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传统开发商F4,终于被拆开了
0人浏览 2023-09-12 17:16

  行业深度洗牌

  房地产价值链正快速开启“2大进化”

  昔日投资,开发,运营、服务4个一体化模块正在加速分离

  其一、投资与开发,正在分离

  其二、运营服务航道,加速崛起!

  老潘说

  这2年,房地产深度调整。

  尤其头部房企加速第二曲线布局,爆雷房企收缩求生,虽然目的都是为了活下去(爆雷房企),活得久(第二曲线),但也正是在这一轮脱胎换骨,变革重生中,我们不经意间发现,整个房企的商业模式、房地产价值链,竟悄悄完成了初步的进化和新生!

  通俗的说,传统房地产F4模块,终于被一一拆开了!

  即过去20多年大陆房地产,一直采用香港模式,即“投资,开发,运营,服务”4个模块是一体化集成模式,这个模式在房地产上升期组合在一起,可以效率最大化,协同沟通成本最低,能够最大化抓住行业红利,应该说,F4一体化模式,是有历史价值的。

  但如今,房地产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则地产开发赛道进入下行长周期,二则宏观调控反对开发商过度重资产,三则基于运营,服务的轻资产模式更能在眼下活下去,且能长期规避地产调控,穿越周期,四则爆雷民营为保留团队,不得已纷纷拆分职能变身市场化公司求生……最终,来自政策,市场,行业,企业等多方面的调整,最终让房地产F4模块,开始一一拆解。

  昔日职能化走向今日公司化。

  昔日香港一体模式,走向美国专业细分模式!

  具体看,传统开发商F4一体化模式即投资,开发,运营,服务各自拆分,群体上演“公司化、独立化、专业化、市场化,资本化、规模化”的大变身。

  在这种或主动或被动转型趋势下,房地产土壤上一大批新兴、新命名 的“代建公司,运营公司,服务公司”纷纷成立。比如开发团队变身代建公司了,比如设计职能部门变身设计公司了,比如HR职能部门变身人力资源公司了。

  在各细分赛道中,一些拆得早,能力强、成长快的头部企业也逐步上市,更加刺激了其他传统房企纷纷拆解F4。典型比如代建赛道绿城管理第一股的上市,就更加点燃了房企代建公司成立的热潮!

  今天老潘回头看,房地产模式这2年变化的速度,已经超越了我们的预期。

  短短2,3年间,房地产价值链就迅速被拆分,虽然模式巨变,还将继续进化,但从眼下这2、3年来看,传统开发商模式,已初步完成2大根本性进化!

  进化一:投资、开发分离。

  一方面超过60多家代建企业纷纷成立,这是供给侧;

  另一方面,代建投资方越来越多。比如AMC金融机构,城投方,政府保障房,中小房企业主等,他们手中拥有众多类型的土地资产,他们急需委托专业代建企业进行变现、创收,赋能,这是需求侧。

  供给侧有能力,需求侧有诉求,所以代建市场一拍即合!

  进化2:单一住宅开发玩法,被众多头部房企纷纷抛弃,相反,加快运营、服务等经营性业态规模化发展,开始成为万科,龙湖,华润等头部房企新趋势。

  一个被行业忽略的重要信号是——前瞻布局经营性赛道的“华润,龙湖”,两位标杆房企在2023年上半年非开发赛道即经营性业态的利润,已占据集团利润总额50%左右。

  从一半利润占比看,今天华润,龙湖的战略转型,已取得一定标志性胜利,也算是为行业第二曲线转型,率先打了一个样!

  来源:全球房地产模式 贝壳研究院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

  part 1 拆解2个进化

  首先,投资开发分离后,代建赛道以在肉眼可见的速度,正在结构性崛起。

  眼下,地产凉了,代建火了。

  数据说话。

  这几年住宅新开工面积在持续下降,尤其今年前7月,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相较2020年已经大降60%,整体已经回到2007年规模水平。但于此同时,代建行业却连续5年增长,管理面积从4705万平米涨到了1.1亿平米,年均增速高达18.6%。

  显然,代建正在结构性崛起。

  其次,60多家房企加速度涌入和提速代建。

  过去3年代建企业数量节节攀升。比如从过去20家,30家,到如今23年最新数据,全行业已有超60家代建企业进军代建赛道。比如低调做代建多年的华润置地最近也在策划成立代建公司子品牌。

  民营房企进军代建更是火热。

  这2年从开发赛道挤出的产能,不少都流入了代建赛道。数据上看,目前TOP30代建企业种,民企占比高达67%,国央企仅占23%,基本属于7:3格局。

  爆雷民企基于保留开发团队和寻求更多现金流2大诉求需要转型轻资产代建,城投拿地之后由于大部分缺乏专业开发能力也迫切需要代建服务商,十四五日益增长的政府保障房巨大代建诉求,以及AMC、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对土地资产盘活的代建诉求……最终加速了地产行业,投资和开发的分离。

  其三,头部代建企业增速惊人,订单大增。

  比如立志要做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服务商。连续7年保持22%以上市场份额的代建一哥绿城管理近期坦言:“现在最大的压力点,是订单足够,处理订单的能力不够。”。通俗的说,就是订单多到接不过来了。

  事实上,2023年上半年,绿城管理以1727万平方米新签约规模位列行业首位,较去年同期增长30.6%!

  同样,规模稍小的代建第二股中原建业,上半年也迎来超大订单增长。

  6月,中原建业新签合约面积同比大增490.8%。整个2023上半年看,中原建业新增合约面积523.82万平米,同样暴增369.1%。

  与此同时,在2023年上半年,我们更鲜明看到,TOP5头部代建企业新增建筑面积占据全行业高达66%!

  其次,行业第二个显性进化是,头部房企为了穿越周期,规避住宅调控,纷纷提速和加快运营服务等经营性业态发展。

  龙湖一个新打法就是,为应对销售阻滞,龙湖开始通过以租代销的方式来带动一些商办类产品的去化。其他一些头部房企,也基本都有类似的措施。

  一些开发商,在销售市场冷淡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资产贱卖,将手中的开发项目销售至一定阶段,还清项目负债后,剩余房源全部转为自持运营,进军租赁运营赛道,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存量物业运营,已经成为房企重要的安全垫。

  上半年,华润置地虽然开发销售型业务的营业收入、利润表现及毛利率指标均处于负增速状态。但依然实现了净利润160.59亿元,同比上涨26.6%。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来自于非销售型的经常性业务,尤其是万象系购物中心。

  目前来看,开发赛道加速下滑的同时,代建、长租、商业、康养这些挣小钱、慢钱的多元化赛道,反而开始获得发展的机会。

  part 2

  代建赛道崛起

  规模战优先

  行业中速成长,头部企业高速成长

  虽然说,房地产整体投资萎缩,必然会影响到代建行业。但是,目前来看,代建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这种影响。

  上半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4.5%,同时,代建行业上半年的新增管理面积却依然上涨了11%,规模继续扩大。

  如果按照欧美代建模式20-30%的渗透率来计算,目前的代建规模还有3倍的增长空间。因此,虽然说进入到代建行业的玩家越来越多,但是显然蛋糕的增长速度,依然能给企业比较可观的回报。

  但是,代建行业也逐渐呈现出几个特点。

  特点1:集中化程度高,且头部代建企业增长快

  上半年,规模最大的4家代建企业,新增签约面积已经超过第5名到第30名的总和。

  规模最大的绿城管理,上半年收入15.49亿元,同比提升23.1%;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31.3%,呈现出强者恒强的趋势。

  中原建业也同样出现了业绩反弹,今年销售额预计会超过300亿,到24年可能将冲击历史最高水平。

  和地产开发相比,代建属于微利行业,必须做大规模,发挥规模效应。因此,目前头部企业依然在加速扩张的步伐。

  一是拓展业务流量入口,探索全新业务领域。

  绿城管理在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就明确提出要发展浙江省以外的区域,以及介入部队军改房领域等以前没有人探索过的领域,打开业务边界。

  同时,在爆雷时代,要处理好“保交楼”这类纾困型的风口代建业务。

  二是采取加盟和合伙人模式,快速做大规模。

  代建业务本质上是专业和服务输出,最大的瓶颈就是团队和人才。

  因此为进一步做大规模,目前头部代建企业基本都采取了“直营+加盟”的业态转变。

  2022年12月,中原建业成立了合伙人理事会,今年上半年签约面积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合伙人模式。

  中原建业的合伙人模式,就是中原建业在每个城市寻找战略合伙人。合作之后,这些城市合伙人在各地市发挥自身行业资源进行签约,加速业务扩张。中原建业则通过信用和融资手段,为成员企业打通项目库、资金库,嫁接资源,整合双方资源,实现利益共享。

  绿城管理的加盟模式,也是通过吸纳伙伴加盟,来提升订单处理能力。绿城提供品牌、规模优势、信用赋能,吸引行业资源加入,不需要进行收并购,就能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可以让商业模式变得更轻!

  特点2:政府、资本代建成为超级增长点

  根据绿城管理的半年报,上半年,新拓代建项目17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6%,其中政府、国企及金融机构的委托占比,已经达到8成。这部分的代建费,预计将达到新增业务的75.2%。

  可以说,政府、资本代建业务,已经成为绿城管理的“业绩底仓”。

  同时绿城管理甚至开玩笑,把保交楼代建业务称为当前的“风口业务”。

  7月24日,绿城中国、绿城管理分别与四大AMC之一的长城资产、长城国富置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地产不良处置领域进行战略合作。

  特点3:战略分化:头部代建企业都在打造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专业输出型的业务,基于企业擅长的业务领域不同,代建企业目前也形成了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比如

  绿城政府类,金融资产类代建占据了7、8成;

  中原建业在河南区域内形成代建的区域绝对领先。

  金地管理背靠金地集团旗下多元业务协同,在商办类项目代建领域遥遥领先。

  朗诗和当地聚焦绿色建筑代建为差异化竞争力

  龙湖龙智造给自己的标签是TOD+数字科技

  以龙湖为例,龙湖在去年8月底的中期业绩会上才首次推出自己的代建品牌——龙湖龙智造。仅一年时间,龙湖龙智造已累计总建筑面积超900万平方米,进入到代建第一梯队的行列。并形成了3大特色领先优势。

  优势1:TOD开发。提供顶层策划设计、城市经营视角形态规划,以及复杂的TOD复合链接、运营逻辑的整体解决方案。在这类项目中,龙湖具有很强的经验优势。

  优势2:商办、住宅类项目。既包括项目定位、产品研发、开发建造,也包括运营环节的综合思考,在前期快速呈现项目最佳的产品、成本、计划及收益测算,实现整盘价值最大化;

  优势3:园区类项目,也就是服务于自用办公、产业园、高校园区等业主方。你会诧异看到,龙湖当下很多代建项目委托方都是“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平台公司”。如广东省潮州市自然资源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怀密校区、中铁城投集团、成都文旅集团等。

  与单一住宅代建、商业代建不同的是,华润置地的代建优势是聚焦政府代建下的降维竞争,即站在城市市政综合代建的顶层高度,去进行城市片区统筹代建模式。

  例如,今年成都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所使用的一场三馆,就是由华润置地给政府代建。并且还成都承担了周边整个东安湖片区的整体城市规划、重大公共设施建设和产业规划设计。

  目前华润置地在这类场馆代建上,基本已经具备不可动摇的优势。

  part 3

  经营性业态,逐步崛起

  龙湖已从一家开发公司转型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

  随着开发赛道萎缩,房企过去布局的多元化赛道,逐渐开始承担起业绩主要贡献者的角色。

  例如,龙湖这些年商业地产在明显提速。

  龙湖从2015年开始网格化布局做商业,在手已经有141座商场,并且,在过去几年,又进入商管轻资产赛道。推进投资轻重并举,进行运营能力的输出。上半年,龙湖新增运营的5座商场中,就有2座为轻资产运营,大大加速了商业的网格化布局。

  同时,龙湖布局的长租公寓赛道,也已经发展出4条成熟产品线。

  根据中期报,龙湖上半年,经营性业务贡献的利润规模达到122亿,已经占到集团总利润的一半左右。弥补了开发赛道下滑带来的利润缺口。

  可以说,龙湖已经从一家开发公司,转型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

  无独有偶的是,华润置地2023年中期财报首次明确——将除开发销售型业务外的业务统称为经常性业务,而且华润置地2023年上半年经常性业务也以25.1%营收实现50%左右利润占比。

  在长租公寓赛道,一些品牌力和运营力较强的头部企业,也开始向轻资产模式转型。例如,分散式长租公寓的龙头老大——自如,就推出了“增益租”模式。尝试实现从“二房东”到“资产托管”的角色转换,向轻资产模式转型。

  全球房地产模式对比看,在轻重并举模式下,企业依靠运营能力和服务能力赚钱,成为大型优秀运营商和服务商。国内标杆房企这种成长之路,已经和海外成熟市场越来越类似。

  即围绕着地产空间,在空间建造、空间运营、空间服务三个维度上,都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最终凭借专业的能力和品牌,也能成就不同赛道的龙头房地产企业。

  ▽房地产价值链及海外成熟企业代表

  图片来源:贝壳研究院

  相较于传统开发商全周期、一条龙的大开发模式,这样的泛地产、多样化企业生态,更符合今天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转型与突围。

  房企,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个终极地产生态和价值链中,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模块,并培育自己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和专业能力。否则,在行业大转型、企业大分化趋势下,房企一旦战略模糊,定位错误,最终将可能丧失未来生存空间。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