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以变应变,绿城的顺“势”有“为”!
0人浏览 2024-06-15 17:16

6月14日,绿城股东大会如期在杭州举行。济济一堂的投资人中,既有手持绿城股票多年的“老熟人”,也有首次买入绿城的“新面孔”。

不仅与会的投资人,在当前低温的市场环境下,近期有20家知名券商给予绿城中国“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9.7港元。可以看出,在投资人眼中,绿城仍不失为一个优秀标的。

2023年,绿城业绩稳中有升,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核心归母净利润维持稳定,非房开指标持续增长。今年1-5月,绿城化解下行压力,跑赢大势,实现总销售额988亿元,操盘榜位列全国第二,其中自投权益销售额479亿元;新增货值283亿元,位列全国第六。

业绩稳增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预判大势并顺势而为、主动求变,让绿城得以健康前行。观察绿城这5年的成绩,起初其硬实力在TOP20房企中排名是倒数的,5年过去,绿城不仅活下来,而且相较同行,各项指标均有了大幅的身位提升。

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在会上自省:“能够做到今天的成绩,实际上是靠软实力的强弥补了硬实力的短。”绿城软实力的核心支柱就是团队,从行业研判、到投资质量,再到落地执行,这些确保了绿城近年来的加速度增长。

特别是对行业形势和自身问题的研判,绿城三年前提出“四个分化”、两年前提出“四个变化”以及一年前提的“好房子”……,事实证明,这些预判都是准确的。

当下,行业底层逻辑已然发生巨变,销售、融资规模从高位大幅回落,以价换量压缩了利润空间。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绿城又该如何研判和应对呢?

没有好城市,只有好项目

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精准投资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2024年,绿城的投资变得更挑剔、更慎重了。

年初,绿城中国行政总裁郭佳峰对内提出了新的投资策略:没有好城市,也没有好板块,只有好项目,绿城要下沉到各个地方去寻找投资机会,这与过去“聚焦”的投资策略迥异。

郭佳峰展开讲道:“有六七个北京的项目,我们觉得有风险没进,跟踪发现谁进谁亏损,上海也有类似情况。大家都认为卖得好的杭州,其实周边不少项目的亏损面很大。所以我们给杭州公司下了指令,核心区外只允许买两块地,卖了一个项目才能再增加一个项目。就像喝酒一样,两瓶总量控制,不能喝第三瓶,会喝醉的。”

宁可错过,也不错投。在很多项目里面寻找安全的、利润好的项目。当然,这会增加投资口非常大的工作量。郭佳峰继续说道:“其他事情我可以少管一点,也一定要到投资端去多看、多听,去了解项目周边二手房的成交情况。”

他也坦言:去年1400亿的货值,今年可能达不到,但是我们会在好中选优,面更广。今年1-5月,绿城拿地数量并不多,新增12个项目,其中4个已首开,首开去化率100%,2个项目整盘清盘。

关注新增的同时,投资人对存量的去化也提出了疑虑。对于存量,绿城管理层回应:会以“量价平衡”为主导思想,坚决去化。

数据显示:今年1-5月,绿城的住宅长库存指标完成率105%、车商储专项指标完成率100%,重难点项目指标完成率102%。

从投资来看,量价平衡,以价换量,坚决去库存,果断换仓,才能获取更好的资源。2022年到今年,绿城的土储质量不断往高分走,这也可以去对冲原来的一些问题。

一扩一缩,实现“量”到“质”转变

市场目前仍在筑底,短期还会延续“低温”。有投资人担忧:行业的下行周期,绝大部分企业会选择“缩表”疗法,绿城是否也会如此?

对此,张亚东回应:绿城是一“扩”一“缩”,“扩”的是权益,“缩”的是虚胖、浮肿,最终要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

从权益占比来看,绿城已由2021年的58%增加到2023年的74%,今年1-5月新拓项目的权益比已经超过90%。权益支撑了公司的利润和项目发展,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绿城核心归母净利润由57.7亿元增加到了64.2亿元。

再看行业占比,5年前,绿城的销售规模大约为1500亿,占到了行业的1%。彼时,张亚东就提出,用5年时间发展,要占到行业规模的3%,现在这个指标已经提前完成。他预计,未来这个数字不仅是能稳定,可能还会增长。

对于降低规模,张亚东也进行了回应:“真不是凡尔赛,实在是小不了,操盘榜已经是第二了。不可能压到三五百亿,规模肯定会在千亿以上。当然,现在绿城更加注重质量的增长,绿城要坚持的是‘特而美’”。

要实现加速发展,对内绿城也在做抓铁有痕的管理提升:组织变革方面,进一步区域整合,非盈利业务单元“关停并转”;机制优化方面,深化轻重协同,减事提效,放权一线,形成赛马机制;同时节衣缩食,降本增效。

向外看,绿城认为市场还在找底。但频频示好的政策,对行业的支撑是非常坚决的,地产行业基本的体量、基本的发展规模和态势,还是未来可期的。张亚东认为:房地产还是中国所有行业里面第一的支柱产业,至少现在来看没有能够替代它的行业。

在这样的局面中,未来机会也会不断地闪现、展现到呈现,绿城要关注和寻找的是结构性的机会。改善产品现在变成了一个非常制胜的法码,这对绿城来说是拿手好戏。代建方面,绿城有着毋庸置疑的先发优势。其他模式层面的机会,绿城也在寻找和培育。

当下,绿城目标坚定:要以“好房子”去服务理想生活、赢得客户;以“全品质”提升股东回报、赢得市场;以“特而美”引领行业风潮、赢得未来!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