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高威科IPO的“黑历史”上市失败后业绩腰斩 为“圈钱”贼心不死 10年四战IPO净利却徘徊不前 成长性羸弱 问题股东频
0人浏览 2023-09-27 11:20

  A股之所以常年在3000点徘徊,很大程度上是A股本质上是一个融资市,是一个纾困市。在5000家上市公司中,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并不多。

  一堆“企业”为了“圈钱”续命,可以说对上市是锲而不舍,屡败屡战也在所不惜。比如,今天我们所讲到的北京高威科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威科”)。

  早在2010年,高威科就筹划上市,并向证监会递交了申请,但在2012年1月,高威科IPO遭到否决。在被否决的第二年,高威科就出现了业绩变脸,2013年公司净利润下滑了43%。如果说高威科在2012年上市成功,业绩变脸的问题,就要股民来承担了。

  随后几年,为了实现上市“圈钱”,高威科贼心不死。2015年、2017年,高威科又先后两次递交了IPO申请,转战上交所主板,但均没有成功。

  而在过去10多年里,高威科的业绩一直是徘徊不前。比如,2014年时,高威科的净利润就达到了3716万元;而在2020年时,高威科的净利润依然只有3704万元。这些年,基本上维持在2000~3000万元的水平。

  笔者很想知道,高威科的业绩成长性体现在哪里?要知道创业板的定位是“服务于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创业板主要面向那些具有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的企业,为其提供融资支持其实现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高威科业绩又重回下滑轨道,公司预计,今年1~9月,营收将下滑3.65%~6.3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将下滑4.47%~11.21%。

  除了成长性的问题外,高威科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股东。在IPO前夕,高威科曾引入大客户董事长突击入股,而后者是一个赤裸裸的资本玩家,曾涉嫌操纵证券罪,被刑拘。

  贼心不死!10年四战IPO净利却徘徊不前 成长性羸弱

  高威科本次在创业板IPO,市场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公司是否具有成长性?毕竟创业板的定位,就是服务于创新性、成长性的公司。

  成长性体现在什么地方?自然是业绩。好在由于过去10多年高威科对于IPO是非常执著,一心一意想要与A股的投资者分享成长果实,在4战IPO都失败的情况下,依然锲而不舍。由于公司曾多次披露财务数据,外界也可以一窥公司近年来的业绩变化。

  财报显示,2010年,高威科在首次IPO之前,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0.65亿元、0.5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55亿元,同比增长137.65%。

  2012年高威科实现营收10.82亿元,净利润0.53亿元。然而,这样的业绩只是“画皮”。在2012年,公司首度IPO失败后,便原形毕露。2013年,高威科营收下降约8%;净利润下降约43%。

  而纵览过去10多年的经营业绩,高威科的营收基本在10亿元左右波动,2014年最高为12.98亿元,2013年最低为9.97亿元。在这期间,净利润最高出现在2010年,为0.57亿元,最低出现在2019年,为0.18亿元。

  由于2019年的业绩基数低,所以过去三年的报告期内,高威科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均表现为稳增长。但2021年,公司净利润0.47亿元,仍然不及2010年。

高威科

2023年H1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营收(亿元)

7.39

15.24

16.35

13.15

11.07

12.76

11.41

12.98

9.97

净利润

0.31

0.59

0.47

0.37

0.18

0.33

0.21

0.37

0.3

  笔者想请问一下创业板上市委如果看了高威科过去10多年的净利润一直徘徊在几千万的水平,甚至是到2020年(前年),公司的净利润水平,才超过了6年前,这样的公司是否属于成长性的企业?

  这样是否具有成长潜力?这样的公司在10年中4次IPO,屡败屡战到底是为了什么?真的是为了回报投资者吗?一旦让这样的公司上市,除了让其圈一笔钱之外,对投资者而言有什么意义?如果让这种明目张胆冲着“圈钱”而来的企业上市,A股能搞得好?

  前三季度业绩下滑 本质上是代理商 不符合创业板定位

  高威科实质上是一家代理商。根据招股书,公司营收来自四大类业务,即技术集成产品销售、自动化产品分销、系统解决方案、运动控制产品。

  其中,运动控制产品收入主要来自全资子公司深圳微秒。前三大类业务,主要是为三菱、施耐德、SMC、北元电器、山洋、西门子等工业自动化产品制造商进行代理销售。

  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高威科前三类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00%、95.72%、96.11%、95%。其中,自动化产品分销收入占比分别为26.66%、24.56%、23.98%、18.88%。

  不过,与普通的代理商不同,高威科还在代销产品过程中提供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控制功能方案设计、产品选型、应用软件编程、界面开发、功能测试和(或)现场调试等技术服务,公司称其为提供增值服务。

  如果剔除增值服务这一因素,高威科代理收入占比也超过80%。由此可见,公司对代理及分销业务高度依赖。由于主要靠代理业务,高威科的创新性羸弱。

  这一点也表现在公司的发明专利极少,只有8项发明专利。其中4项还是在过去三年“突击”申请而来的。

  一家主要靠代理业务的公司,一家成长性羸弱的公司,也来冒充创新性的成长性公司,去上市。如果创业板上市委放这样的公司去创业板上市,那创业板简直就是个笑话。

  资本玩家浮现 突击引入大客户董事长入股,后者曾涉嫌操纵证券罪

  高威科之所以屡败屡战,强行IPO,这中间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为其背后的资本玩家,解套。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高威科第一大客户一直都是“惠州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赢合科技(300457)的全资子公司。后者同时也突击入股了高威科。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5月,红舜一号对高威科进行了增资,获得公司3.18%股权;而红舜一号投资款绝大多数出自惠州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等高威科的七家客户的关联方,其中持有份额最大的则是赢合科技原董事长王维东。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1月,赢合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王维东因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2021年3月,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证监会决定对王维东立案调查。今年3月,赢合科技公告,王维东不再担任公司非独立董事、CEO,亦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一个拥有问题股东、一个主要靠代理业务、成长性羸弱的公司也能冒充“创新性”、“成长性”公司登录创业板,如果这都能成功,那真的就是个笑话了。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