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炒新热”的背后,两类次新股“性价比”高
0人浏览 2018-05-28 20:21

  红刊财经   特约作者 张俊鸣

  白马失蹄、妖股飞天,近期蓝筹股、白马股表现相对平淡的同时,次新股得到市场热钱的青睐持续炒作,妖股层出不穷,除了和市场热点、高科技等做联结炒作之外,一些看起来“颜值”平平、行业和收益都没有太多出彩之处的次新股也随时可能化身妖股,典型如湖南盐业,四月中旬连续涨停结束开板回落之后,5月7日再起升势,短短12个交易日波段最大涨幅超过80%。在板块高度活跃的情形下,深次新股指数在今年2月初随大盘快速暴跌之后实现“V”型反转,年K线力保红盘,年内表现远超沪深300、上证50等蓝筹股云集的大指数,也强过同样年K线收红的创业板指数,表现相当不俗(见附图)。

  附图:深次新股指数日线图

  次新股表现活跃,一方面有周期性的因素,也就是所谓的“否极泰来”,在次新股溢价降到相对低位、打新无利可图的时候,往往正是次新股板块的低点,孕育阶段性走强的机会。本波次新股的低点在2月出现,除了有全球股市重挫的系统性因素之外,养元饮品等高价次新股上市初就逼近发行价,甚至在3月份一度破发,这一低迷表现正对应着次新股板块周期性的低点。毕竟,在目前次新股发行价大多被严格限制在23倍市盈率以内的情况下,这一发行底线往往会成为次新股的支撑线,这和2011-2012年IPO发行价不受限导致破发频现,有本质的区别。个别次新股或许会有破发的可能,但大规模的破发却不容易出现。而一旦有局部破发的现象出现,一般都对应着次新股的低点,正如本波行情一样。

  另一方面,新股上市速度的减缓,IPO“堰塞湖”的疏解,导致2018年次新股相比2017年具有相对“稀缺性”,客观上也有利于次新股的炒作。截止上周五(5月25日),2018年内A股上市的新股家数为53家,而2017年同期高达209家,缩减了四分之三。而IPO排队的家数也降低到300家以下,相比最高峰的接近900家减少了三分之二。在这一情形下,市场对于新股快速上市的恐惧有所减缓,也有利于炒新资金相对集中火力,营造板块活跃气氛。

  此外,次新股市值小、筹码收集快、上市初业绩相对良好、财务风险相对较小的特性,也有利于活跃资金的进驻炒作。尤其是在近期违约潮出现的情况下,刚刚募集大笔资金的次新股,一般资产负债率较低,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相比老股而言更安全。上市一年以内的新股,也不会有“大小非”限售股解禁套现的压力,流通盘相对固定可控,也是某些游资喜好将次新股作为博弈对象的重要因素。

  不过,在“炒新热”的背后,一些风险因素也在悄悄聚集中。与此前“否极泰来”相对应,在大幅炒高之后,次新股也面临“盛极必衰”的危险。2017年,监管层曾经针对炒作张家港行、清源股份等多家次新股的游资进行查处,查处之后相关次新股的表现一蹶不振,追高买入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近期次新股持续炒作之后,会不会又有游资因为违规炒作而被查处,进而对“炒新热”形成降温,是追高次新股的风险点;此外,市值巨大的“独角兽”上市开板之后将会形成巨大的吸金效应,对其它次新股尤其是高位次新股形成资金分流,如果没有大量增量资金补充进场,将会让炒新资金捉襟见肘,造成炒作火力分散。在近期药明康德涨停开板,以及工业富联和宁德时代等上市在即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已经大幅爆炒、估值泡沫成分较高的次新股,应当保持相当程度的警惕。

  相比那些已经高高在上的次新股,一些低位震荡蓄势、估值合理偏低的次新股具备更高的“性价比”,容易在洼地效应的作用下吸引相对保守的炒新资金流入,出现较好的机会。笔者将两类次新股列为重点观察的对象:

  第一类是上市一年以内的次新股,动态市盈率在30倍以内,且业绩持续成长、现金流充沛、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良好的次新股。这类次新股在板块整体爆炒的大背景下,投资价值相对凸显,尤其是其中调整充分的品种,典型代表如:横店影视、美凯龙、成都银行、设计总院、吉华集团、华宝股份等;

  第二类是上市三年左右,业绩持续成长、动态市盈率在30倍以内的“老”次新股。三年对于次新股而言往往是个重要的门坎,如果上市前刻意做高业绩粉饰报表的次新股,在上市三年内一般会原形毕露,而上市三年业绩依然良好的公司,可靠性往往较高。另一方面,上市三年的次新股一般已经消化上市一年之后持股5%以下的“小非”限售股的抛压,而持股超过5%的“大非”减持需要上市三年之后,“大非”尤其是大股东如果需要减持套现,一般也不会像“小非”那样一抛了之,往往会通过做高公司业绩或创造题材来维持股价。因此,这两方面因素客观上都有利于上市三年次新股的表现,如果股价在低位徘徊已久,估值相对合理偏低,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都有较高的关注价值,典型代表如:伟明环保、永东股份、乐凯新材、醋化股份、广信股份、珍宝岛、春秋航空等。

  整体而言,投资者在次新股表现狂热中,还应当冷静观察监管动向和大盘新股的吸金效应,同时多关注股价在低位整理充分、基本面良好的公司。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参与次新股才能更稳健更踏实。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