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清华大学薛澜:政府应有更灵敏的机制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0人浏览 2024-06-26 18:43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潘亦纯)6月26日,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想要形成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经济,最主要的要素首先是人,要看愿意使用人工智能的人数,不同国家的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态度并不一样;其次是研究能力,要深入研究技术如何在当地的环境中发挥作用;第三,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将由企业引领,比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应发挥核心作用,更要有创新精神;第四,一定要在合理政策支持下进行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监管或规范潜在风险。

  诚然,人工智能带来了诸多潜在问题,比如对信息的滥用,一个国家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这项新技术?

  薛澜认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情况不一样,解决方案也不太一样,以中国为例,当前或许面临三项挑战,首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监管制度的发展速度,法律法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去推动且应对技术的变化;其次是管辖问题,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是多元的,没有一个监管机构能管理好人工智能的所有方面,这让监管变得更复杂,部门之间的协调非常重要;第三则是地缘政治层面,大家已经意识到中美之间的技术对抗,有的企业可能会认为,当下已经处于技术竞争的环境了,监管还要“阻止”企业的发展,这类压力也值得监管方思考。

  薛澜表示,中国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人工智能的风险客观存在,但无论如何都要发展这项技术;其次,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也应该有更灵敏的机制,适应技术的发展;第三,监管方之间彼此有距离,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才会积累足够的经验,有更广泛的框架。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