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一心堂事件的深意,市场并未完全领悟
0人浏览 2024-06-05 08:15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医药反腐十月之后,监管再度出手,这一次瞄准的是院外市场。

  6月3日,头部连锁药房一心堂公告: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近日对公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约谈指出,一心堂旗下门店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药品购销存记录不匹配、处方药销售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医保基金损失。

  一心堂与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并称为中国四大连锁药房,是连锁药房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截至2024年3月底,一心堂已经在全国开设门店10746家,其中超过半数的门店开设在云南省。

  虽然没有进行任何实质处罚,但考虑到一心堂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我们应该意识到,院外市场或将成为下一阶段监管的重点方向。

  01

  从院内,到院外

  本次约谈的意义并不在于事件本身,而是大健康产业改革焦点的切换。

  从2018年至今,监管部门始终致力于医保控费降费。为了从源头解决医保压力问题,监管部门这些年共打出了三记迅猛的组合拳。

  第一拳药品集采:2018年是我国药物集采元年;一年之后,集采品类由药物拓展至器械耗材。虽然在推行集采方案的过程中,不少药企的利益受到了冲击,但从最终结果看:药物流通环节减少,药品价格明显降低,国产替代比例提升。

  第二拳DRG改革:全面集采之下,监管部门打出的另一张牌是全面推行DRG/DIP改革。推行DRG并非为了简单的降低支持,而是从根本逻辑上改变医保支出逻辑:由过去实际支出报销,改为按最终效果报销。

  第三拳医药反腐:2023年7月,国家卫健委会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从医院第一线杜绝医疗利益输送问题,整治国内医院的医疗乱象。

  中国医保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单一买方,也是全国人民健康的根本保障。但在老龄化不断加重的趋势下,三记组合拳可谓“稳准狠”的击中了医保滥用问题的要害。

  不过,医保并非只有院内一块市场,以连锁药房为代表的院外市场同样是医保重要的支付场景。实际上,医院看病,药房拿药的“医药分离”模式可能是现阶段最好的医药产业发展方案。但较为可惜的是,连锁药房同样长时间存在各种乱象,如盗刷医保、滥用医保等,甚至在很多地方盗刷医保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次对于一心堂的约谈,市场应该有这样的觉悟:监管注意力向院外市场切换的标志事件。

  02

  连锁药房告别野蛮生长

  过去十年堪称中国连锁药房的发展“黄金期”。

  在资本集团的加持下,连锁药房成为复制速度最快的商业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扩张能力就成为衡量连锁药房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快速度地发展,连锁药房纷纷开启并购热潮,门店扩张速度惊人。在2017年的时候,只有一心堂门店数量突破了5000家,但到了2023年底,四大连锁药房的门店数均超过9000家,益丰药房和一心堂药房数量均超过万家。

  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其实是并不符合产业客观发展规律的,尤其是并购热潮的带动,促使开店成本不断水涨船高,这到来的结果就是连锁药房的经营效率是不断下降的。但即使连锁药房知道现阶段的扩张是并不理性的,但他们也不敢放慢发展脚步,因为所有竞争对手都在扩张,脚步慢了也就掉队了。

  以企业管理角度考量,如此快的夸张速度势必会让企业监管水平下降,尤其是很多新开门店,员工素质良莠不齐,这都为医保滥用埋下了病根。一心堂事件便反映出,在扩展与业绩的压力下,为了更高效的提升运营效率,基层门店涉嫌涉足“灰色地带”,管理层也没有起到严格监管的作用,毕竟管的多了,业绩也就少了。

  从本质上看,连锁药房赛道野蛮生长导致产业热度过高,开店成本过高,门店效率自然也就下降了。为了保证效率回归常态,产业基础部分出现“唯利是图”现象:医保盗刷是一方面,推荐返点高的药也是常见的情况。

  作为中国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连锁药房本应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如果连锁药房行业真正规范起来,那么我国“医药分离”的愿望也就不远了。

  理想中的“医药分离”,必须实现医院与药房之间的利益切割,医生与药企之间不再有利益瓜葛,从而避免了贪腐事件的出现。与此同时,药房更应进入充分竞争的业态,只有这样才能规避出售药品违规事件的情况。

  基于此,在我们看来,药房药物的售价应该逐渐透明化,打破过去的“信息茧房”,让药物流通流通自由度提升,降低对于单一渠道的依赖。在未来的连锁药房赛道竞争中,考验的将不再是规模,而应该是效率。只有做好精细化运营的药房,才应该获得市场的认可。

  归根到底,连锁药房的核心导向应该是基于“便利”的“相对利益”,而不应该是基于“市场地位”的“绝对利益”。

  03

  医改进入下半场

  我国医改的核心诉求很简单,那就是降低患者负担,把医保的钱用到关键的地方去。

  站在整个中国医改宏观视角思考,在顺利推进药品集采、DRG改革、医疗反腐三记“组合拳”后,监管部门对于院内市场监管已经基本到位。当然,这三记“组合拳”后续或仍将长时间发挥作用,保障中国医保控费的顺利进行。

  在院内市场已经得到全面优化后,目前医保控费的最大缺口已然切换到院外市场。如果将院内市场三记“组合拳”看做是整个医改的上半场,那么即将到来的则是针对院外市场的下半场调整。

  从本质看,连锁药房行业全面监管,与药品集采、DRG改革、医药反腐是能够串联在一起的。只有连锁药房返璞归真,“医药分离”才能真正实现,医保控费才能更进一步,也让患者能够真正享受到实惠。

  在即将开启的医改下半场调整中,连锁药房或将成为政策监管的核心标的,在这一过程中势必也会伴随着整个行业投资逻辑一定程度的重构。(作者:林药师,来源:医曜,锦缎旗下医药产业研究品牌)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