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炸锅私募圈,深圳创投要搞大动作了丨深度文章
0人浏览 2022-11-09 20:23

  数据支持 | 路演时刻创投数据(www.dyly.com)

  深圳创投圈,又搞事情,这次VC/PE们要沸腾了。

  一个属于深圳创投行业的节日——深圳创投日,即将来临。

  2022年11月8日,“深圳创投日”启动大会将在深圳南山区举行,该活动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证监局、深交所、工信局、财政局、国资委、前海管理局、南山区政府共同主办。此次活动由政府主导,多部参与,这足以证明此次活动的重要程度。

  据主办方介绍,“深圳创投日”计划将每月8日作为活动日,逐渐推广到深圳各区,方便产业与创投机构对接,之后将以各区协同联动活动,带来巨大的行业效应。

  作为全国首个创投与科技联姻的节日,“深圳创投日”将立足深圳、辐射湾区、链接全球,以创新技术、创新企业、创新资本为亮点,搭建市区、政企、产融联动的沟通桥梁,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大湾区、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创投机构和创新项目,提供投融对接的最佳平台。

  整体而言,对创投圈来说无疑属于重磅利好。

  1

  深圳创投“失速”

  深圳创投业起步于1990年代末期,因足够的市场空间和开全国先河的法规,本土创投机构在2000年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很长一段时间,深圳创投几乎就是国内创投的“代名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深圳创投面临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2018年以来,深圳创投业在全国的地位有下降趋势,虽然仍可勉强保住与京沪并列前三的趋势,但已渐渐被京沪拉开了距离,势头已然不如昔日那般风光和耀眼。

  实际上数据不会说谎。据清科数据统计,2021年,深圳行业管理基金规模为1.48万亿,占全国的16%,而2006年深圳占全国的40%,2016年还有24%;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349家,占全国的15.69%,2006年时这个数据占全国的33%,2016年时还有20%。呈明显的下行线趋势,相比2006年有明显的退步。

  资金管理规模方面,深圳本地机构管理的资本平均规模下滑,已落后于京沪。通过清科私募通数据对比深圳、北京、上海三地近10年与近5年的本地机构管理资本量发现,深圳本地创投机构平均管理资本规模已从近10年的16.19亿元萎缩至近5年的10.58亿元。而上海本地创投机构管理的平均资本规模由16.35亿元升至23.10亿元;北京则从19.82亿元大幅跃升至33.08亿元。

  来源:清科私募通

  受制于募资端的压力,深圳本地的创业投资活跃度受到负面影响。2021年,深圳投资案例数为1253起,投资规模为1087.23亿元,而京沪的数据分别为:北京投资案例数为1872起,投资规模为2290.43亿元,上海投资案例数为1779起,投资规模为2119.91亿元。深圳投资案例仅为京沪的三分之二,投资规模仅为京沪的一半。

  可见从基金设立情况、资金管理规模,活跃度等几个直观的维度来观察,深圳创投业近年数据的确不那么好看。

  如果说深圳创投增速下滑是受近年疫情影响,那么北京上海也是同样受疫情影响还是比深圳高,可见疫情并不是主要原因。那么深圳创投出现这一局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首先,产业环境的变化,也导致深圳创投业受到一定影响。近年来投资的热门领域,诸如生物医药、半导体等新兴产业主要集聚在长三角,深圳缺乏这些产业方面的优势和资源禀赋,所以投资项目迭代速度落后非常明显。

  其次,深圳本土创投机构正在面临美元基金的降维打击,打击范围包括品牌、规模、产业链、抢人才多方面。美元基金的有限合伙人(LP)很多都是境外的养老保险、大学基金等机构资金。由于这类资金时间长及项目海外退出比较确定,投资往往更大胆,更敢投前沿的模式和技术。

  最后,除了来自外来机构穷追猛赶的压力,各地市的行业政策力度更大,扶持更可谓精准。据了解,目前国内多地区正在不惜以资金和政策吸引创投机构前往,如海南、合肥、成都、武汉、西安、珠海横琴、广州南沙、青岛等地。正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后来者“后发制人”的威力不可小觑。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那么针对上述问题,这也引起深圳创投界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2

  政策频现,创投日再添把火

  深圳其实一直很重视金融创投的发展,如今面对这样的困境,自然会下猛药,将各种产业资源整合,以金融为切入,盘活相关产业的创新和融资,实现社会经济的增长。

  今年以来,市政府推动创投行业发展VC/PE方面利好的政策接连出台,助力创投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

  近期,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支持深圳在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方面探索创新,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同时,深圳相继出台了《深圳市支持金融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关于促进深圳风投创投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进一步优化创业投资发展环境,集聚全球顶级创新资本要素资源,赋能全市科创企业发展。

  所以说深圳其实是一直在努力的,只不过中国创投行业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最大的短板就是长期资金来源不足。

  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重要问题。2022年6月6日,深圳又发布《深圳市关于建设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的若干措施》,借鉴美国硅谷沙丘路的有益经验,举全市之力,以香蜜湖新金融中心为核心,打造国际风投创投街区,助力深圳打造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投中心对于加快补齐短板,提升创投活跃度,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为进一步推进深圳国际创投中心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创投生态体系建设,深圳正式启动了这次“深圳创投日”系列活动。因为深圳创投日对于深圳创投和科技共同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深圳打造国际创投中心而言非常重要。

  一个城市想要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首先要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初创企业、成长性的企业在此能有成长的沃土;其次,要聚集投资机构和资本,对于科技创新、资本投资来说,他们是相辅相成的,让科技插上资本的翅膀。

  深圳创投日的启动,显示出深圳市政府对创投更加重视,能够把科技创新的企业、创新的资本融合起来,把资源集聚起来,为深圳建立国际风投创投中心做加法。

  注册制下的IPO盛宴,已经被冠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最后一次红利”,抓住这一波机会是行业共识。而另一方面,在募资仍然困难、两极分化逐渐显现的情况下,深圳创投行业必须在苦练内功的同时,急需政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行业的扶持力度,留住和吸引更多的创投机构扎根深圳,以期突破当前困境,再立行业潮头。

  相信,经过几年的踔厉奋进,深圳创投业将再立潮头,成为引领全国创投行业发展的新标杆。

  3

  创投热议硬科技

  在此次活动上,针对当下投资环境,与会创投机构高管均表现出对硬科技领域投资布局机遇的关注。

  投资人之所以热议,应该是从长远来看觉得硬科技行业蕴藏巨大机会。

  首先,中国经济需要更多的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大家看到了中国创新的机会;其次,过去10年那波消费互联网投资浪潮已经过去,大家在寻找新的投资点。硬科技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投资领域,长远来看中国有非常多的机会,比如中国科技公司发展成国际巨头的空间还比较大。

  以国产替代的重点行业半导体为例,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约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市场销售规模已超万亿。中国的半导体市场需求巨大,但超过千亿市值的公司却仅有5、6家,这中间蕴藏着大量的国产替代机会。

  作为本土创投机构,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表示,深圳正在塑造一个全国领先的聚集氛围,已形成三个不容复制的特点:密集的产业生态、产业上游形成的集聚和下游形成的技术人才外溢,以及密集的资金资本,这三者是互相促进、互相推动、正向循环。深圳的科创在电子数码通讯已经形成优势,但在半导体领域距离北、上等地还有一定的距离,深圳应该在硬科技领域加强投入。

  张维表示,中国在关键的硬科技领域谋求自主可控,成就了一些投资逻辑和投资机会,应该是一个更大的历史性机遇。其介绍,基石当前聚焦的赛道越来越收缩,基本取消文化传媒领域投资,消费与服务依然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不是基石的强项所在。因此,将在三个领域聚焦:新兴制造业、“卡脖子”领域,以及生命科学,医疗医药健康等。

  从制造强国角度来看,深圳过往的短板是科技,比较优势是传统的产业制造,期待未来深圳能够引入全球顶尖的专家、教授、高校,打通深港两地的界限,以更开放的心态去包容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人才、机构,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

  虽然硬科技是未来发展趋势,但是对深圳而言也是任重道远。因为硬科技,不像其他赛道,它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沉淀,有成长周期更加漫长,投资风险极高,需要巨量资金投入。下注意味着要增加成本与支出,在营收增长停滞、经济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这也是一种挑战。

  4

  结语

  11月8日,深圳创投日的启动,这应该只是一个开始,相关的联动的活动,也会在各区遍地开花。创业者也会陆陆续续得到补贴接洽顶流资源,开始新一轮的社会创业创新。

  能预计的是,在新一轮创业热潮气氛的带动下,到时候的金融圈会很热闹,同时也相信深圳的创投圈也将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未来的深圳,一定是令人期待的。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