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一个半月暴涨7倍,九安医疗的成妖之路
0人浏览 2022-01-05 10:37

  编者按

  从11月15日以来的34个交易日,九安医疗已经收出23个涨停板,仅有6个交易日出现调整,累计涨幅超过7倍。

  1

  受益于疫情股价大涨

  公开资料显示,九安医疗成立于1995年8月,主要从事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销售家庭保健用器械。

  根据财报,目前,公司有两大核心战略,即服务及医疗器械。服务业务为,采用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即链接医生、糖尿病教育者、营养师、运动指导师等组成的照护团队,采用新技术手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闭环式照护服务。产品方面,主要产品涵盖血压、血糖、体温、血氧、心电、睡眠、运动等众多领域产品线。

  2010年6月,九安医疗成功闯关IPO登陆A股市场。上市第一年,业绩就变脸。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净利润0.24亿元、扣非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62%、39.25%、46.76%。2011年、2012年,其净利润分别为0.24亿元、0.21亿元,接连下降。2013年至2018年,公司出现亏盈交替状态。2019年,借助非经常性损益3.08亿元使得当年净利润大幅增长,达到0.66亿元。

  实际上,2013年至2019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持续亏损,这7年,扣非净利润合计为-9.57亿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九安医疗迅速响应防疫需求,提前恢复生产,积极扩大产能,并在国内疫情缓解后,于2020年3月中旬开始向国外出口额温计等防疫产品。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8亿元、净利润2.42亿元、扣非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36%、264.68%、202.39%。

  2021年以来,A股市场上医疗板块股价整体表现疲软,包括恒瑞医药等龙头,股价调整幅度较大。临近年底,九安医疗突然风光无限,成了医疗领域最大的牛股。

  口罩、手套、疫苗、核算检测产品等,但凡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新产品问世,常常遭资金追捧,股价大涨。九安医疗就是受益于此。

  K线图显示,11月份的前半个月,九安医疗股价并没有突出表现。异常始于11月15日。当日,其早盘小幅高开,横盘震荡,下午2时33分,突然遭巨量资金杀入,瞬间涨停;16日,股价小幅高开,秒涨停,虽然有过短时博弈,但很快被封住涨停,直至全天交易结束;17日,股价走出一字板行情;18日,涨停价开盘,很快被砸开,经过几番博弈后,早盘10时24分封住涨停。这一天,成交量7.02亿元,创去年7月15日以来的新高;19日,高开,快速封板,22日至25日的四个交易日更为强势,均为一字板;25日,股价收报16.06元/股,月内最大涨幅为170.37%。

  这是九安医疗本轮行情第一阶段。

  11月26日,九安医疗早盘高开,快速回落,随后低位震荡,收出本轮行情启动后的首个阴线,当日成交19.47亿元,创2015年11月13日以来的新高。接下来,又是三个涨停板。

  在一片质疑声中,12月2日至10日,九安医疗股价出现了7个交易日调整,其中,仍有三个交易日上涨。

  12月13日开始,九安医疗启动第二阶段上涨,到30日,共计14个交易日,13个交易日上涨,其中,11个交易日收涨停,唯一一个下跌的交易日,跌幅为7.74%。

  至此,11月15日至12月30日,一个半月、34个交易日中,28个交易日上涨,6个交易日下跌,23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超过7倍。而在此前半年,公司股价处于躺平状态。

  龙虎榜数据显示,在此期间,游资大肆炒作,机构进出也较频繁。

  2

  靠新冠检测试剂翻盘

  九安医疗的股价疯涨,源于其生产的家庭自用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盒的问世。

  11月8日,公司披露,试剂盒获美国应急使用授权。产品优势在于“可由个人自行采集前鼻腔拭子样本进行操作,15分钟快速出结果,无需处方,即可通过美国的电商、药店、商超等渠道进行购买”,预计未来可能为公司带来相关销售收入。

  11月11日至15日,九安医疗在互动易平台上“自曝”。针对此前公告,公司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家用自测试剂盒在美国现货热销”、“月产能一亿人份”、“2022年初增产至每月2亿人份”、“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价格为6.99美元(1人份)”等。据此,有投资者测算,九安医疗在美国月销售额可达7亿美元甚至14亿美元,一年下来,销售金额可能达百亿美元。

  而在2020年,九安医疗营业收入取得历史性突破,达到20.08亿元。两相对比,股价似乎被严重低估。

  12月30日,九安医疗证券部人士表示,公司新产品对经营业绩贡献具有不确定性,二级市场股价上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2011年,九安医疗推出了第一台可连接手机的电子血压计,此后借助互联网大火的东风,便趁机推出了“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概念。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管理产品——iHealth系列产品开始推向国外市场,2012年,九安医疗iHealth移动互联血压计上市等国际巨头均成为九安医疗的客户。

  九安医疗称,曾推出与苹果手机相连的移动互联血压计,得到美国苹果公司大力支持,进入苹果公司线上官网和线下直营渠道,还推出了涵盖血压、血糖、血氧、心电、心率、体重、体脂、睡眠、运动等领域的个人健康类可穿戴设备,并获得小米科技2500万美元战略投资,成为小米生态链合作伙伴。

  2012年-2014年,公司主营业务也从“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改成了“移动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期间,公司的股价多次出现异动,一度从2012年12月的4元左右,涨到了2015年最高时候的逾40元。

  这一故事从2016年又接着讲。此后公司便开始涉及远程医疗、远程照护等概念,并开始建设“移动互联网+健康管理云平台”项目,到了2018年,则称其已经探索出糖尿病诊疗“O+O”新模式。

  发展至此,九安医疗在2021年上半年财报中表示,公司自我定位为“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称业务范围涵盖了家用医疗器械、智能IOT及消费产品和互联网医疗领域,同时在搭建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移动应用+云端服务”个人健康管理云平台。

  3

  历史重演

  同样的股价上涨故事,在九安医疗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但没有如此剧烈。

  上世纪90年代,血压计这一产品,还是欧姆龙等国际品牌的天下,刘毅在一家代理公司工作。

  1995年,他回到自己的母校天津大学,很快找到了电子血压计的原理和可实现性。并通过这个产品,积累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15年后,刘毅将九安医疗送上了深交所。

  上市之后的九安医疗,收入规模增长不大,业绩持续下滑,在二级市场并无太大的关注度。

  直到2013年开始,可穿戴设备概念大火,九安医疗凭借一款可计步手表,成为了穿戴设备概念股,受到了资金的追捧。

  其后,九安医疗搭上了小米的快车,双方在2014年达成战略合作,旗下智能健康品牌iHealth还获得了小米2500万美元战略投资。

  从2013年-2015年,在故事的不断加持下,九安医疗股价从不到4元,一路上涨至超过40元,市值一度突破200亿元。

  故事终究是故事,市场还得靠业绩来检验。

  从2013年-2019年,虽然公司营业收入从4.08亿元增至7.06亿元,但扣非净利润连续7年亏损,期间主要依靠股权出售、公允价值变动以及无需支付的股权收购款等,来规避退市风险。

  2020年疫情突发,防疫物资需求量暴增,额温计、血氧仪等产品销量大幅提升,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大增184.36%至20.08亿元,毛利率翻倍增长至56.31%,归母净利润增长264.68%至2.42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时转正。

  今年以来,公司经营即回归常态,前三季度营收腰斩,扣非净利润再度告负。

  12月30日晚间,九安医疗再发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抗原家用自测试剂盒产品的需求情况与美国疫情的发展情况直接相关,病毒变异、疫苗接种、针对新冠药物的推出等情况均对疫情的发展产生影响。目前,共有12家公司的家用自测试剂盒产品获得了美国FDA EUA授权,随着市场竞争形势的改变,单家企业现有的市场份额和产品价格可能受到冲击。此外,由于美国疫情原因,目前空运、海运渠道运力紧张的情况持续,将会给产品销售带来不利影响。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5
  • 5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