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论量化、价值投资、估值
0人浏览 2024-06-11 20:05

  前段时间,我以私募基金经理的身份接受了私募排排网的邀请,做了一期访谈。访谈里面提到了一些关于价值投资、量化、估值、技术交易、选股、风控、看好的方向等方面的问题。

  我挑了一些重点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内容比较多,今天先整理上半部分。

  1、提问:你们如何结合量化,把价值投资程序化?

  刘岩松:我们先说一下对量化这两个字的理解。很多人觉得量化就是用计算机的方式交易,这种往往是市场的理解。

  我认为所有的成功投资者都是在量化,只是有一些人用计算机量化,有些人用自己的大脑来量化,然后手动交易。我觉得量化无非就是两点:第一,在历史回测上比较合理和精细,可以避免人脑回测时的主观性;第二,在当下的执行上,可以解决一些人性的问题,避免该砍不砍、该买不买这些情况。

  所有成功的交易者,不管是不是用计算机,他们都是用量化的方式在做。不管是在国际还是国内的任何一个股票、期货市场都是一样,他的脑子里都有一套自己的思路,按照他合理的思路坚定执行。这些成功投资者都有这个共性。

  我们之前是做股指期货的,技术交易不像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确实有真正的价格和价值摆在里面。技术交易就是一个概率和赔率的游戏。我们做期货的量化交易,就是用一种数量化和计算机执行的方式。

  现在我们从期货的量化交易转为股票的价值投资,其实“量化”这两个字还是没变,我们现在做价值投资也是在量化。

  比如市场5000只股票,我通过一些风险指标把问题股先排除掉之后,还剩500只;我再根据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情况,排除掉300只,剩下200只;再根据企业的利润来源,把这200只股票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利润不怎么增长的价值股,可能今年赚10亿,明年赚10亿,后年还是赚10亿;第二种是利润持续增长的成长股,可能今年赚10亿,明年赚12亿,后年赚15亿;第三种是利润呈现周期波动的周期股,可能公司今年赚2亿,后年赚2亿,明年赚2亿,然后在大后年赚10亿,下一年又赚5亿,再往后又回归到2亿。在这三种股票类型中,我又继续对每一类进行细分。其实这就是量化。

  按照大家传统的理解,可能觉得买股票沽空股指就叫量化,纯做期货的不叫量化。但我买多期货,沽空空的期货,这不也是对冲吗?所以那时候我们的量化对冲,跟很多人理解的量化对冲又不一样。现在往往证券公司所理解的量化,都是那些做T、日内短线交易的。这个定义也不合理。

  但在本质上,我们现在做股票价值投资,也是按照前面这种一层层的逻辑来选股票,这也可以定义为量化,只是跟外界公认的思路可能不太一样。

  2、提问:价值型、成长型、周期型这三种,是不是成长和周期的都不投?

  刘岩松:不,我们主要投成长,其次投周期和价值。

  像工商银行、大秦铁路、长江电力,这些企业的利润往往变化不大,属于价值型的公司。

  像茅台、伊利、格力,这些企业的利润是每年增长的,往往属于成长型的公司,它的利润和股价最终涨幅是比较大的。其实回顾历史,过去二三十年涨幅最大的这些股票也是这样。所以成长型公司是我们第一主投的。

  周期型公司的特点是,当周期来临时,利润会暴增。比如券商就属于周期型的公司,当牛市到来时,券商往往最早受益。如果你能够抓到这个周期,可能赚钱就很快,但这个周期可能10年8年都不来一次,所以还要把握好时间,如果抓错了,可能买进去之后还会下跌。

  长期来看,周期型股票的涨幅不大,所以投资周期股就要被动等待时机。可能3年5年才能等到某一个机会,找到机会之后,我们可能会进个百分之二三十的仓位,仅此而已,大多数时间还是买成长股。

  投资成长股,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估值。比如前两年,不管是白酒类还是医药类等等,那些业绩好的公司都被炒高了。很多公司明明就只值二三十倍市盈率,但却被炒到了上百倍市盈率。在这种情况下,我肯定宁可买工商银行,也不会买它们,因为风险太高了,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它的价值。

  买成长型公司,估值起码要合理。比如贵州茅台,翻开历史市盈率可以看到,它的市盈率平均中枢位就是20倍。如果炒到60倍市盈率以上,不管它的业绩怎么增长也不合理了。它是一个白酒企业,不可能每年增长一倍的利润,正常利润增长率应该是在15%-25%之间,给60、70倍的市盈率,肯定不合理;又比如卖酱油的企业,怎么可能值100倍市盈率;眼科、牙科医院等等,怎么可能值200倍市盈率。

  虽然公司的业绩在成长,但它的估值高了,我们就不选。如果它的业绩在成长,同时估值还是在二三十倍的合理水平,这个就是我们的首选。

  3、提问:估值一般怎么去看?

  刘岩松:刚刚说这三种大类型,每一种估值的方式不太一样。

  价值型的公司,利润不怎么增长,像大秦铁路、公共事业的高速公路、银行这些,业绩增长空间不大,一般合理的市盈率应该在10倍,10倍以下可以买,10倍以上我就不会买了。像银行现在都是5倍市盈率,这就比较低了,如果是15倍市盈率,我就肯定不会买。

  企业利润不怎么增长,10倍市盈率,平均每年收益大概就是10%。如果公司净资产等各个方面高一点,可能会涨得多一点,顶多就是12%-15%,不可能涨太多。

  如果是成长型的公司,一般每年增长20%的话,那么匹配二三十倍的市盈率就差不多了。

  如果是周期型的公司,就很难算了。一般我们也不建议别人炒周期股,我们自己也不会轻易碰。

  一般看周期股,你要预测一下它在周期来临时利润最高点是多少,它能赚多少钱,多长时间能达到?这时候给它7倍市盈率,再推算一下获利的空间。

  假设一个矿产公司就是周期型的,你预计它业绩最好的时候可能是两年后,有可能一年赚100亿,给它7倍市盈率,那市值就是700亿。如果它现在市值是200亿,2年之后,市值从200亿上升到700亿,也就是说,两年可能赚到2.5倍的利润空间,就这么倒推来算。

  4、提问:现在还有在用那种技术面量化的策略吗?

  刘岩松:不做了。实际上,用技术交易的方式做股票就是不对的。技术面交易要交易期货才行,不能交易股票。

  股票有一个限定的额度,当有人抓到了一定额度的时候,他就可以操控股价了。比如一家公司有1亿股,有人拿了3000万 、5000万股,那他基本就可以控制这只股票了。庄家绝对控盘了之后 K线图就任他画了。

  期货市场不一样,永远没有人可以绝对控盘。它可以有1个亿,可以有10个亿,也可以有100个亿。一旦你的方向不对,就会有人无限大跟你做对。

  相比之下,期货市场远比股票市场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技术水平,如果你有技术交易的能力,那就应该做期货。期货市场有杠杆,而且看得更清楚。在股票市场做技术交易,这个做法本身出发点就不对,方向就不对,也代表着能力不够强。

  另外,股票跟股指期货不一样,股票中间摩擦成本太多。股指期货,你随便下,对手的价差只有0.2个点。下一张单就代表了100万,对面有10手的话,你就可以下10张单、1000万,它是一个最小波动单位。

  但一只普通的股票,你在最小波动单位一分钱的时候不可能下1000万进去。正常来说,你加1000万进去,会拉高它0.5%,如果快速下单进去,市场里面没有这么大的成交量。所以股票要做自动化交易,必须做一些微小的。比如一只股票下500万,一个亿的资金,要做20只股票,每只500万。来了机会你就下500万,所以这个东西也是很麻烦的。

  另外,现在整个股票市场的估值非常低,在这个时候做任何投机倒把的行为都是不划算的。只有一个方式是正确的,就是找到价值投资的机会,在低位抓住、捂住,这才是最好的投资方式。当然,这是针对此刻而言的,并不是说什么时候都是这样。

  5、提问:像这种策略的话,应该也不做一些所谓的高抛低吸之类的?

  刘岩松:不做的,而且我们极度反对这个东西。这种就是耍小聪明,虽然有可能赚小钱,但是一吃亏就会吃大亏。

  比如你看好一只股票,打算长期持有3、5年。这期间可能某一两个月行情快速波动,你觉得它涨高了,想要先抛,等这两个月跌回来之后再吸回来。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现在抛掉了之后,你心里面期待的是什么呢?你期待它跌,但你之前买的时候目标是希望它涨。也就是说,你长期的方向是认为它会涨,但在中间这3个月的短线中,你的想法是希望它跌。对同一个标的,长期看涨,短期看跌,那你自己肯定就乱了,信心就不够稳。

  如果你本来看好一只非常好的股票,它后来可以持续大涨10倍、8倍,结果你在高抛低吸的过程中拿不住,可能赚几十个点就跑了。那你就赚了小钱,吃了大亏。

  为什么不做高抛低吸?那些做高抛低吸的人,就是做不了大投资,赚不到大钱的人,甚至可能连小钱都赚不到。因为在同一个东西上面,你有两个思路,你就很难把它做明白。

  而且你想想,往往一只股票涨得很好,你在高位抛了,没吸回来,那它再往上涨的时候你就不会追了。说白了,如果你高抛低吸,你能赚到的钱可能就是这15%,如果它没有再给你机会买入,一直涨上去,你可能错过的是两倍的收益。这就是赚小钱赔大钱的事情,本来就不划算。

  这个月,我的新书《规律与人性》上市了,这是我花了三年时间写的书,书中讲了投资的完整逻辑,该怎样看待自己,该怎样看待市场。我们需要具备怎样的底层思维,是什么干扰了我们,让我们想做的事情不能坚定执行,最后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可以说投资亏损的底层问题,在这本书里都有详细的讲解。

  目前这本书在当当网连续两周霸占投资理财新书榜的第一名,非常感谢各位投资者朋友们的支持与认可。

  新书上市还在持续优惠中,半价25元/本,包邮到家,下面小程序就可以购买。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