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绿城张亚东:房地产市场下行或到明年二季度
0人浏览 2022-11-16 12:29

  当下政策拐点,不等于市场拐点

  文|潘永堂

  当下房地产,是典型“势大于人”。

  大势面前,个体都很渺小!

  人的能动性已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房企破局的答案,已不在企业层面。

  今天房企所谓“裁员、组织收缩,削减成本”都是“小打小闹”,是微观优化,解决不了企业宏观层面的安全大问题。眼下房企最关注的还是宏观层面“房地产政策,政治,经济,防疫”的变化,这才是房企“熬多久?活多久?”问题的核心答案。

  宏观层面不确定性太大,问题复杂,但归因到最核心的,其实就是2个问题。

  其一、房地产市场的底,在哪?

  其二、房地产,到底合适回暖?

  这2个外部问题解决了,地产人的焦虑,就会有所释然!

  因为市场一旦筑底结束,一旦市场回暖,今天房企所有的“痛苦”就会烟消云散。可关键的问题是,这个答案很少人能给出。

  Part 1 政策拐点不等于市场拐点

  不是出了被媒体誉为“史诗级”重磅救市吗?

  不是地产股短短10天就价格翻2倍,3倍吗?

  市场不就该马上回暖吗?

  在昨天的《救市5大变化》,老潘也给出了2个观点。

  其一,地产政策的拐点并不等于市场走势的拐点。

  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下行”阶段。

  谈回暖,还太天真了!

  其二,2022年地产股价格,已经“情绪牵引”大于“价值基本面牵引”。

  比如过往几个月恐慌时刻,任何一点风吹草动,比如一个违约谣言,一个地产董事长离开,就可以导致股价债券价格跳水式大幅下滑。

  而在房企对未来几乎绝望时刻的金融16条和2500亿第二支箭,无疑是绝望情绪被点燃希望的一次情绪大爆发,所以地产股持续涨停、大阳,好似“换了人间”!

  理性看,金融16条和2500亿发债,只是面向优质房企的“续命丸”而已,就如武侠小说的典型场景,这课药丸只能暂时护住心脉,防止毒气扩散,真正想长期活命核心还是得靠销售端,靠市场回暖!

  那么,这一次史诗级救市,也不等同于市场回暖,那么,房地产市场到底何时回暖?

  Part2 看明年4月

  何时回暖?还不好说。

  但继续下行业内却给出了肯定答案!

  就在11月10日,绿城中国张亚东在第十三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指出:“行业处于承压筑底态势,市场信心恢复尚需时日。我们判断房地产在接下来今年底乃至明年二季度之前,都会进入市场下行阶段。而二季度之后能不能好转还有待观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市场规模会相应的降低,这是房地产短期内必须承接的压力。”

  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

  简言之。

  • 其一,市场下行会持续到2023年二季度(或4月);

  • 其二,销售规模继续下降,

  • 其三,明年二季度是否回暖,待定!

  事实上,老潘在与其他50强民营房企聊天,大家都认为2023年大概率会更惨,明年6月能企稳回暖,都已经是“安慰”。

  事实上,张亚东表示“房地产市场继续下行到明年4月”,核心是基于2大理由。

  一方面是经济基本面的承压。即

  • 其一、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临。2021年我国净增人口48万,创60年以来最低水平,包括人口负增长阶段到来,这将直接影响房地产购置需求的减少。

  • 其二,城镇化发展阶段演变。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65%,这与曾经城镇化高速发展下大规模开发投资阶段不同,房地产发展逻辑也将发生根本改变。

  • 其三,“三驾马车”等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略显不足。除投资外,消费、出口指标表现也不如预期。虽然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未来一年经济持续回暖仍存挑战。

  另一方面源于房地产行业四个分化加剧。

  一是市场分化。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分化越来越明显,高能级城市的行情优于低能级城市,高能级都市圈的风险抵抗力强于低能级都市圈。

  二是企业分化。综合能力强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国资背景的企业信誉度高、发展前景更好。这种分化不只是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问题,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力差距正在越来越大。

  三是产品分化。随着市场见顶,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好产品买单。

  四是资源分化。房地产是资源密集型行业,尤其是金融资源,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倾斜到那些有核心竞争力和信誉度高的企业手上。

  Part4 寒气加剧了

  为何房地产市场下行会持续到明年4月?

  核心在于明年3、4月的两会,是一个重大“机会节点”。

  为何短期供给侧的房地产B端的政策利好、政策拐点,很难传导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拐点?

  核心就在于今天供给侧B端的利好,只是延长民营房企的生命线,改善短期的现金流压力,但销售端的回暖,成交量拉升核心依靠的是需求端,收入端乃至整个经济基本面的复苏。

  否则,需求端不振,房地产回暖就是一句废话。

  但问题就在于经济基本面的“拉升回暖”,不是短期一个利好政策就能拉起来。

  正如经济学家评价调控政策的效应,即要行业下行容易,行政调控很容易实现,但要让行业上行,重大利好可能也难见效。

  经济起伏,从来都是“下去容易上来难”。

  所以,经济基本面改善,老百姓收入预期上升,未来信心上扬,这都非短期能改变之格局!

  自去年7月房地产销售腰斩行业步入寒冬期已经18个月,这是最惨的18个月。

  而在最近1个月,中指院统计2022年1-10月百强销售额60954亿,同比下降43.4%,相对于传统金九银十的“大卖月”,销售却几乎等同于“腰斩”。

  老潘要提醒的是10月的百强销售腰斩,比今年上半年的销售同比腰斩要“更恐怖”。

  为何?

  核心就在于2021年上半年是销售大年,是回光返照的最后拉升,下半年7月就开始销售腰斩了,所以22年下半年的腰斩,是比去年下半年腰斩的销量,又来了一个“腰斩”,是“双腰斩”下滑。

  由此可见,当前10月的百强销售额,寒气——更胜于去年的冬天!

  再看看企业个体。

  10月,超过6成规模房企业绩同比出现下降,前50强中仅仅只有15家同比实现正增长,而类似富力地产等房企单月跌幅超过90%!

  为何今年比去年寒气更甚?

  又一个典型指标是,2022年1~10月规模房企目标完成率均值为58%,而2021年1~10月规模房企目标完成率均值近80%。

  无数指标已经反映出,2022年下半年的寒气,比2021年下半年更“冷”!

  Part 5 坚定长期信心

  短期寒气更冷,但长期而言,房地产依旧稳定向好!

  对此,绿城张亚东也给行业打气。

  其一、“市场在变,房地产行业作为中国经济压舱石和支柱产业的地位不变”。

  其二,未来十年全国房地产年销售额预计维持在12万亿左右的水平。

  应该说,房地产“双18”已见顶。

  即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达18万亿和18亿平米,两个“双18”应该是中国房地产开发规模之顶。

  但未来还有12万亿的市场。

  核心在于中国目前有400亿平米住宅,如果按照50年折旧,那每年就有8亿平米住宅要更新。人均面积也会相应增加,假设增加50%,那么每年就有12亿平米住宅要更新和开发。

  加上房地产销售均价没平米1万元计算,未来至少有12万亿规模。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1
  • 1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