一些量化因子是否会失效?

乔亮:从2011年开始,一直到2016年,小盘股的表现一直是优于大盘股,后面是有很强的基本面逻辑支撑的。但小盘股的基本面增速从2014年二季度开始放缓了,所以大家看得出来,2014年中期之后小盘虽然还很强,到2016年之后支撑不下去了。而且从2014、2015年开始,外资逐渐流入,到2016年已经占了市场一定的分量。因为外资非常看基本面,如果基本面不好,它根本不会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再叠加上当时市场的巨幅波动,小盘就暴跌的更厉害。

很多量化基金的表现,2017年是个分水岭,2017年之前和之后,传统的多因子策略的表现差别就很大了。

A股市场相对来说是时间比较短,并没有经历过几个完整的周期。所以如果只是用非常简单的回看历史,容易掉入一些误区。但因为毕竟我们是做量化的,任何东西我们都是希望从数据来驱动。怎么解决这个难题?需要把历史数据拆得更细一点。把它拆成比较细的情况,最后再把它进行组合去应对新的情况。就像那句话讲的“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是会找到相似的地方。如果你把它拆得很细,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现象,在过去某个时间点都曾经出现过。

我们做任何测试,包括因子也好,回测也好,除了看它的表现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归因分析系统,会去分析回测跑得好或者不好的原因。比如说如果一个策略过去长时间表现很好的原因是超配了小盘,那这个策略就不会去用。

6、您可以给我们详细说下量化基金是如何运作的吗?比如说量化指数基金,是完全依系统条件被动买入,还是会依据跟踪的指数做人为的干预?

乔亮:量化增强是通过偏离指数一定的偏差度(跟踪误差,大概是3%-5%之间),进行一定的主动增强,我们获得超额收益是通过超配或者低配某一些股票来获得的。增强的那一部分,本质上是通过量化的主动管理来实现。

我们的量化投资框架叫“多因子量化选股”模式,这个框架最开始是90年代在美国兴起,经历了20多年的验证,基本上分为4个部分:①Alpha模型:也就是因子选股,用于预测股票收益;②风险模型:事前对于股票的波动率进行预测;③组合优化:基于股票收益和风险的预期进行排列组合,找到风险承受上限时获得最大预期收益的组合;④归因分析:用于对投资组合的体检,有2个作用,一是让我们知道为什么挣钱和亏钱,二是对各项指标的暴露进行预警和管理。

我们现在用来选股的量化因子,有三百多个,相当于有几百个小机器人,每个机器人在独特的范围内选股。比如说价值机器人只选便宜的股票,至于股票的质量好不好,盈利强不强,这个暂时不关心,只关心市盈率。在这个基础上,有的机器人去看这个股票的资金流向,诸如此类。最后把这几百个机器人拼成一个大的选股器,这就是alpha模型的概念。实事求是地讲,现阶段不存在完全是机器自己做的东西。比如说选用什么样的参数,怎么样对数据进行调整,这些里面都有非常大量的投资经理的判断。但我们希望尽量减少人为的干预,在每天日常的运转过程中,基本上是比较自动化的过程。

7、此前看了您管理的几个指数增强基金,近一年超额回报都比较好,您是通过哪些途径做到增强的?

乔亮:我们做过归因分析,万家沪深300指数增强在行业和风格上的偏差非常小,我们在做组合优化过程中,对风格偏差、行业偏差有非常严格的控制。绝大部分的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主动选股,剔除了超配、低配某些行业偏差,剔除了风格偏差(比如说大小盘,价值/成长,杠杆率等因子),主要的贡献在于量化选股

我们有个很强大归因分析系统,会去分析回测跑得好或者不好的原因。比如说一个策略表现好的原因是超配了小盘,那这个策略我肯定不会去用。在过去的2010到2016年,我们的策略表现较好,不是因为在某个风格或行业上有特别大的超配,而是在某一些行业里面选股。长期来说我们的因子能把好股票和坏股票区分度做得非常好。

8、做量化投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挖掘量化因子,那麻烦给我们介绍下您是如何挖掘因子的,最好举个例子说明下?

乔亮:有一个是基于文本挖掘的信息。分析师的研报一般来说会给股票一个目标价,比如现价是80块钱,目标价是100。如果分析师要改变看法,一定要有非常强的理由。有时可能分析师对公司做了调研,还没来得及形成硬性指标,但是通过文章的情感、语意分析大概感受出来。举个例子,比如说分析师cover一个股票,年初时候写了一篇报告,买入评级目标价给80块钱。可能下一篇研报把评级改为强烈推荐,把目标价格调成95块钱。这个过程中,分析师可能会出一些阶段性的小报告,你会发现他对这个股票的改变,他不可能一夜之间决定把评级调上去。这些额外的信息没办法从数字上面直接抓取,但是通过一系列文献能分析出来。

 

声明及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同花顺专家团,是由同顺号团队倾力打造的行业专家访谈专栏。关注同花顺专家团,把握经济热点,洞悉市场变化,深入产业分析,与专家面对面。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