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内外贸一体化开展试点,折射国内经济多重压力加身
0人浏览 2022-04-23 21:38

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4万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39万亿元。在内外贸市场繁荣的表象下,仍要看到内外贸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而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三个月后,商务部表示近期将会同有关部门择优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


01


“内外贸一体化”,顾名思义,统筹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内贸和外贸、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经济更加稳健有力发展。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衔接更加有效,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内外联通网络更加完善,政府管理服务持续优化,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内外贸高效运行、融合发展。


《意见》提出,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实行更高标准规则,同时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一方面,内外贸市场繁荣,强大的国内市场与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大国地位为内外贸一体化创造了市场空间。


2021年,尽管全球疫情带来国际海运、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电力供应紧张等多重困难,但我国年度进出口规模却再了一个上新台阶,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关口。具体来看,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9.1万亿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


而国内方面,我国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4万亿元。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基本生活消费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饮料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20.4%、10.8%。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9.8%、18.8%。


02


另一方面,经过疫情这两年多的“煎熬”,在此时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是对当前大变局之下经济面临挑战和机遇的应对,也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大鸭梨”。


“投资、消费、出口”是国内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即基建地产,消费正在进行时,而出口则是当前最具预期差的一项。有分析认为,目前国内经济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除了疫情的原因,需求收缩与基建地产紧密相连,供给冲击则与我国在世界工业产业链所处位置相关,预期转弱主要是大众的预期转弱。


内外贸一体化将在提升贸易高质发展的维度降低供给端带来的冲击。


这两年多的疫情对中国外贸的冲击不仅表现为进出口的影响,对中国深度参与的全球价值链的影响更加深远。近几年,逆全球化思潮兴起,反全球化声浪越来越高,中国才开始大量融入世界工业产业链当中来,逆全球化状况就给中国供给带来很强的冲击。尤其疫情之后,全球经济衰退明显,全球政治危机不断,而中国处于世界产业供应链的中下游,国际情况变动将直接冲击中国的供给体系。


去年9月,“限电潮”席卷全国多省市,大家都想探究限电背后的真实原因。其中,控制产能是热议的原因之一。2020年中国刚爆发疫情的时候,西方都在商量怎么把生产线搬出中国,但当越南、印度等失控后,全球只有中国能够很好地控制住疫情,还能提供充沛的产能,于是我们看到庞大的外贸订单潮水般涌入国内。


当时,大宗商品价格开始飙升,从石油涨到铜,从煤炭涨到铁矿,而中国出口企业本可以趁着这波世界生产荒,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来一波大涨价,可事实却变成了中国外贸企业为了抢外贸订单拼命搞起了内卷。所以通过限电限制产能,倒逼产品端涨价,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升级。


从中国外贸结构来看,2021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出口产品中近六成是机电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过一半,说明中国的出口结构已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而采矿业、化工、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进口占比较高,反映出中国制造业还存在一些短板导致能源、核心零部件、原材料、机械生产设备等却仍处于进口依赖的状态,这也就成为了中国外贸转型的卡脖子关口。


比如被此轮上海封城搅乱的芯片产业。上海是集成电路全产链重要基地,集成电路产值占全国比例约为23%,2020年实现集成电路产量288.7亿元,但上海也是全国70%集成电路化学品原材料的进口口岸,生产不停滞的前提是原材料不断供,而封城致使原材料、关键部件等出现断档之危,对产业链的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上海的疫情严重程度已波及长三角,上海、昆山等地的封城措施,及长三角地区的货运阻塞若持续下去,各电子零部件企业运营成本面临上升,对于承压弱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恐将更加严重。从上游到下游,每个环节也将牵动缺芯下的半导体产业链、汽车产业链,加大了业界回暖的难度。


03


近年来,中国内外贸反向开拓市场就已兴起,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内贸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尤其疫情之后,由于物流运输存在一定受限,更多外贸企业转内销,但很多都呈现了“水土不服”。


去年,商务部等7个部门就联合制定了《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明确提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并重申鼓励商品市场组织产销对接活动,按照“同线、同治、同标”的要求,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


那么,接下来要开展的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则是更有力的推进。2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择优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进全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具体将开展以下工作:

1

推动规则对接。对标高标准国际规则,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改革开放高地示范引领作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内外贸规则有效衔接。

2

推进产品对标。积极开展国内国际标准转化,提升检验检疫、认证认可互认水平,推进内外贸产品的同线同标同质,降低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互换成本。

3

促进渠道相通。充分发挥展会、电商等作用,搭建线上线下、国内国际对接平台,打通市场堵点,促进网络渠道相互联通,平台载体深度融合。

4

培育主体引领。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商贸、物流企业“走出去”,培育一批优质的贸易企业,提高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能力和水平。

5

加快数字赋能。推动内外贸数字化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增强企业的生产柔性,促进内外贸产业供应链融合。

6

强化服务保障。推进内外贸监管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升企业通关、资金结算等便利化水平,加大人才培养等支持力度,构建内外贸一体化服务生态圈。


从短期来看,实现出口转内销到产品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看齐,提升企业竞争力;从长期来看,未来进一步完善优化国内市场体系与贸易管理体系建设,指向的是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


整体来看,未来有望在上海、长三角、粤港澳等外贸发展较好的地区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内外贸一体化后,产品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统一,消费者能享受到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