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美联储加息的原因居然是为了降息?
0人浏览 2022-11-08 18:18

 

  (作者:潘奕衡)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 北京时间5月26日周四凌晨两点,美联储即将公布万众瞩目的5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利率会议回顾

  在3月份宣布加息25个基点之后,美联储在5月初的会议中,将基准利率再次上调50个基点至0.75%-1.00%区间,是2000年以来首次大幅加息50个基点。同时宣布6月1日开始以每月475亿美元的步伐缩表,并在三个月内逐步提高缩表上限至每月950亿美元。

  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不会考虑在未来大幅加息75个基点,加息50基点将是未来几次会议的选项,也可能会在加息50个基点之后加息25个基点。

  鲍威尔认为,虽然现在通胀过高,但尚未看到工资-价格螺旋式上升,必要时美联储可能毫不犹豫地将政策调整到紧缩水平,并同时对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信心,认为经济会软着陆。

  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在利率会议结束后,特别是鲍威尔的讲话安抚市场后,交易员对美联储对全年加息幅度的预期以及6月更大幅度加息的押注回落。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市场对于美联储激进加息的预期卷土重来。美国股市继续遭到抛售,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早已跌至熊市区间,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也一度跌入熊市,市场避险情绪加剧,美元指数期货一度飙升至105,创20年新高,不过目前已经回落至102下方。

  通胀或将见顶

  近日,美国最新公布数据显示,美国4月未季调CPI年率录得8.3%,较高位回落,但回落幅度低于市场预期,美国通胀仍处于高位水平。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前月上涨0.3%,为去年8月以来的最小涨幅。在美国CPI数据公布后,货币市场一度押注美联储6月份加息70个基点,此前为68个基点。

  很多分析师认为4月CPI数据就是美国通胀已经见顶的证明。

  此外,美国房屋销售4月增长了561万户,低于预期,创疫情封控最初几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因抵押贷款利率上行和经济放缓抑制了成屋交易量。

  成交量减少一定程度上表明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情况正在缓解,但是房价并未下跌。4月份美国房价环比上涨了4.38%,同比增长了14.8%,这在历史上也是很高的水平。不过,价格上涨但成交量却在减少,意味着价格的涨势很难持续。

  所以,哪怕通胀没有见顶,也离见顶不远了。不过投资者也不必过于乐观,因为通胀也可能在高位持续挺长一段时间。

  本周五,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数据4月PCE物价指数即将公布,目前市场预计将会较3月份有所回落,若符合预期的话,将是美国通胀见顶的又一例证。

  美联储政策走向何方?

  当地时间5月1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通胀急升已经给经济基础构成威胁,美联储将升息至遏制通胀急升所需的水平。

  鲍威尔承认,控制通胀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失业率上升这样的“痛苦”,但他表示,如果通胀不回落,美联储就将会继续加息,直到通胀回落。

  大部分美联储官员都与鲍威尔的路线相同,都赞成未来或加息50基点。目前美联储中鹰胜鸽衰,近期只有鸽派的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表示,在接下来两次会议每次加息50个基点之后,可在9月暂停加息,具体要看通胀的情况。如果通货膨胀持续高企,9月可能加息25或50个基点。他预计今年的通胀率仍在3%的高位。

  而“鹰王”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近期放弃了加息75基点的观点,他认为美联储应该提前实施一系列激进的加息举措,在年底将利率推高至中性利率3.5%。如果成功,将有效压低通胀,并可能在2023年或2024年降息。

  我较为偏向布拉德的观点,不过一向以“稳”著称的鲍威尔可能会没有那么激进。因为事实证明美联储的加息时机非常滞后,鲍威尔近期也表示美联储应该早点加息。而更早的让利率达到中性目标才能更早的为衰退做好准备。

  美联储所谓的中性目标具体是多少也是一个谜。真正的中性利率只有在实践中得出。

  中性利率其实是一个长期维度的概念,短期政策利率的制定需要结合当前经济周期,也就是泰勒规则的指引,布拉德运用泰勒规则在非常保守的假设下给出的政策利率建议是3.5%。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今年将会有多次加息50基点的情况出现。

  虽然鲍威尔多次宣称可以实现经济软着陆,但是美联储目前没有任何工具可以保证做到软着陆,从鲍威尔的说辞当中也可以看出其实是“碰运气”罢了。

  美联储加息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为了留出降息的空间。当通胀得到遏制,美国出现衰退的征兆之时,美联储必须要有足够的工具来应对。这也是我一直预测美股的转折点可能出现在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的主要原因。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2
  • 2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