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别做扣响谣言扳机的人
0人浏览 2024-05-24 16:06

  文 | 阑夕

  当藏在暗处的子弹与自己的头颅擦肩而过时,卢卡斯才意识到小镇里其他居民对自己的恶意,并不会随着谣言的平息而消散。

  这是发生在丹麦电影《狩猎》中结尾的一幕,在托儿所工作的卢卡斯因为婉转拒绝了一名女童的示爱反被后者诬陷性侵,到后来遭受了小镇居民的种种歧视、暴力,即便在女童说出真相后也没人愿意再相信,人生近乎毁于一旦。

  导演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他没有明确告知观众误会被解开的具体过程,只是画面一转时间来到一年后,卢卡斯不仅回归了正常生活,对那名女童的所作所为也已经原谅释怀,然而那声不知来自何处的枪响,却在倏忽之间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这部电影想讲的故事与理念很简单,通篇无非就是八个字:众口铄金,人言可畏。

  现实虽不像电影那样充满戏剧性,但谣言的威力往往更甚,就像近期农夫山泉卷入的风波,农夫山泉也不会预料到即便已经时隔数月,余波竟仍然如此猛烈,从产品到企业再到掌门人钟睒睒,谣言的覆盖范围之广空前未见。

  其实对于农夫山泉——或者说整个食品行业——来讲,谣言始终像是一柄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它掉下来时,造成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

  曾经被誉为国货第一的莲花味精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2002年在味精致癌传言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莲花味精的全年净利润下滑86.71%,次年亏损达到了1.45亿元,自此一蹶不振,直到前不久电商领域国货风潮盛行时才得以洗脱污名。

  事实也再次证明,网络环境健康最大的敌人不在别处,而在于人类对博眼球这件事的不休欲望。

  · · ·

  如果说早年间的谣言流窜更多的来自于商业竞争,那自移动互联网将表达这件事平权化后,造谣的动机也变得多元起来,无聊、博关注,甚至于不少自媒体为了吞下违心的流量,不惜将抹黑企业和企业家当作一份职业。

  农夫山泉自然也明白这点,所以起初他们的态度更倾向于清者自清,毕竟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流言的不予理会,也是阻止它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

  只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旦被打开,失控就成为了预料之中的事,随着农夫山泉被推上社交媒体的风口浪尖,谣言也被传得愈发离谱,从产品质量到包装设计,从突发事件到政治立场,除了那些捕风捉影,还不乏很多凭空捏造的。

  于是5月20日晚,农夫山泉针对自今年2月以来传播较广的20条谣言进行了详尽的辟谣与说明,桩桩件件,条理清晰。

  比如创始人钟睒睒五一期间出差日本考察茶产业的行程,被造谣为「钟睒睒去日本是为了拜谒、移民甚至祭祖」,农夫山泉官方直接公布了出差期间来自钟睒睒手机里带有时间戳的照片。

  又如对于「农夫山泉使用日本核污染茶叶原料」的说法,农夫山泉澄清,不仅旗下产品东方树叶的原材料产地——绝大多数为国产,少量来自斯里兰卡——为公开透明,根据2011年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的公告》,以及去年日本排污事件后海关总署发布的针对日本进口食品、水产品的声明,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推断出在日本进口如此严苛的条件下谣言的不真实性。

  至于「农夫山泉搬运日本核废水」,更是基于前两则谣言的无稽之谈,要知道,农夫山泉在国内十二个优质、稳定的水源,而抛开多年经营的根基,去大费周章地搬运所谓核废水,从基本逻辑上就说不通。

  如若按常理来讲,农夫山泉面对这些接踵而至的无妄之灾,《网络谣言二十条》公告没有掺杂任何过激的情绪,有的只是呈现证据,解释事实,从客观上用实锤击碎谣言。

  之所以称这些谣言为无妄之灾,是因为从贴在农夫山泉官网首页的水源地介绍,到海关总署在非常时期发布的声明公告,甚至于创始人钟睒睒的家庭背景与国籍,任何一个普通人动动手指查询资料,便能让这些荒谬的谣言不攻自破。

  然而农夫山泉数月以来所遭受的恶意,便是以讹传产品瓶身图案被谣传引用日本元素,再联想到其原材料、水源或许都是从日本而来,最后通过钟睒睒考察日本茶产业的行程,坐实了农夫山泉与日本「千丝万缕」的关系。

  博人眼球也好,利益纠葛也罢,讨论谣言出现的动机已经不剩太多意义了,而对农夫山泉口诛笔伐的声浪,便是在这一连串的联想和揣测中愈演愈烈,以至于当东方树叶站出来澄清其绿茶产品的标签故事,实际上源自中国径山寺历史的声音被迅速埋没,信谣者此时只关心家国层面的大义,至于信息是否从源头开始已经出现了纰漏,已经不再重要了。

  · · ·

  农夫山泉数月来所经受的谣言,关于日本的还只是冰山一角,甚至《网络谣言二十条》所针对的不实信息也都是传播规模较大的,在网络上诸多难以被发觉的角落,总会有那么一则内容、一个观点在时时刻刻对这家企业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

  其实对于农夫山泉这样体量的企业来讲,辟谣本身并不是一件难事,动动手指,发发公告,解释一下误会的来龙去脉,似乎就能将真相告示于天下。

  但这些企业,尤其是食品企业仍然对谣言避之不及的本质原因,是在绝对占优的传播规模面前,一份理性、客观的公告作用向来都是杯水车薪的。

  就像彼时「味精致癌」的谣言沸沸扬扬,以莲花为首的味精厂商耗费了巨量时间精力去澄清辟谣,却仍然无法阻止味精产品在消费市场大势已去的局面。

  至于农夫山泉,他们如今则面临着一个更为复杂的困境,那就是在谣言不断生成-传播-再生成的链条里,如若要对网络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都加以解释,就算让企业停工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公关上,恐怕也是远远不够的。

  辟谣的难度从来不在于自证本身,而是会让事情陷入到「重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人们想看到什么」的悖论,真相可以解释,但情绪却难以平息,所谓三人成虎,莫不如是。

  你当然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光环所致:创办于1996年的农夫山泉俨然成为了饮料产业的领头羊之一,其创始人钟睒睒也连续四次蝉联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单是优秀企业+中国首富的名头,便逃不过在聚光灯下被人反复审视的命运。

  只是商业层面再怎么成功,也不代表应该时时刻刻都准备开膛破肚,告诉别人自己究竟吃了几碗粉,人类文明历经数千年才演化出了规则,如今让谣言的力量倒逼规则变化,就是一种本末倒置。

  · · ·

  好在意识到谣言的危害性后,如今互联网针对谣言的生态已然颇具雏形,不少社交媒体、内容平台都在相继推出不同机制治理那些博眼球的「毒流量」,因为如果放之任之长此以往,虚假的繁荣终究会化为泡影,然而经受荼毒的土壤却难再长出新芽。

  相较于「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科普套话,网络生态与机制的建立显然更加行之有效,也只有当每一次恶意揣测、每一次谣言散播都需要承担其相应的后果,才能从根源上切断滋生不实信息的养分。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比昧着良心吸引来的流量更为重要,而在农夫山泉持续数月的风波里,《网络谣言二十条》既像是一个定论,也饱含了诸多无奈。

  定论的是,那些证据从客观上证实了无论农夫山泉作为企业,还是钟睒睒作为掌门人都称得上问心无愧;无奈的,则是治理谣言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而在到达彼岸的路上,注定有人会被莫名卷进旋涡被当作牺牲品,莲华如此,农夫山泉亦然。

  就像是电影《狩猎》末尾那声枪响过后,卢卡斯知道这起谣言的阴影或许会伴随自己一生,人性本恶这句话未必正确,但绝不能经得住考验。

  起码在现实中,改变永远都不会晚,农夫山泉——或者说每个踏实本分的企业——都值得一个没有枪声的环境。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