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美团,再启新周期
0人浏览 2024-06-12 09:23

6月6日,作为主流互联网大厂中最后一家发布财报的公司,美团赶在了端午假期前,发布了2024年Q1这份市场翘首以待的财报。


之所以说翘首以待,是因为今年开年以来,美团就以一种非常特别的姿态在投资者那里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首先是股价。


2024年上半年,美团的股价经历了一次深V反转。从2月份最低61港元/股,跌破发行价,到如今107.5港元/股(6月11日收盘),短短4个月时间,美团的股价反弹近80%。


其次,则是关乎美团核心地盘的“抖美本地化之战”进入了常态化竞争。


整个2023年,面对抖音这个步步紧逼的强劲对手,美团已经交出了一份彰显硬实力的成绩单:2023年营收2767亿元,同比增长25.8%,净利润同比扭亏。


但市场还是关心,美团的战斗力是否可以持续?


显然,从一季报的财务数据来看,美团从不让人失望:


一季度总收入733亿,同比去年增长25%;

核心本地商业高质量增长,同比增幅27.4%

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且大幅减亏……


总结一下就是,各种超预期。


稳健背后的安全


从一季度的表现来看,美团核心基本盘稳健增长的势头不变。


具体在财务报表上,我们可以看“核心本地商业”这个指标。这个指标包括美团餐饮外卖、到店酒旅、美团闪购、民宿以及交通票务业务。


2024年一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实现546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7.4%,占到总收入的74.5%。


将这个指标拆开来看:


1)老本行餐饮外卖是美团壁垒最高的业务,没有之一——占据了超过70%以上市场份额,且份额仍在提高,用户粘性也是同类最高。


2024年一季度,美团年活跃用户增至近5亿,平台年度交易用户的年平均交易频次稳定增至50次以上(相当于每个美团用户一周至少点1次外卖);平台即时配送订单数同比增长28%至54.6亿笔。


2)美团闪购,大概率将再造一个美团。


一季度年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0%以上,日均订单量达到840万,年活跃用户数和交易频次,都实现同比高位增长。


且这种高速增长还在持续。美团CFO陈少晖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预计美团闪购第二季度和全年的订单量增长将远高于外卖,甚至是外卖订单增速的两倍以上。


3)抖音美团战争的主战场——到店酒旅,大势已成。


美团数据显示,春节假期生活服务业日均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6%,较2019年增长超155%。2024年一季度GTV同比增长超60%,年度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超37%。交易用户数、商户数、年度活跃商户数均创历史新高。


且值得注意到是,一直以来拖累利润水平的新业务,在一季度的表现同样超出了市场预期。


财报显示,新业务部分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5%至人民币187亿元,经营亏损相较去年同期减少22.7亿,同比收窄45.2%。


据管理层在Q1业绩会上的分享,新业务的大幅减亏,主要是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美团优选大幅改善运营成本,提高商品加价率,降低履约成本,提升营销效率;二是以快驴、美团单车、充电宝等为主体的新业务进入盈亏平衡点。


为什么新业务减亏对美团那么重要?这与当下互联网存量时代的生存法则高度相关。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稍稍总结这两年互联网大厂们的体感,那一定是“危机感”。


原因无他,世界变化太快,互联网行业更是如此,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竞争对手反超。


在本地生活服务赛道,经过多年深耕和大大小小的战役,美团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第一。


但随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像抖音、快手、小红书、视频号这样的玩家入局,本地生活服务赛道的战况正在持续升级。


基于行业的变化,市场对美团的关注点也从要“增长”到要“安全+增长”的转变。


新业务的增收减亏,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凸显了美团的安全性,以及未来的增长空间。


本地生活服务,美团的护城河远比你想的宽


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们的进攻,美团如何应对,取决于其护城河有多宽。


1、强大的即时配送网络和本地商家覆盖网络,是美团提供本地生活服务的地基。


在这个积累了13年的地基之上,美团培育出了目前最有竞争力的两块业务,外卖和到店服务。


美团在外卖市场有超过70%以上的市场份额,且用户粘性极强,这是美团最大的壁垒。


在外卖业务的创新上,美团的打法是从供需两端入手,商家端提高优质供给,用户端则持续培养“高性价比心智”。


具体而言,针对知名连锁餐饮品牌,美团不仅专门提供高质价比外卖服务的“品牌卫星店”模式,还推出万店返佣计划,助力商户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优质供给。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已有45个品牌开出超560家品牌卫星店。


而面向用户,美团采用的是低价策略,整合了餐饮甚至其他商业的供应链,形成了“拼好饭”的独特商业模式,省钱是核心。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美团CFO陈少晖透露,拼好饭的规模在过去几个季度中稳步扩大。用户基数和购买频率都迅速增加,单位经济效益也持续改善。


而到店业务的竞争逻辑在于,在密度足够的商家覆盖网络之下,平台是否能精准捕捉到客户需求。


今年“五一”假期,“味蕾游”“县域游”等成消费新趋势。得益于早期在低线城市的渗透布局,美团能够迅速承接这些新的消费需求。


假期前三天,美团上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3%,部分餐厅排队等位超过1000桌。小县城、低线城市等小众目的地客流在假期增长显著,县域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37%。


2、从餐饮生活服务到本地生活服务,战略升级围绕用户需求变化拓宽服务边界


“万物到家”正成为新的大众消费趋势。美团闪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越来越多餐饮外卖用户转化为美团闪购用户。


为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多样性和高品质的需求,美团闪购持续探索更多品牌商户合作以丰富供给,涵盖百货、数码、美妆、服饰、宠物等众多品类。


今年1月,美团闪购与全球知名综合体育用品品牌迪卡侬达成合作,迪卡侬全国全量门店均已上线美团,覆盖80余项运动的上千款商品,最快30分钟送达。3个月期间,迪卡侬产品日均订单量实现近3倍增长。


3、强大的组织能力


战略的高效落地,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做保证。


4月18日,美团开启了本年度第四次架构调整:


此前整合的美团平台、到店事业群、到家事业群和基础研发平台将合并成为“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王莆中出任核心本地商业CEO。


王兴在邮件中表示,期待“核心本地商业”秉承“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加强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升级组织能力,夯实技术基础,抓住技术机遇,深耕产业,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核心本地商业”这一次的业务融合,也意味着美团围绕即时零售的各个业务板块已经形成广泛的“协同”效应。


结语


重提增长,是当下互联网行业的主流叙事。


但与10年前的增长逻辑不同,存量市场里的竞争,用户的争夺,市场份额的争夺,将更加残酷。


美团的优势在于,作为上一轮千团大战的胜出者,它依旧保持着足够的市场敏锐度和危机意识。


而在当下的市场里,即便本地生活服务赛道战火重燃,在多个竞争对手的围剿之下,美团的护城河依旧坚固,也展现出了足够的业绩韧性。


安全重要,发展重要,想象力也很重要。


外卖和到店业务是美团的现在,闪购和新业务是美团的未来。


目前来看,这个未来已经清晰可见。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