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吊牌之王”深夜回应造假质疑 腰斩之下机构在撤退、北向资金在买入
0人浏览 2021-01-13 08:00

  被称为“吊牌之王”的南极电商股价继续下挫,公司昨日深夜回应市场财务造假嫌疑。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累计跌超60%。在此过程中,社保基金等机构不断减持,明星基金睿远成长价值、以及被市场誉为“聪明资金”的北上资金则逆势买入。

  公司此次回应能否消除市场质疑?股价能否重返上涨趋势?这一切还需要等待时间的验证。

  南极电商回应市场质疑

  近期一份《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的界定和识别》的报告在网上流传,后被多家第三方自媒体转载。

  报告显示,在“体外循环造假的识别”分析中,报告指出XX电商存在造假的六大疑点,分别是净利率非常高而无明显壁垒;无明显的竞争对手;非常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财务数据质量差,应收账款、经营规模翻倍增长;员工数量反而下降;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叠。市场认为,该份报告中所指的XX电商即为南极电商。

  针对该质疑,公司12日晚间发布公告对此一一澄清。

  疑点一:净利率非常高而无明显壁垒

  南极电商表示,公司收入主要包含两部分:1)本部业务:包含品牌综合服务业务、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自媒体流量变现业务、保理业务等;2)时间互联:包含移动互联网媒体投放平台业务、移动互联网流量整合业务。品牌综合服务业务主要成本构成为采购的辅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因此毛利率较高,2019年南极电商本部业务(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占比85%以上)毛利率达92.70%。

  IP授权业务本身壁垒较低,但拥有持续成功的IP壁垒很高。据三文娱(第三方公众号)统计,全球总收入排名前50的IP中,纯美国IP有22个,纯日本IP有20个,纯国产的IP数量为0。中国授权零售商品的销售规模仅占全球3.4%份额,发展空间巨大。公司以南极人、卡帝乐鳄鱼、精典泰迪等品牌开展授权业务,2020年总GMV销售额已突破400亿元,因此公司的IP品牌授权具备明显的竞争壁垒。

  疑点二:无明显的竞争对手

  南极电商表示,以IP授权商业模式对标,公司拥有明显的海内外竞争对手。根据全球最畅销的前十大IP榜:第一名神奇宝贝自1996年以来授权销售额达950亿元美金,包含授权商品、电子游戏、漫画杂志等;第二名HelloKitty自1974年以来授权销售额高达860亿美元收入;第十名漫威宇宙自2008年以来授权销售额达350亿美元收入,前十IP收入准入门槛300亿美元。

  从国内品牌授权及服务模式来看,公司与恒源祥、北极绒等品牌授权公司存在竞争关系。

  疑点三:非常轻资产的运营模式

  凭借南极电商独创的轻资产、卖吊牌的模式,公司一直是券商极力推荐的股票。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固定资产仅793万元,同期的账面货币资金高达19.89亿元;公司总资产58.83亿元,净资产53.01亿元。

  南极电商认为,IP授权业务均为轻资产模式,品牌价值珍贵,核心资产为无形资产(货币资金、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机器工具等)占比较少。

  疑点四:财务数据质量差,应收账款占比重较高

  从公司近几年财务数据来看,应收账款规模逐年增加,其中三季度应收账款达12.46亿元,占流动资产比重28.35%。

  南极电商认为,应收账款主要来自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及时间互联业务的授信,2018年及2019年,南极电商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1.61%、20.21%,整体比例可控并且逐年下降。

  疑点五:经营规模翻倍增长,员工数量反而下降

  公司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南极电商营收分别为9.86亿元、33.53亿元以及39.0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8.86亿元以及12.06亿元,净利润分别增长77.42%、65.92%和36.06%。

  其中,2017年、2018年,南极电商营收出现爆发式增长,在2017年增长89.22%的基础上,2018年公司营收增长240.12%。

  今年受疫情影响,南极电商去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出现下滑,三季报再次恢复增长。数据显示,南极电商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7.72亿元,同比增长4.73%;实现净利润7.21亿元,同比增长19.9%。

  注:以上数据来自

  南极电商表示,截至2018年-2020年底,南极电商本部员工总数分别为401/393/568人(2020年员工人数未经审计,暂以568人为统计口径,请以年报实际披露数据为准),2019年较2018年净下降8人,2020年较2019年净增加175人,主要体现为业务拓展需要,包括成立食品宠物用品事业群、直播电商事业部,以及存量类目的人数增加等。

  疑点六: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叠

  南极电商指出,品牌综合服务业务的客户指经公司审核并授权生产公司旗下品牌产品的生产商,公司为其提供品牌授权及产业链服务,同时也是公司授权经销商的供应商。品牌综合服务业务的供应商指为公司品牌授权业务生产商标辅料的工厂,因此不存在品牌综合服务业务的客户和供应商重叠的情况。

  疑点七:通过税务角度计算,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金额远远低于通过财报角度季度的增值税金额  

  南极电商表示,公司绝大部分营业收入的销项税率为6%(归属服务业),并非此前第三方论述中税务角度计算的17%的销项税率,计算逻辑有误。

  疑点八:历次股权质押资金主要用途

  南极电商指出,截至2021年1月11日,张玉祥先生累计质押52,993.50万股,累计净融资14亿元,融资金额用途:1)涉及上市公司的主要款项合计为7.08亿元(其中:2.44亿元用于借壳上市、新民科技出售相关资产,3.20亿元用于2017年并购时间互联100%股权);2)用于归还认购2015年发行股份时的借款、置换认购2015年发行股份时的借款和置换2017年定增时的借款合计金额为5.3亿元;3)其余1.62亿元为张玉祥先生个人日常开支(用于缴纳个人所得税款项约为1.5亿元)。

  公司还补充说明称,抱着对公司股东及长期利益负责的态度,公司对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保持谨慎的态度。作为一家数据透明、信息公 开的互联网公司,公司的每一笔销售都发生在各大电商平台,每一件产品包装背后都有工厂 地址,每一位消费者都能看到运营店铺 ID,所有数据都截取自电商平台官方数据,真实、 可靠、可溯源。

  股价腰斩,自最高价以来已跌逾60%

  南极电商曾经也是A股市场一大牛股,但进入2020年下半年,在创下24.41元的历史新高纪录后,公司股价持续下跌,最新收盘价报9.23元,自最高点以来,累计跌幅达62.19%。

  南极电商开年以来加速下跌,部分市场人士认为主要源于此前券商质疑公司财务数据。

  面对质疑和股价重挫,南极电商12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回应市场八大疑虑。此外,公司还表示,截至2021年1月12日,公司累计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3560.11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1.45%,最高成交价为10.62元/股,最低成交价为9.23元/股,成交金额约3.48亿元。

  机构砸盘,北向资金增持

  面对南极电商股价接连闪崩情形,被市场誉为“聪明资金”的北向资金接连增持公司股份。

  1月12日,南极电商再次跌停,报收于9.23元,全天成交16.49亿元。

  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12日共有2个机构席位出现在龙虎榜单上,分别位列卖一、卖三,合计净卖出3.01亿元,占该股12日总成交额的18.24%。

  而深股通则逆势增持,数据显示,深股通买入南极电商2.39亿元,同时卖出0.64亿元,净买入1.75亿元,占当日成交总额的10.61%。

  这一幕其实在今年年初就已经上演。1月4日,开市交易首日,南极电商开盘即直线被砸跌停,1月5日,公司股价继续跌停。

  因连续三个交易日内,股价跌幅偏离值累计达20%,南极电商1月5日盘后公布交易数据显示,砸盘主要力量为机构席位资金,深股通则逆势增持。

  数据显示,在此三个交易日期间,机构席位资金卖出金额达2.14亿元,而买入金额为0。深股通买入4.06亿元,同时卖出2.88亿元,净买入1.18亿元。

  实际上,从每日晚间公布的全量沪深股通持股数据也可以看出,随着南极电商股价持续下跌,北上资金一直处于增持状态。1月4日至1月8日期间,北上资金合计增持4125.42万股。

  1月9日,北向资金持股数据未动,但1月11日突然减持1364.15万股,以当天收盘价计算,该部分减持股数参考市值达1.40亿元。

  具体是哪些机构在撤退?从公司最新披露的持股数据或可寻得一丝线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报,共有39家机构持有公司股份,三大社保基金也位列其中。

  截至三季度末,全国社保基金四一六组合持有南极电商4055.34万股,位列第五流通股股东;全国社保基金四一八组合持有南极电商3602.55万股,位列第八流通股股东;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社保基金四二三组合持有南极电商3600.01万股,位列第九流通股股东。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投连-多策略优选持有南极电商3701.87万股,为其第七大流通股股东。

  最新披露数据显示,相比2020年三季度末,全国社保基金四一八组合退出了流通前十大股东,全国社保基金四一六组合减持384.15万股,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社保基金四二三组合减持350.01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保基金全线撤退的情况下,明星基金经理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则逆势买入。数据显示,截至1月4日,其持有南极电商3426.54万股,新进成为第八流通股股东。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