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校外培训新政落地 金融机构也“躺枪”?这类业务早已有所收拢
0人浏览 2021-07-29 17:09

   近期双减政策出台引发市场关注,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遭受重创在所难免,与之相关的消费金融业务——培训贷也面临萎缩。

  “政策冲击下,与应试培训相关的贷款业务规模将呈现整体萎缩趋势。”多位受访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无论是从市场还是政策导向角度,金融机构都难以沿用以往的产品设计和审贷逻辑。

  同时,券商中国记者也了解到,服务于应试教育的消费金融场景已多次受到监管规范:不少金融机构要么不做,要么早已收拢此类业务。例如,一家在教育场景多有展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就告诉记者,自2019年起该公司已调整业务方向,不再做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贷款分期服务。

  剑指K12教培行业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或“双减政策”)。《意见》提出,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部门需要负责指导银行等机构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的守法风险管控工作,清理整顿培训机构融资、上市等行为。

  《意见》还要求,要加强培训收费监管,包括将通过第三机构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从而有效预防目前教培行业的“卷钱跑路”和“退费难”的问题。

  政策一出,不仅教育行业上市公司股价齐齐“暴跌”,涉足教育贷款分期服务的消费金融公司也难免受到一定影响。一位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此次政策虽然主要是针对K12教育 ,但还是震动了整个教育行业。“只要是跟教育行业有业务关联的都会有一些影响。”

  所谓“K12教育”(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即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多位受访人士向记者指出,此次双减政策针对的正是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培训机构,而学历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等面向成人教育的培训机构暂未受限。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利好消息。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许冰表示,从市场情况来看,金融机构提供的培训贷主要是服务于成人教育,此次政策针对的是基础教育,此类业务场景贷款需求并不高。“因为补课的花费基本都是家长来付,贷款需求并不大,很多贷款业务的产生也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款’了,此次政策也有规范这类市场行为的目的在。”

  一位消费金融公司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其所在的公司K12教育分期业务占比不大,而且主要集中在少儿英语方面。“自19年我们就已经逐步收缩K12教育分期业务了,目前也是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业务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等领域。”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教育分期贷款业务主要由三方参与,学员、培训机构和贷款机构。用户和教育机构签订培训协议,和金融机构签订分期贷款协议,再由金融机构把款项打给教育机构。

  但这种三方协议关系也引发众多纠纷,例如教育机构倒闭后,用户可能面临未得到服务还要还贷的问题,如果用户对服务质量不满意试图退款,也可能面临踢皮球、甩锅等窘境,同样作为贷款方的金融机构在面对用户投诉和舆论压力时,也可能会成为贷款的“最后兜底人”。

  行业乱象下机构风险再评估

  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教育培训机构倒闭、“跑路”事件就时有发生,其中还包括知名培训机构韦博英语。彼时,招联消费金融、度小满金融、京东白条、广发银行等机构均曾被卷入其中。

  这也促使金融机构对教育场景风险重新评估。记者近日从业内获悉的情况来看,多家金融科技、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基本不做培训贷款类业务,还有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向记者透露,此次政策落地之前,已经对这项业务进行收拢。

  “本来互金负面舆情就多,大家生怕沾染。”一位金融科技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教育场景的风险事件发生了很多,机构看到肯定会考虑收缩或者关闭,而且在监管不断打压下,感觉那个行业的市场也越来越小了。”

  实际上,针对教育行业的整改并不是突然到来。有教育行业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其所在的在线教育机构最初层涉及教育分期业务,但是由于自身运营获客成本高、监管层的收紧等因素,相关分期业务早已停止。

  早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就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以规避培训机构一次性收取高额学费后“跑路”等风险事件。

  “教育分期业务的风险主要就是机构风险,但由于贷款对象不是机构,金融机构很难对机构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是基础教育涉及国计民生治本,肯定不能让资本扰乱市场,让教育机构无序竞争和扩张,估计这次双减政策也是想整顿这个市场。”

  未来场景还在

  未来校外学科类培训行业以及其背后衍生的金融信贷服务将如何发展?多位受访人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在双减政策冲击下,该市场短期内将会出现明显萎缩。

  “初步判断,与之对应的相关场景的信贷规模会呈整体萎缩趋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告诉记者,以往消费金融机构对教育场景的信贷产品及额度调整更多是基于市场和自身业务逻辑,比如目标客户的规模、质量等。

  “从目前看,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行业逻辑出现根本性的重构,中小学生的课业辅导已经失去市场化运转空间,教育培训机构自身的生存、出现问题,无论是从市场还是政策导向角度,都难以再继续沿用以往的产品设计和审贷逻辑。”他指出,除教育外,医疗及“衣食住行”等社会民生高度相关的行业领域都可能面临法规政策调整的较大风险,消费金融机构会更加慎重地进行场景选择。

  亦有教育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此番力度空前的教培机构改革,意味着K12教育整体“一锅端”,原本的市场需求从外围层面崭住,“如果说直接需求都没有了,那么相关业务自己就消失掉了。”

  目前看来,教培机构或许会在成人教育和启蒙教育阶段加强布局,上述业内人士也向记者透露,近两天,很多头部教育机构都加紧准备与国企背景的艺术类培训机构进行合作了。

  有在线教育行业人士告诉记者,此次政策对新东方、好未来等头部上市公司打击最大,小型机构、一对一辅导机构等目前受影响不大,但已有多家机构开始小规模裁员。“很多教育行业的人现在都不知道转行去做什么,客服和销售是最快被裁掉的,有地方整个营销中心都解散了。”

  许冰也认为,双减政策短期内将打压校外培训市场,“首先经过这一轮洗牌,先把小的、不规范的一些机构洗掉,整个市场也会有冷却。”

  但她同时表示,培训机构崛起最根本的原因是高考制度较为单一和标准化,培训机构经过多年摸透考试“套路”后,确实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提高分数,从而让家长的钱在孩子的考试竞争中有了绝对意义。因此,只要提高分数这一根本需求仍然有效,这个市场从长期来看还会走向回归,“或许是在更规范的情况下,以一种不那么应试填鸭式教育的方式回归,或许是有其他变化。”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