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会议纪要丨“三人行”之《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20240602
0人浏览 2024-06-02 20:47

  《飞思三人行》、《飞思圆桌论坛》是由找钢网胖猫网商学院联合飞思财经出品的一档黑色访谈类节目,受邀访谈的嘉宾均是知名现货企业、投资机构、期货公司资深分析师以及业内资深从业人员,齐聚一堂为听众揭开行研资讯、市场趋势的神秘面纱。

  — 嘉宾观点 —

  龙佳新:河南物产研究院煤焦研究所所长

  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生产产品的能力如果饱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将超出社会需要的能力。产能是指生产产品的能力,所以产能过剩不是产品过剩——即使产品不过剩的情况下,产能也有可能过剩。

  所以产能过剩是相对的:1、产能过剩是特定产品的产能过剩。2、产能过剩是特定时期的产能过剩。3、产能过剩是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造成的。根据产能不等于产品、产能过剩不是产品过剩的原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不能仅仅靠去库存。解决产能过剩仅仅靠去库存,是把产能和产品混为一谈。解决产能过剩的途径有二:一是去产能,二是增加社会对过剩产能产品的需求。对于已经形成产能的企业而言,一般都是优质企业。不能把因产能过剩而无法正常运转的企业看成“僵尸企业”, 把因产能过剩而无法正常运转的企业当做“僵尸企业”以去产能为名全部去掉,将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产能过剩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和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过多超过市场标准的剩余就叫产能过剩。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循环周期的起点和基本阶段。特征是:产品积压,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增多。在现代经济危机中,生产过剩往往与财政金融危机并发,商品滞销与通货膨胀交织。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

  重要表现之一,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单个企业的生产,在资本家的统一指挥下,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整个社会生产却基本上陷于无政府状态。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关系的失调,特别是生产与需要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失调,是私有制所造成的结果。私有制把社会生产,企业们各行其是。各生产部门比例的不协调,是生产运动中的经常现象,而按比例的发展,则是生产运动中的个别情况。严重比例失调是引起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经济学的定义来看,就整个煤焦钢产业链而言,焦化和钢铁均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具体论证过程略),而产业链内部是否存在局部的产业危机,还难以下定结论。如果焦煤下游产业产能过剩,利润持续偏低,甚至部分企业亏损退出市场,那么上游焦煤市场也有回落风险。针对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严控粗钢产量。

  5月23日,国务院印发《2024-20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该文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能严控的政策指引。

  国务院: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财联社5月29日电,国务院印发《2024一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防“地条钢”产能死灰复燃。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完成进度滞后的地区,“十四五”后两年原则上不得新增钢铁产能。新建和改扩建钢铁冶炼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

  就煤焦而言,焦煤产能总体处于平衡偏紧格局,焦化产能平衡偏过剩格局,利润分配来看,产能偏紧的环节瓜分了绝大部分的利润,焦煤煤矿利润偏高,焦化企业利润微薄。

  从供给来看,今年煤炭产量意外出现了下降,前几年都是大幅增长趋势,但进口煤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增长。下游钢铁方面,生铁和粗钢产量下降,钢材小幅增长。

  原煤及焦煤: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4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7亿吨,同比下降2.9%,降幅比3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39万吨。进口煤炭4525万吨,同比增长11.3%。1—4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4.8亿吨,同比下降3.5%。进口煤炭1.6亿吨,同比增长13.1% 。24年4月份全国炼焦精煤产量3720.36万吨,同比-9.38%(-385,28万吨,去年4105.64),环比-3.24%(124.72万吨,上月3845.08);1-4月份全国炼焦精煤产量14750.43万吨,同比-10.45%(-1721.58万吨,去年16472.01)。24年4月份进口焦煤1094.94万吨,同比+30.55%(+256.28万吨,去年838.66),环比+21.66%(+194.91万吨,上月900.03);1-4月份累计进口焦煤3783.93万吨,同比增长21.49%(+669.55万吨,去年3114.38)。

  焦炭:2024年4月,中国出口焦炭及半焦炭93万吨,同比增长30.2%;2024年1-4月累计出口333万吨,同比增长24.6%.

  钢铁:2024年4月,中国粗钢产量8594万吨,同比下降7.2%;生铁产量7163万吨,同比下降8.0%;钢材产量11652万吨,同比下降1.6%。1-4月,中国粗钢产量34367万吨,同比下降3.0%;生铁产量28499万吨,同比下降4.3%;钢材产量45103万吨,同比增长2.9%。

  煤焦近期观点:5月份,焦煤产量并未出现明显回升,预期6月份仍然难以大规模复产或者超产,主要是安全生产制约和有效产能已经达到负荷水平,煤矿也没有大幅超产的意愿;焦炭产量明显提升,焦化开工由于利润恢复快速增长,同时前期提涨带来的利润也快速侵蚀,短期平衡偏紧,后期需要压缩利润来制约产量,否则仍然会出现供给过剩带来的下跌负反馈。

  焦煤方面,现货端可能震荡运行,短期需要下游焦炭提涨以及钢材涨价给出空间,否则难以有大幅上涨驱动,高铁水也给予原料端需求支撑;期货端,盘面由于前期给出大幅升水的套保机会,套保和交割压力对近月合约有较大压制,如果盘面持续或者多次给出升水套保机会,后面主力合约不排除继续受到套保盘或者劣质仓单压制出现下跌的风险。

  焦炭方面,今年年初以来提降8轮见底,随后4月份开始提涨4轮,5月份由于供给和利润快速增加,钢厂提降一轮,目前暂稳,涨跌两难,个别焦化厂提涨但是主流钢厂目前并不接受,但也没有继续提降意愿,看六月份是否钢材上涨给出焦炭提涨机会,个人认为现货提涨空间不大;期货端,盘面在前期快速反弹后出现见顶回落走势,预期偏悲观,但目前更多是对前期升水修正,并没有大跌基础,短期或震荡运行。

  陶凤惠:北京矿易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

  从年初到现在,进口铁矿石发运:全球累计发运6.18亿吨,同比增加2441万吨。其中主要增量来自非主流矿1885万吨(南非,印度,乌克兰,加拿大合计增量1811)和巴西矿1081万吨,澳矿则表现为同比减量,减少了525万吨。全球发运到中国的量则同比增加了3015万吨,发运到中国的比例由去年的75.73%提高的目前的77.52%,增加了将近2个百分点。(澳巴发运到中国的比例变化不大,去年同期81.2%,今年是81.6%;非主流发运到中国的比例由46.23%提高到了56.89%);全球发运到日韩同比减少448万吨,到欧洲同比减少287万吨,到中东减少48万吨。进口铁矿石到港:45港累计到港4.84亿吨,同比增3446万吨。

  进口铁矿石库存:港口库存同比增了2069万吨,厂内库存增了703万吨,合计2772万吨

  从发运,到港和港口库存的数据来看,到港增量与库存增量大体相当,侧面证明今年的铁矿石需求量和去年相当。但是我们从铁水数据来看,铁水从218恢复到了236,均值225.23万吨/天,去年同期均值234.5万吨/天,日均铁水产量下降了9.27万吨/天,下降幅度3.95%。因此我推断表外钢厂的铁矿石需求同比去年是有所增加的。库存的增加主要源自于供给的增加,而非需求的减少。

  正是今年整体铁矿石供给过剩,一季度的时候需求也一直处于偏低水平,3月初的两会也没有给到很好的政策预期,盘面出现了一波相对流畅的下跌,(以09为例)从年初的942下跌到了4月初的728。从需求结构上来看,铁水减量主要来自于建材,螺纹产量同比下降19.6%,线材产量同比下降27.11%;热卷产量同比增1.77%,冷轧产量同比增4%,中厚板产量同比增3.21%;因此,建材基本面的改善,对于需求的增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4月初螺纹钢去库速度开始加快,同时由于前期原料下跌较多,钢厂利润开始有所恢复,铁水产量低位回升,需求开始不断的改善。同时由于电炉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复产积极性略低,给到了铁水需求更大的发挥空间。

  到目前,铁水恢复到了236左右的水平,去年上半年铁水最高水平在246左右,下半年在249左右,全年均值240左右。建材目前的基本面状态相对健康,库存偏低,有一定的利润,因此预计铁水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铁矿石需求尚有支撑。但是随着6月份矿山年中冲量,铁矿石的供给也将保持高位,整体供需状态偏弱。随着地产政策预期的消化,市场或开始转向基本面,成材去库幅度不断收窄,淡季累库预期加强,另外近期或许会有一些关于粗钢控产量政策的预期,铁矿石或存在一定的回调空间,空间相对成材要大一些。单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个人认为空间也相对有限。首先,我们看到,4月初螺纹钢低点3400对应着高库存,目前的库存水平相对来说3600附近的支撑较强,再加上粗钢控产量政策的预期,螺纹破3600的难度相对较大。螺纹下方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铁矿石需求很难出现坍塌 。其次,7月会有一个三中全会,还是会给到一定的政策预期。当然还得看情绪面的变化,如果情绪面向下打出空间,还是给到了我们一个向上做波段的机会。个人认为向下做的节奏不太好把握,相对给出低点之后向上做更稳健一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电炉的平电成本在3800左右,目前还有100-200的亏损。因此,螺纹钢盘面在3800附近的压力相对较强。在高库存,以及电炉成本的压制,对于上方空间也有一定的压制。行情仍然以区间波动为主。

  再长一点的周期来看,目前国家处于转型期,用钢需求也在从建材不断转向其他品种钢材逐渐转换。建材主要用于房地产和传统基建,从24年的投资情况来看,房地产投资增速-9.8%,房地产实际到位资金累计增速-17.4%,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增速-19.4%,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数据仍然较差,房企资金紧张局面依然难改。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随着国家房地产托底政策的不断出台,近期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从一些专业机构的调研报告来看,置业到访量,置业意愿,购房计划都开始出现低位回升的态势,对房价预期持稳的比例开始增加,政策预期走强,购房阻力开始改善。等等这一系列的变化,个人认为暂时不会使得钢材需求出现增加,但是随着下游不断改善,需求崩塌的可能性也较小。

  基建投资:截止到当前狭义的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速6.5,去年全年是5.9;广义的基建投资来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29.1,去年全年是23

  制造业投资:截止到当前制造业投资增速9.9,去年全年是6.5,也出现了明显的加快

  制造业中,除了工程机械有所下滑之外,几大主要用钢领域增速都在增加,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6.4%和10.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8.2;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95.4%,,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31.3%,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64.4%。主要家电产量同比增长7.34%,出口同比增12.9%

  出口:1-4月钢材累计出口3502.4万吨,同比增743.6万吨增长27%

  从主要用钢下游来看,需求未来一两年不会出现明显的增长,但是崩塌的概率也偏小。

  我们前面也提到,目前铁矿石的过剩主要源于供给的增加,而非需求的减少,未来短期内需求也或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供给端的扰动或许对于整体市场波动区间的影响会加大。

  余典:中信期货研究所黑色建材组资深研究员

  从现货角度来看,处于整体偏弱、北方好于南方的格局。我们先看表需数据,前两周螺纹表需同比降幅一直是在6.5%附近,按照这样的降幅线性外推去库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虽然市场体感一直很不好但是盘面一直没有怎么交易弱现实。但这周数据出来就让人大跌眼镜,螺纹表需同比降幅跌到20%,热卷降幅也下滑到-10%左右,两者形成双杀。如果按这个降幅线性外推,五大材加小品种的总库存马上就要开始累库了。这意味着什么呢?铁水产量已经连续两周下降,如果按照检修数据其实接下来还能够掉头向上,但高度就非常有限了,很难到240。所以尽管现实层面还没有出现负反馈,但盘面的周期都是早于现货,提前就开始交易了。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决定整个黑色产业链上下方向的主要矛盾就是建材淡季需求。

  现实需求清淡是毋庸置疑的,但从交易的而言会更加复杂一些:一是估值、二是未来预期。先说说估值,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多空,只有价格”,如果现在铁矿900以上、螺纹3800以上,那么当然适合做空头,但现在这个价位,就要考虑向下的空间还有多少。判断估值高低有很多种角度,首先是产业链各个品种之间,现在盘面在扩利润,按照炉料供应充裕角度考虑,炉料对标3月低点,成本有继续往下的空间。第二个是月间估值,近月的非主力合约受预期影响小,10合约估值打掉差不多可以对标3500-3600这个位置。第三点就是期现差距,也是体现的预期升水,我们可以对标没有期货市场的水泥来判断,螺纹主力合约和水泥价格比值同样处于高点。第四点是货币购买力。这里面可以简化为两个层面,一是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从去年1月30号的低点6.75到现在7.24,按850铁矿价格计算就相差60元左右;二是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货币对商品购买力下降的贬值,用美元计价的伦敦金测算是贬值了22%,虽然不同商品基本面差距很大不能直接换算,但也会限制黑色系向下的空间,尤其是以美元计价的铁矿。另外根据这个逻辑,我们可以看到全球资金都在找估值低、库存结构健康的品种。从购买力的角度,比较典型的体现就是今年铁矿库存比去年同期高这么多,但价格始终到不了去年的低点。当然,除了估值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未来预期。去年年中铁矿的故事是天量到港和粗钢压减,今年高到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该发出来的没发出来倒是有可能。粗钢压减方面,今年1-4月粗钢同比下降1071万吨,如果全年平控减量也并不大,所以我们今年看铁矿底是要比去年高的。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未来预期,理论上来说当下静态的基本面跟盘面价格走势没有直接关系,但历史供需是预测未来市场情况的重要参考,从现在市场情况看6月需求难言乐观,这是短期的主基调。另外就需要结合刚刚讲过的购买力层面,黑色和利差、汇率、黄金、有色等标的走势同样密切相关,这些更多是中长期的影响,也很考验交易者对宏观走向的把握。海外方面,褐皮书出炉使得降息预期再次延迟。之前软着陆路径使得今年商品价格企稳,同时表征需求的有色商品因预期交易上涨,但当交易过热使得通胀回落受到阻碍时,历史上美联储从不存在允许不着陆的情况(因影响长期通胀趋势,这会导致失控),此时都是会选择首先打压通胀,所以相关商品面临过热后的回调。国内方面,地产基本已经完全松绑,但从政策发力的路径来看无论是政府收购还是鼓励购房,都难以产生上一轮去库存的效果,对盘面影响极其有限。关键点还是在于专项债,截至目前发行进度为29.8%,环比已经有明显好转,和往年相比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此外,近期专项债投向基建的比例呈现明显的反弹趋势至60-70%左右。鉴于专项债才刚刚提速,一周的数据向下驱动力度还不够,“淡季不淡”的预期尚未完全证伪,因此我们认为6月回落到3600附近偏弱运行,7-8月看工地资金到位率情况有反弹的机会。

  韩涵:创元期货研究院纯碱与玻璃期货研究员

  玻璃:关注工程需求能否转变

  供应端,产量累计同比8.8%,年初至今减少1150吨/天,供应依然处于历史高位水平。武汉长利计划6月10日放水汉南一线900吨,6月17-18日放水汉南二线1000吨,此次搬迁属于计划内,对湖北地区的供需格局改善能够提供一定帮助。全国范围来看,年内计划内冷修和投产产线基本平衡,供应预计维持高位。

  库存,分区域来看,沙河地区库存最低,沙河111万重箱,整体库存压力最小,厂家出货为主,不留库存,对价格有支撑,但中游库存水平较高,关注出货情况。湖北地区库存516万重箱,处于历史高位区间,整体的库存压力比较大,但由于成本较低,当下依然有200+利润。长期来看湖北地区转好需要外围市场带动。华东华南地区库存压力相对较大,需求疲软。

  价差来看,湖北沙河已经处于价格较低水平,其他区域现在逐渐降价,沙河地区与其他区域价差逐步抹平,湖北地区近期降价,与其他区域价差扩大,出货有改善预期。从完全成本来看,沙河地区依然有利润,但天然气利润偏薄,所以我们认为沙河继续降价空间不大,而湖北存在一定降价空间。华南现货市场1680~1720左右,天然气产线亏损上下,若无需求带动,整体压力较大。

  需求方面,家装和出口今年表现较好,表现较弱的板块是地产,当前地产改善预期强烈,工程单有改善的预期,关注政策端对地产的支撑表现能否补齐玻璃当下的短板。隆众数据,玻璃深加工企业订单天数10.8天,近三年低位,产业链现金流并无明显好转,下游接单谨慎。

  从估值来看,09、01合约在预期改善后平水高成本,给到产业链利润,地产无明显转变后再次回落。后续需要看到供应端继续减量或需求增加后才能改善利润,跟进现货能否好转。

  纯碱:上有压力下有支撑

  供应端,检修负荷不满企业:昆仑、发投、南碱、实联、远兴。计划检修:三友、丰成、井神、天津。检修季影响产量在预期之内。需要关注年内增量,计划增产310万吨产能,但大部分预计集中在三四季度投产,另外需要关注昆仑发投远兴何时提负荷,供应抬升将增加供需压力。过去一段时间开工率从高位回落,供应减少,供应整体盈余,但体量在检修季有些许缩小,检修季期间垒库预期较低。短期来看,检修季对价格存在支撑。虽然当前的供应水平整体偏松,但是不排除有意外检修的可能。

  成本,动力煤、原盐小涨,成本小幅抬升,但是相较于利润涨幅不明显,氨碱法利润400+,联产法利润900左右,利润水平较高。整体格局偏松,主要集中在定价的问题上。

  需求端,浮法日熔量17.15万吨,浮法玻璃年内供应累计同比提升9%,春节后至上个月需求中家装和出口表现好,工程单相对较弱,但是近期随着地产的政策陆续出台,关注工程需求能否接力。光伏玻璃:日熔量提升至11.35万吨,光伏玻璃产量累计提升23%,光伏玻璃年内计划点火产线较多,对纯碱有一定支撑。预计年底光伏玻璃可达12.7万吨左右。若玻璃需求萎靡,冷修产线继续增加,则纯碱需求减弱。若浮法玻璃需求得以支撑,光伏玻璃有增量,整体重碱需求或将增加到5.8万吨/天以上。当前来看,下游库存比较高,隆众统计50%的样本,场内20.45天,降0.99天,场内+待发29.27天,降0.97天。沙河区域平均30-40天库存;安徽区域平均25-30天库存,下游主动大补库的意愿不足,需求对价格存在一定压制,而且玻璃厂拿货在2200以下。贸易商高价补库意愿不强烈。维持刚需补库,不温不火。

  库存:库存相较于去年同期抬升,产能提升后总库存上涨是常态。交割库40万吨左右,而且表外库存非常高,初步测算可能有40~60万吨左右的表外库存。

  进口:受益于进口,国内平衡表一直处于略宽松的水平。5月碱厂检修损失量,有进口能够弥补。

  整体来看,检修季现货有支撑,供应量增加后上方同样有压力。

  嘉宾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