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要大口吃肉了?
0人浏览 2021-10-17 23:21

  假期之后,原以为要大口吃肉了,没想到却是吃了一周多的土。

  有同学可能不理解了——“指数明明企稳了呀?”

  是的,指数虽已企稳,但是赚钱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还有比较大的亏钱效应。

  就拿周五来说,上证涨0.4%,创业板涨1.88%,但却有3100多家下跌,以及38家跌停,中位数是-1%。

  我仔细看了下:

  吃肉的,要么是做消费、医疗的(虽然周五也跌了),要么是做大科技(风光电、锂电池、半导体,军工)的。

  吃土的基本上还是做周期股和电力股的,也就是抱着节前的老主线不放的。

  吃土的别悲观。回顾历史会发现,A股的行情每次都是这样。

  一波大调整之后,市场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才会“先富”带“后富”,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所以,下周应该会进入到“大口吃肉”阶段。

  我不是拍脑袋,而是有根据的。

  1,从指数角度来看,美股已经率先上涨了,反映的是市场对于美联储鹰派加息的担忧已经消除。而咱央妈周末也表示会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心应该会告一段落。

  2,本次下跌的主力,周期,券商,电力等目前也跌到了一定的位置(普遍跌幅已经40%-50%),并且已经开始缩量企稳,继续再往下大跌的可能性较小。如果这些方向反弹,那么指数的表现应该不会差。

  3,大科技或者说高端制造板块(军工,锂电,风光电,半导体)最近的反弹,一方面反映的是市场对于三季报的预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场对于拉闸限电、上游涨价的担忧的缓解。

  既然大部分板块都在低位,而且原先导致市场大跌的利空都在慢慢缓解,那么指数岂有不涨之理?

  战略方向定了,我们再来说说战术细节,也就是哪些方向可能会率先上涨?

  1,大科技

  本周,四大科技主赛道表现比较突出。

  可以看到的是:半导体领涨的是半导体设备和IGBT,光伏领涨的是逆变器、光伏设备,新能车方向领涨的是整车、电池和锂电设备,军工领涨的依然是上游。

  明眼人可以看出来,领涨的都是业绩最确定的,比如各类设备,由于在手订单充足,三季报爆雷的可能性极小。

  关于IGBT,整车后面会详细说。

  2,涨价方向

  看期货,大宗商品还在不断新高。但看周期股却是惨不忍睹。

  周四晚上我提到,周期现在有了新逻辑。也就是海外能源危机导致了限产,而限产继续推升大宗商品涨价。

  既然基本面并没有大的问题,那么在一轮无差别暴跌之后,具有坚实基本面的周期股应该也至少会有个b浪反弹吧?

  我看好的新能源上游的周期股,比如pvdf,磷化工,EVA等。另外就是能源危机受益的煤炭,天然气等。

  3,困境反转方向

  最近,就在指数调整的这些日子,一些困境反转的方向都在默默走强。比如机场航空、猪肉、快递、游戏等。

  这些方向一方面有消费属性(四季度要持续重视消费股,有可能成为最强主线);另一方面都有困境反转的逻辑。

  就拿机场来说,持续下跌一年半之后,几乎所有人都不想看了。但过去一个多月时间,白云机场却不声不响地涨了50%。

  好机会总是在大家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的方向。而大家一致认为的yyds(永远的神),最后却总是yyds(一样得死)。

  结论就是,这些方向接下来如果有调整,还是可以多关注关注。

  4,金融

  看券商的三季报,地产的困境反转。

  ……

  接下来重点说说IGBT和汽车两个方向。

  一,IGBT的中线机会。

  周五,半导体板块大涨,其中功率半导体板块的新洁能、斯达半导、士兰微、立昂微等领涨。

  其实,前期在半导体板块调整期间,功率半导体这个分支一直表现比较抗跌。

  短期来看,市场对于IGBT的预期应该主要是三季报。

  主要逻辑不难理解:

  1,需求爆发

  IGBT是汽车、光伏逆变器及风电整流器核心器件:

  光伏和风电都要用到逆变器,而IGBT是逆变器的核心器件,占逆变器价值量的20%-30%。

  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控系统,也要用到大量IGBT。IGBT价值量约占电控系统成本的37%。

  此外,储能、家电、工控等领域对IGBT的需求也较大。

  而以上提到的几个方向,都是这些年景气度最好的方向。那么IGBT自然也就会持续受益于行业的爆发趋势。

  中国IGBT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到520亿元,2018-202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近20%。

  2,国产替代

  国产IGBT不仅可以吃行业的增量红利,还可以在吃存量的空间。

  目前,国内IGBT市场主要被英飞凌、三菱、富士电机等占据,国内仅斯达半导一家进入前十(份额仅2.5%),国产IGBT的渗透率不到15%。

  而近年来这个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因为国内各大IGBT厂商持续加大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已经呈现一定竞争力。

  比如士兰微、中车时代电气、斯达半导、宏微半导等均将于今年下半年或明年推出,完全对标英飞凌7代微沟槽产品,加速追赶龙头厂商。

  另一方面,疫情也给国产厂商带来的契机。这两年,全球成熟制程晶圆产能紧缺,英飞凌等海外龙头交期大幅延长,给国内公司带来了加速替代的机遇。

  总之,IGBT是一个值得中线关注的好赛道。

  二,汽车行业即将进入拐点

  最近,汽车整车以及零部件板块也持续反弹。比如比亚迪、福耀玻璃、星宇股份等等。

  主要逻辑就是三个字“补库存”。

  中国汽车行业从2017年进入下行期,本来在2020年要迎来向上拐点的,却被“疫情”耽误了。

  今年又被“缺芯”耽误了。

  但伴随着疫情影响消除,以及缺芯问题的缓解,汽车行业有望在2022年1季度迎来拐点。

  而从四季度开始,各大汽车厂商已经开始了补库存。

  那么,上游零部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我主要看好:

  1)燃油车∪新能源车(以下简称为并集逻辑),即两者都能用到的零部件,既能享受新兴赛道的快速增长,又能享受到成熟行业的周期反转。比如玻璃。

  2)行业格局稳定,国内龙头公司正在拓宽护城河,而且受益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叠加国产替代,甚至出口替代逻辑。比如轮胎。

  3)消费升级。具体表现为基数×乘数齐升的双击,类似于戴维斯双击。比如HUD、玻璃、车灯等。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