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33个交易日,这个板块上涨近30%,AI正推动其跨越传统边界!
0人浏览 2024-03-29 17:47

文丨何艳‍‍‍

编辑丨谢长艳

近期,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表现可圈可点。同花顺统计,从2月2日到3月29日,33个交易日,智能家居板块上涨近30%,板块中的标的股有的涨幅超过50%。 

作为消费四大金刚之一的家居板块,在物联网及AI算法技术助力下,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政策也鼓励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在业内看来,新技术叠加政策支持,智能家居、家电等相关行业需求有望得到提振。 

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智能家居备受年轻人青睐

近日,国务院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等多种方式,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称,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地产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同时,多地相继大力度优化购房政策,有利于促进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 

市场预期,在政策推动下,智能家居、家电等相关行业需求有望得到提振。对此,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本刊表示,“政策推动对智能家居行业的影响是显著且积极的。《行动方案》的通过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智能家居等新消费增长点的积极培育,表明国家层面对智能家居行业的重视和支持。这些政策不仅能够刺激短期内的消费需求,促进智能家居产品的市场渗透,还能够在长期内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智能家居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随着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推进,智能家居产品有望成为标配,进一步扩大其市场规模和影响力。”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则对本刊表示,“政策的推动将显著提振智能家居行业的市场需求。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开工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行动,将直接促进智能家居产品的销售。政府的支持可能还会带来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从而加速智能家居产品的普及。此外,政策的引导作用还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智能家居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服务模式创新。” 

不过,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政策推动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例如,如何确保智能家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如何保护消费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等问题需要得到妥善解决。同时,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产品能够相互兼容和互联互通。” 

另外,虽然相较于传统家居,智能家居这类新消费更易受到年轻人认可,不过相对来说,年轻人购房能力有限,这是否将会在短期内影响智能家居行业的拓展也是一大问题。对此,国内咨询机构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认为,“政策鼓励消费更新和以旧换新,这将促进智能家居产品的销售,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的接受度更高,他们愿意为智能化、便捷化的生活支付额外的费用。因此,政策推动有望带动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 

朱克力进一步分析称,“年轻人购房能力有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智能家居行业的拓展。由于智能家居产品通常需要与房屋装修和布局相结合,购房能力的限制可能会导致部分年轻人推迟智能家居产品的购买和使用。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智能家居产品成本的降低和租赁市场的兴起,智能家居产品的应用将不再局限于自有住房,租赁住宅和共享空间也将成为智能家居产品的重要应用场景,这将有助于克服购房能力的限制,推动智能家居行业的普及和发展。” 

郭涛也表示,“年轻人是智能家居产品的重要消费群体,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度高,愿意尝试智能化的生活方式。虽然年轻人的购房能力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相反,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智能家居产品来提升生活质量,而不是通过购买更昂贵的房产。因此,短期内,年轻人的购房能力可能不会对智能家居行业的拓展产生负面影响。” 

智能家居行业走强

家电板块提前开跑

在政策助力下,近期智能家居板块市场表现不俗。Wind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100家中证智能家居成分股中,上涨公司家数达到83家,其中17家公司涨幅超过10%。具体来看,普天科技更是涨超50%,工业富联、水晶光电、欧菲光、胜宏科技、合力泰等涨超20%。从申万行业属性来看,以上大涨的公司中,除了普天科技属于通信行业以外,其他公司均属于电子行业。 

时间追溯至更早前, 2024年以来,中证智能家居成分股中,同样有17家公司涨幅超过10%,其中工业富联、胜宏科技、寒武纪-U、剑桥科技等均涨超30%。值得注意的是,涨幅超过10%的公司中,家用电器行业公司数量最多,达到8家,其中格力电器涨超18%,石头科技、老板电器、四川长虹涨超15%。可以看出,智能家居板块中,家电行业属于提前开跑领域。 

比如格力电器在今年年初股价就开启上涨模式,公司股价2024年年内的最大涨幅超过30%。在今年1月28日的“格力2024全球梦想盛典”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透露,2023年格力取得了创立33年以来最好的绩效,并表示,未来通过五年的努力争取实现业绩翻一番。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美的、格力、海尔、海信、方太等大型家电企业的经营规模,几乎都创下了历史新高。而大型家电企业业绩向好无疑也对股价形成支撑。比如,在1月16日的美的集团2024年经营管理年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就提到,“感谢美的19万员工的努力和付出,书写了美的史上最好的经营业绩。” 

再如,四川长虹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63000.00万元到75000.00万元,同比增加约34.65%到60.30%;长虹美菱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披露,预计2023年度实现净利润7亿元-7.7亿元,同比增长186.25%-214.88%。 

《行动方案》指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其中报废汽车回收量增加约一倍,废旧家电回收量增长30%。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展示出巨大的更新换代需求和潜力。 

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逐年攀升

创新力、品牌力备受瞩目

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22 年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26年预计可达2078 亿美元。近年来,智能家居行业在家庭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2018 年至2022 年,智能家居行业的渗透率从8.13%增长至13.97%,预计2025年市场渗透率将达到21.09%。同时,据 Strategy Analytics 统计,全球智能家居消费者数量从2018年的2.19亿人增长至2021年的3.06 亿人,预计2025年消费者数量规模达4.02亿人。 

根据IDC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中,视频娱乐、家庭安防、照明出货量占比分别为33.9%、21.6%、10.8%。2023E-2027E,视频娱乐、家庭安防、照明出货量CAGR预计分别为2.4%、7.1%、13.6%。当前智能家居体系中以家电、门锁等产品为主,智能空调和智能冰箱在智能家居市场中合计占比过半,但在个人健康护理方面的使用相对较少,智能床垫沙发等家居智能产品渗透率仍然较低。 

王鹏认为,“健康护理是智能家居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但目前智能产品的渗透率仍然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健康护理类智能产品需要满足更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要求,同时还需要与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进行深度合作。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健康护理类智能产品的市场需求将逐渐增加。未来,智能家居企业可以通过与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更加安全、准确、便捷的健康护理类智能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朱克力进一步分析认为,“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舒适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智能床垫、智能沙发等健康护理产品有望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这些产品能够提供睡眠质量监测、姿势纠正、健康数据分析等功能,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此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智能健康护理产品能够实现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服务,提供定制化的健康解决方案,将进一步推动其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随着全球智慧城市计划的推进和 5G 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市场将迎来迅速增长,推动云平台在设备积聚、数据积累的基础上衍生更丰富的应用服务。当前,基于云计算、全民互联、机器学习等技术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是大势所趋,但规模化应用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事实上,物联网及AI算法技术正助力智能家居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方面,一些互联网品牌公司,如小米、三六零等均在行业内有所布局,相较于传统家居行业,它们各有千秋。 

对此,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认为,“在竞争格局方面,互联网品牌公司在智能家居行业中的优势在于其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他们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产品。然而,与传统家居行业相比,互联网品牌公司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品牌认知度、线下渠道建设等方面。” 

朱克力进一步分析称,要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市场佼佼者,企业需要具备以下特质:一是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以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三是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交付效率;四是良好的用户服务体系,以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五是灵活的市场策略和商业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文中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