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储能系统报价再创新低,元年之后光储融合能否成为破“卷”救星
0人浏览 2024-06-17 19:35

  被认为是光储融合元年的2023年之后,在行业加速降价的浪潮下,光伏+储能能否成为企业破“卷”的救星?

  6月17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中国华电集团2024年第一批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开标,标包一共吸引73家企业投标,平均报价0.598元/Wh,最高报价1.33元/Wh,最低报价0.495元/Wh,再度创下新低。

  储能赛道的参与者日渐丰富。在上周全球最大的光伏展会之一SNEC上,储能风头不减,宁德时代、华为数字能源、比亚迪等巨头参展,多家老牌光伏企业亦纷纷推出储能新品,来自家电行业的格力与美的也发布了储能相关产品或解决方案。

  “光伏和储能深度融合,这是一个破解现在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有可能的探索路径。”天合光能副总裁、天合储能总裁孙伟表示。

  光储平价时代有望拉动需求增长

  今年3月以来,储能系统价格逐渐步入“0.5元”时代,华电集团最新开标报价则已跌破0.5元。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SNEC期间表示,截至目前“光储同行”可做到24小时稳定不间断提供绿电,储能电芯与储能系统价格均下降一半左右,光储度电成本在江苏可以做到0.5元,蒙西实现0.39元,与煤电价格基本一致,正朝着均价0.3元的目标迈进,光储平价已经实现。

  储能之于能源转型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黄震在SNEC上提出,由于风光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点,因此要使新能源成为主体能源,就需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在电源侧将风光与火电、水电进行多能互补,并大力发展储能技术。

  资本的涌入证实了赛道的潜力。孙伟表示,截止到去年,光伏整体的投资已经超过了6700亿元,储能整个行业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

  从行业的角度,光储融合发展意味着能够挖掘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进而拉动需求增长。

  光储融合潜力的直观表现之一,或许为今年两大家电龙头格力与美的均参与了SNEC。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展会上介绍了公司的“光储空”能源系统,这一系统由光伏系统、储能系统、空调系统和能源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其中光伏空调采用直流直驱技术,光伏系统为清洁电力提供来源,而储能系统则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选配。

  美的集团则先后入股了科陆电子与合康新能两家上市公司,从而快速切入储能领域。两家企业均在SNEC期间发布了储能新品,美的光伏则发布了别墅绿电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CTO许金梅表示,其实储能目前在公司整体收入的占比规模很小,但公司依然会加大业务力度,正是因为储能是整个能源生态链的一个环节。

  孙伟表示,光储二者是不分家的,“有人在说光伏企业做储能是不是一个跨界或者说是小跨界,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自然的技术延伸和需求增长”。

  安全仍是底线,新兴海外市场崛起

  发展储能对光伏企业来说已不仅是趋势,而是正在不断落地的规划。宁德时代今年4月发布了储能系统新品天恒,致力于让储能业务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晶科能源在重回全球组件出货冠军之后也在加快其储能业务布局,公司层面将储能定位为光伏之外的第二大业务支柱,并提出计划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成为全球第三大储能供应商。

  光储领域的隐形巨头华为数字能源在SNEC上发布了全球首款从芯到网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致力于提升新能源接入比例和电力消纳。根据青海某项目测算,相比传统方案,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有望多送出40%的新能源电力。

  安全依然是储能的关键词之一。5月15日,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Gateaway储能电站发生火灾,持续了近两周时间才最终扑灭。这一电站装机规模250MW/250MWh,2020年8月19日并网,曾是世界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

  今年3月市值超越隆基绿能成为光伏第一股的阳光电源也是较早切入储能业务的企业。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史晓锋提到,中电联今年年初数据显示储能的非计划停运到27.25%,电站关键设备、系统以及集成安装质量问题导致的非计划停运次数占比达80%以上。

  史晓锋表示,储能系统不同于光伏,内部的设备较为复杂,关键设备接口较多,需要多个厂家进行联调,且可能存在调度考核不达标,导致并网延期,以及因关键设备来自不同供应商,运营过程中权责不清,长期运营缺乏保障。

  一味的低价竞争则可能为寿命超过15年的储能系统埋下未来的安全隐患。孙伟表示,无论是光伏还是储能,都是包括物理、化学、电力电子、软件等等众多学科的综合体,各大企业都在这些方面研发进行了持续、大量的投入,低价竞争显著削弱了所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会对后续持续研发造成影响。

  内卷的同时,海外市场依然保持吸引力。

  “光伏组件及储能系统成本的大幅下降,大幅拉动了亚洲、非洲新兴市场的光储需求。”光大证券研报援引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至4月,出口巴基斯坦、印度、尼日利亚、越南、沙特阿拉伯、泰国的逆变器总额分别为1.1亿、1.2亿、0.24亿、0.14亿、0.6亿、0.5亿美元,同比增长170%、60%、278%、72%、579%、41%。

  该研报提出,亚洲、非洲分布式光储的需求大幅提升,能够率先开拓占领市场的企业的出货有望快速提升,且获得超额盈利。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