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港股不稳、加息周期未来要来,这些优质高息股宜趁机吸?
0人浏览 2021-12-20 11:38

临近年底,今年长期积弱的港股不但未见转势迹象,追近其他主要市场的表现,甚至有越跌越深的态势,偶有反弹却后劲乏力,近期又创下全年新低点。在市况风雨飘摇时期,高息股向来是资金避风塘,但近年市场及政策转变因素影响,一些传统高息股失色不少,例如濠赌股受疫情重创及修改《博彩法》消息影响大跌。面对市场风格切换,那些高息股仍能独当一面?

 

美联储于美国时间周三(15日)公佈今年最后一次议息结果,宣布加快缩减买债速度,由每月缩减150亿美元倍增至300亿美元。同时点阵图显示,美联储预计2022年将加息三次,2023年加息三次。在加息及减买债消息落地后,美股迅速反弹,但港股仍是在探底。大市动荡时,高息股向来吸引避险资金流入,但步入加息周期的因素,一般不利高息股表现,目前是否还是部署的机会?

 

建银国际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赵文利认为,从12月议息会后美元、美股和美债的表现来看,更多体现靴子落地效应,市场对滞胀风险及联储过度紧缩的担忧有所舒缓;而港股的表现则依然弱于美股。不过,明年情况可能会转变。

 

港股已反映加息预期 美股未反映上行受限

赵文利分析:“加息周期临近,美股下行空间亦不大,但考虑到2022年美股估值持续高企、盈利增速亦会显着放缓,未对加息有足够反映,上行空间将十分有限,近期在高位震荡筑顶可能性大。不过,缩减买债速度加快的影响已充分反映在港股,不会直接影响流动性,但未来加息预期强化,若力度和频率超预期、美元进一步走强,会对港汇和本港银行体系流动性形成更为直接的影响。随着宏观政策着眼于稳增长、逆周期政策不断加力增效,港股明年首季度有望获得喘息和修复机会。"

 

赵文利指出,外围利率未出现急升而港股依然不稳的情况下,高息股的防御性及高股息特性依然有相当吸引力,目前是吸纳优质高息股的机会。从以往经验看,加息预期升温对各类高息股的影响也各异,当中香港及国际金融股可受惠加息提振业绩,债息如非急升对房托影响有限,但中资金融股受惠加息程度则较不明显。值得一提的是,赵文利早于7月底时已调低恒指下限预测至22,660点,并表明当时非吸纳科技股时机,回看今日市况表现,足证其说法值得参考。

 

加息对各类高息股的影响:

 

香港及国际金融股:今年港股跌跌不休,蓝筹银行股估值及股息收益率均具吸引力,例如中银香港(02388.HK)现时预测股息收益率约5.6厘,预测市帐率约0.8倍。一方面目前利率低企,短中期债息上扬幅度有限,不足以削弱这类高息银行股股息回报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加息预期升温,美长债息上扬,国际金融集团如汇丰(00005.HK)和渣打(02888.HK)、香港本地银行恒生(00011.HK)和中银香港,经营业绩料明显受惠,因加息有助其息差改善。这类金融股可谓财息兼收之选。

 

中资金融股:今年中资银行和保险股表现疲弱,估值低位徘徊,股息收益率高企,例如工行(01398.HK)和建行(00939.HK)预测股息收益率约8.6和8.8厘,中国人寿(02628.HK)高达7.3厘,即使债息上扬,亦不足以削弱其股息回报吸引力。不过,鉴于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美国加息预期升温,可能不会对中资银行股息差和保险股投资收益率带来明显影响,经营业绩未必会像香港及国际银行股一样明显受惠。

 

房地产信托:一般来说,“加息”不利房托股价,可能削弱其股息回报吸引力,资金转投风险更低的国债。不过,从目前港股房托板块的估值来看,预测股息收益率由4.5%至8.4%不等,预测市帐率都在1倍以下,相当具有吸引力,相信受加息预期升温的影响不大,除非债息出现急速上升。

 

 目前港股估值处于底部,优质高息股市帐率和股息收益率十分具吸引力,是吸纳良机。趙文利分析,目前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中有55只预测股息收益率在5%以上、波动率较低、市值在300亿港元以上的股份,当中的银行、电讯、基建、地产等板块的行业龙头股估值较低,股息收益率不俗,防御性较强,已值得考虑吸纳。

 

當中过去较弱势的公路股近期表现不错,高息的特性成资金保值吸纳对象,不少都跑赢大市。趙文利认为,从估值角度来看,宁沪高速(00177.HK)、浙江沪杭甬(00576.HK)等公路股,预测股息收益率在7%以上,属高息股选择之一。不过,鉴于疫情仍有反复,公路股营运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相关风险值得留意。

恒生指数成份股中也有25只预测股息收益率在5%以上的股份,当中有20只预测市账率低于1倍。其中香港银行股、香港公用股、内地银行股、内地房地产股均值得考虑吸纳。

 

憧憬中港通关 港零售收租股攻守兼备

提到港股中的高息股,零售及收租股也是热门选择。特别目前中港正商讨通关之际,憧憬内地旅客可来港刺激消费市道,有关股份或可迎来升浪。内地访港旅客人次在2019年1月曾高达554万,之后反复下跌,至2020年1月已下滑至约254万。随后香港因疫情爆发而进入封关状态,内地访港旅客人次呈断崖式下滑,至2021年首九个月,每月平均仅约5117人次内地旅客访港。伴随2022年有望恢复有规模通关,访港旅客人次或大增。

 

在通关预期下,本地零售收租股或迎业绩复苏。香港零售销售额曾在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维持按年负增长,其后在低基数下恢复正增长,当中珠宝钟表、药品和化妆品等销售一度急挫。疫情下还能存活下来的本地零售股,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受惠通关后旅客重临,迎来业务复苏。物业收租股也可受惠于通关带来的旅客重临、商业活动增加与零售复苏。

 

以下是有望受惠于通关的香港零售及物业收租股

内房宜慎选 濠赌要审慎

 

昔日高息的内房及濠赌股俱受政策因素影响,因此现时选高息股时,政策风险可能也是考虑因素之一。赵文利建议避开中小型内房股,称其股息收益率高企是因股价跌幅过大,实际上行业债务风险仍在发酵,盈利增长和派息能否维持存疑,可否维持高股息率具不确定性。大型内房股如万科(02202.HK)、龙湖(00960.HK)等股息收益率吸引仍可考虑,在“房住不炒”和“三条红线”之下行业趋于整合分化,财务健康的龙头内房股或受惠值得留意。至于濠赌股近期亦受政策因素困扰,且负面新闻较多,建议审慎。

 

随即将踏入2022年,在市场波动之际,投资者是否宜加强组合防守性“过年”?赵文利称,“大市疲弱,恒指近期又失守24,000点,资金短期料将流入电讯、公用等防守性高息股避险。不过,明年一季度伴随潜在通关利好、逆周期调节政策之下A股和中资周期股春季行情启动、港股估值修复等因素,港股可能出现反弹,避险资金可能阶段性流出防御性板块,故建议重点关注受惠通关、加息等主题的高息股,可攻可守、财息兼收。”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