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2024,消费医药能否“企稳回升”?
0人浏览 2024-04-18 14:00

2023年,A股先是因2022年底全面放松而转向乐观,然后又因春节期间一波人工智能相关科技股的热潮,一直持续到4-5月份。但是,随着房地产、社零、出口等数据的披露,实体经济的冷热与年初预期相差甚远,各个层面的消费降级、就业压力等信息也逐渐扩散开来,A股伴随宏观经济的下调而一路走低。纵观2023全年,上证指数下跌3.7%,在“中特估”行情的支撑下,这已经是众多指数中跌幅较少的。代表大量小盘股行情的中证2000甚至有5.6%的上涨,这与2023年火热的量化投资密切相关。而以往机构关注度较高的中小板、创业板指数跌幅则分别是18.0%和19.4%,行情低迷。

2023年我们对A股的期待,堪称一波三折。从年初乐观看待放松之后的消费复苏,到发现实体经济实际比较疲弱;总体上,我们能观察到的是宏观经济逐渐走弱,但国内政策、地缘相关的风险偏好、市场流动性都是逐步改善的。但市场为何从5月份开始回调呢?我们之前在2023年诺安主题精选的基金四季度报告里也有思考:

一、宏观数据始终不振。2023年国内房地产的开发投资、新开工、销售、房价、二手房等数据均持续走弱,唯有竣工数据在保交楼的背景下是正增长的。由于地产的低迷,国内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当月增加值持续走弱,甚至为负,显示民众对房价及未来收入预期不佳,倾向于提前还贷。PPI、CPI等反应价格的指标也一路下行,PMI持续在荣枯线附近徘徊。

二、企业及民众对实体经济复苏的体感较弱,信心匮乏。虽然全年GDP增速接近5%,但在我们与企业、身边亲友的交流过程中,则切实感知到经济的不景气。在下游消费端,消费降级广泛地存在于各类产品及服务中。各种量贩及折扣零售、平价电商景气度颇高,而以往定位偏中高端的产品及服务则较为萎靡。尽管我们也能看到某些消费比较火热,但他们往往是此前中高端消费的平替。

三、居民在消费支出上的谨慎反映在实体经济上,就是很多企业感受到的国内市场内卷加剧。以往,房地产低迷时大宗商品价格也跟随走弱,但由于过去几年各种上游产品的去产能做得比较彻底,虽然内需不足,但是供给侧增加得也少,加上美国制造业重建走在上半场,制造业产能从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过程仍在继续,导致全球层面对大宗的需求并不很弱,因此原油、煤炭、铜、铁矿石、铝、钢铁等上游产品价格都颇为坚挺,只有与国内房地产高度相关的水泥价格疲软。因此对企业而言,原材料等经营成本的下降并不明显。但在消费端,国内消费者则要求提质、加量、再降价。2023年,已经很少有消费品能讲提价的逻辑了。对于那些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若想扩大产品收入及份额,只能靠“降本、增效、降价”了,这相当考验企业的运营能力。国内的竞争加剧使得“出海”成为很多企业的新方向。与一些同时做内销及外销的企业交流,我们也能明显感受到两块市场的“经营环境差异”。

四、对中长期发展机遇的迷茫。2023年是三年放松后第一年。不少企业在过去三年备受煎熬,都准备在放开后拼搏一把,把之前失去的时光、机会补回来,年初之时大家还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后来随着二季度地产数据越来越差,经济数据也逐渐转弱,企业大多感受到复苏力度不足。以往在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往往预期各个行业的监管也会多有放松,以便释放经济活力。但从今年的一些政策来看,针对某些行业比如金融、医药、游戏等领域的监管力度仍然比较强。所以,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以往那种快速扩张式的发展环境有所改变,做大蛋糕难度增大,更多是靠在内部运营上下苦功来保证盈利。从居民角度,曾经收入较高的几个行业,地产、互联网及文化传媒、金融、医疗等近两年都是监管加强的,行业内部的洗牌加剧,裁员、降薪均较多,这些从业者大多是国内中产消费群体,也曾是消费升级的主力人群,近两年的行业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中长期收入展望和消费意愿。而曾经收入不高、但接纳就业人群较多的中低端制造业,尤其是出口导向型,近两年受产业外迁影响,企业或许能在境外继续赚钱,但国内工作岗位则确实减少了,蓝领招聘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就业前景也堪忧,这也解释了为何国内已经价格很便宜的大众消费品还要继续降价抢夺份额。

五、目前比较高景气的大多是高端制造业,尤其是需要突破卡脖子问题的专精特新领域。在国家大力扶持之下,过去几年这类行业的收入、利润状况都不错,从业人员的体感也较佳。但这类产业往往对人才质量要求高,但对人才数量需求不大。因此在目前这个阶段,虽然我国在高端制造持续取得突破,但所得利润尚难以传导、反哺其他低景气的产业,因此这少数的曙光尚无法令整体经济感受暖意。另外,从更长期的角度,高端制造的突破最终带来新产品的突破,这些产品最终是要靠消费市场买单的,否则无法完成一个高研发投入、高产出、高利润,继续投入的闭环。但从目前来看,地产问题如何解决尚待观察,曾经高收入行业的监管依然较强、预期不明,基础制造业的产能转移带来的岗位空缺需要弥补,上述种种使得国内消费市场不似前期的高景气,那么这个闭环如何完成还要继续观察,政策如何转向是我们未来关注的重点。

从中长期,我们对国内的经济发展依然保持着强烈信心,国内多年积累的制造业全产业链优势、大量的工程师人群、庞大的内需市场是我们完成高端制造业突破、产业结构转型最为重要的倚靠。短期中美之间的竞争、地产拖累可能会延缓国内经济恢复的节奏,但是复苏的方向仍然是确认的。我们期待未来的政策能够给地产更好的支撑,并释放民间活力,恢复企业及民众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

诺安主题精选的投资依然聚焦国内大消费及医药领域的优质公司,这些公司过去代表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背景下最为受益的企业,在估值上看也都属于长久期的资产。过去两三年宏观经济的低迷使得这类资产的价格受到一定影响,但从中长期,我们认为随着国内自身经济周期的调整到位、以及未来政策的逐渐明朗,这些优质资产会重新回到一个合适的价格。此外,我们也会在尽量捕捉符合当下这个阶段的,有一定消费趋势的新标的。

在2023年底,我们已经注意到,监管层已经越来越多流露出对资本市场的关切,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国家队救市”的传言,降准、降息、降房贷利率,打击恶意做空、整顿量化高频投资等。我们认为这些举措在中短期是会对市场有所提振的,毕竟政策对A股的影响向来是比较深刻的。但是展望2024全年,我们认为投资者能否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找到对国内实体经济中长期的信心,这将是决定2024年A股表现最核心的因素。而这种信心大概率来自于监管层在经济层面释放出新的政策信号。


相关产品:

$诺安主题精选混合(f320012)

风险提示:诺安主题精选等级为【R3】,适合风险识别、评估、承受能力被评定为【C3】及以上投资者。具体的产品风险等级请以产品购买时的详细页面展示为准。不同的销售机构采取的评价方法不同,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与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等级适当性匹配。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