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一月份的暴跌?
0人浏览 2022-02-03 10:02

  对于春节前暴跌的原因,大家的解释很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海外货币政策,另一类是国内的经济。

  一、海外的货币政策的确会对国内资本市场制造扰动,但得依赖两个回路,1、国内央行跟随;2、资本跨境流动。

  1月17日,央行降息10bp,中美货币政策背离,所以,第一个回路不存在。第二个回路的确存在,最近两个交易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出接近300亿,但是,这里有一个级别的问题,并不存在什么超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动,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更何况,外资一月整体是净流入的,除最后两个交易日大都是大幅流入。

  二、经济方面的原因就是老生常谈了,但A股似乎从来都是跟经济反着走,2015年的大牛市就是建立在经济连续破位下行基础上的,2020年初的暴涨也是疫情造成经济停摆后发生的,所以,你要谈经济,根本解释不了短期的市场波动。

  股市发生这么大级别的调整肯定有非常重大的变化,我想到的最可能的解释是交易层面的。

  交易层面的困境:

  1、紧信用:当下的问题是,在缺乏宽信用支撑居民资产负债表扩张以推动机构新发产品下,基金重仓股将陷入存量交易的困境,而过去3年的赛道风格在此环境下面临主流重仓股回撤过程中的“传染”风险。简单来说,由于公募基金持有大量占净值9%以上的个股,当某一板块的重仓股下跌导致另一板块重仓股权重上升至上限,基金只能选择被动减仓,从而带来重仓板块之间的协同下跌。

  2、激励机制:机构无视企业基本面现状,打着“炒预期”“提前定价”的旗号,瞎炒股票,胡乱给企业定价,即便错了也不改正,继续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就不是给企业合理定价,而是想一切办法保自己的业绩排名,所以要么一起抱团,抱不动就互相砸盘。这样的基础上构造的市场,是极其脆弱的,于是每三年左右就得崩掉重来。

  3、抽水:2021年A股IPO发行新股491起,募资5367亿,定增再融资420起,募资9796亿,合计1.5万亿;年底三个大的抽水机:中国电信IPO、中移动IPO、中信证券配股。后面还有汽车、锂电、光伏等排着队几百亿几百亿的再融资。

  4、导火索,雪球:在过去的一年里,基于中证500的结构化策略特别火;2021年市场搞了一堆雪球产品;2021年9月份,雪球产品迎来了重磅监管,券商资管“纯雪球产品”被限制;2022年1月份,信托公司的雪球类产品也迎来了监管。

  此类产品的规模增加很快,2020年1月初,规模只有1809亿,但是,2021年底,规模已经扩充到了5679亿,两年翻了3倍。也就是说,机构+客户合伙买了5679亿的标的。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此类产品就是一个个资金池,机构和客户合伙往里面放了大量的股票资产。

  1)、在正常情况下,它的规模会保持稳定,并随着客户的增加而增加;

  2)、在极端情况下,它的规模会迅速缩小,从市场里回笼大量现金。

  加杠杆和去杠杆的过程很不对称。

  正常情况下,这个资金池缓慢膨胀,给系统加杠杆;一旦遭遇了某类特殊情形,这个资金池会迅速萎缩,给系统去杠杆,集中去杠杆的操作会快速抽干股票市场的流动性。

  后者是极其可怕的。也就是说,虽然这类产品通过高抛低吸熨平了市场波动,但是,它给市场积累了巨大的尾部风险。

  正是因为如此,去年监管开始对此警惕,进行了诸多限制。

  这类产品让我想起了2015年的那一轮牛市。

  成也杠杆,败也杠杆。

  当时的典型产品模式是——配资炒股,一系列配资资金池迅速膨胀,大幅推升股价,最后,随着监管出手,一切都结束了。

  当然,这种模式比配资模式要稳定许多,毕竟大面积触发的阈值很高——需要跌20%+。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风险,谁都无法保证,环境一定会保持平稳。

  此外,还有一个点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无论是配资模式,还是雪球模式,都有一部分人是冲着“固定收益”来的,都不是那种股票或基金的直接持有者。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市场的风险消化能力。

  所以,一些形式的金融创新,还是很值得人警惕的,根子上还是换汤不换药:1、宣传高固定收益;2、做大资金池。

  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2016年初,借助熔断打爆了最后的融资盘,之后,A股走出了两年的慢牛。但是,当时的热门板块TMT直到2018年底才真正见底。

  当然,也崛起了新的牛板块,那就是消费。这一次又会是什么落下去,什么崛起呢?

  如图:2016年初熔断后的走势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7
  • 7
  • TOP
该内容由中信建投投资顾问提供,证书编号:S1440612110010
该观点为投顾个人看法,不代表其所属券商和同花顺平台建议。
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