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大牌明星入局,卖保健品的夫妻IPO了
0人浏览 2024-06-17 21:27

港股市场,即将迎来一家“夫妻店”IPO。

作者 | 信瀚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港股市场,即将迎来一家“夫妻店”IPO 在明星效应和家族经营的双重加持下,一个由夫妻携手打造的保健品品牌,在资本市场的瞩目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对于草姬集团,尽管名字可能略显陌生,但却因TVB“视帝”郭晋安的加盟,为其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明星光环。然而,在草姬集团即将迈入资本市场的重要时刻,郭晋安却选择了退出,将自己持有的30%股权转让,不再持有。这一突然的股权变动,紧随着郭晋安与妻子分居的消息,不免引发了市场对其背后动机的种种猜测。 随着股权重组和郭晋安角色的转变,草姬集团的IPO之路显得更为复杂。这家夫妻店,能否在资本市场的审视下证明自己的价值,成为投资者和市场关注的焦点。 

明星光环下的商业布局 草姬集团的崛起,离不开其深厚的家族背景和有效的明星效应运用。 草姬集团的创立故事,起源于家族成员的合作。特别是与香港著名TVB“视帝”郭晋安的密切联系,使得这个品牌,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明星色彩。 在实际运营中,草姬集团由郭晋安的姐姐郭致因,及其配偶李日胜担任控股股东。郭晋安,则利用其在影视圈领域的广泛影响力,在品牌发展的各个阶段,以非执行董事的身份参与其中,提供市场营销策略,发挥其“星级代言人”角色。 这种架构,既保持了家族企业的稳定性,又借助郭晋安的公众形象,为品牌增加了独特的市场吸引力。在产品层面,草姬集团产品矩阵广泛,覆盖保健品、美容护肤品及及宠物保健品等多个领域,追求“大而全”。 其中,郭晋安的参与和背书,尤其是对免疫系统及新冠后护理等主打产品的推广,直接促进了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的优秀表现,如2023年免疫系统及新冠后护理产品收入占比达到33.2%,成为集团保健品业务中最大的收入来源。 然而,随着草姬集团IPO的脚步临近,郭晋安却选择退出股东行列,将自己持有的股份转让给姐姐郭致因。目前,草姬集团的实控权,掌握在郭致因及其配偶李日胜手中,二人通过Joy & Love和Joy & Faith分别持有90%和10%的股份,使得草姬集团实质上转变为家族“夫妻店”。 这一举动,引发了外界对家族内部关系的广泛猜测,也为草姬集团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变数。郭晋安的退出,虽然在表面上看似与品牌的联系有所减弱,但他仍作为非执行董事,负责市场营销策略,年薪64万港元,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不过,这种依赖于个人影响力的商业模式,也暴露出潜在的脆弱性。反映了家族企业内部的权力调整和战略部署,同时也映射了娱乐圈与商界交织的复杂关系,以及明星个人生活与商业决策之间的微妙平衡。 明星效应,固然能够迅速聚集人气和提高知名度,但当这种效应减弱或消失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草姬集团需要在明星背书之外,建立起更为坚实的品牌价值和产品优势。 这对于以家族企业为基石的草姬集团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随着企业迈向资本市场,草姬集团的商业布局面临着新的考验。 

保健品市场的深水区 站在港股IPO的门槛上,草姬集团企图在保健品市场的深水区中乘风破浪。然而,这片市场并非表面上那般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竞争激烈。 草姬集团,置身于一个竞争激烈的香港保健品市场。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2023年香港保健品市场已超100亿港元,并预计至2028年将以4.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127亿港元。 这一数字背后,是全球健康意识的普遍觉醒,以及消费者对健康投资的持续增加。然而,市场的快速增长也吸引了众多竞争者,既有国际巨头,也有本土新兴企业,使得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异常激烈。 2023年,香港前10大供应商的市占率达到了68.7%,其中国际供应商占据了41.4%的份额,而本地供应商则占据了27.3%的份额,草姬集团以3.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十,面临着在重量级竞争者中突围的挑战。 草姬集团的产品线,覆盖了从增强免疫力的男女保健品补到美容护肤产品,再到2024年新增的宠物保健品系列,旨在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但是,如何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优势,如何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信任,是草姬集团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保健品与快消品不同,在本质上存在显著差异,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谨慎。 与快消品不同,这类产品要求消费者在购买前进行更为深入的考量和研究。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需要从成分分析到临床试验结果,从用户评价到专家推荐,获取大量信息。 保健品市场的一大痛点在于信任缺失。正如中消协披露,保健品连续多年位于消费者最不满意商品类别之首,揭示了行业内的混乱现状。消费者面对市场上的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甚至假冒伪劣产品,感到困惑和不安。 草姬集团需要通过透明、可靠的产品信息来建立消费者信任。面对信息过载的困境,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需要更加谨慎。草姬集团的挑战在于如何在繁杂的信息中突显其产品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当明星效应遇上家族经营,草姬集团能否在保健品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这家企业的IPO之路,不仅考验着其商业模式和市场策略,更是对夫妻店经营模式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的一次重要检验。 

业务模式潜在隐忧 在加速迈向资本市场征途的紧要关头,草姬集团正野心勃勃地瞄准资本市场,试图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其商业愿景。 作为一家拥有明星背书、家族经营特色的企业,“家族力量”加上“明星光环”让草姬集团的上市之路似乎充满了无限可能,其每一步都牵动着资本市场的脉搏。 然而,草姬集团的招股书,揭示了其业务模式的潜在隐忧。 过于依赖大客户、重营销轻产品的策略、以及营销支出对净利润的拖累等问题,都成为投资者和市场分析人士关注的焦点。 首当其冲的是对单一大客户的过度依赖,这种依赖在2023年体现得尤为明显,大客户A的订单占据了公司总收益的44%,这种集中风险,暴露了其于市场波动中的脆弱性。 其营销策略同样引人注目,草姬集团的营销支出,占据了公司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报告期内销售及分销成本高达总收益的46.0%、45.1%及42.4%。这一比例远超产品开发,引发了对其产品力的质疑。 这种高额的营销投入,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但长期而言,可能会对公司的净利润造成压力。在保健品市场中,草姬集团的重营销轻产品策略,可能会削弱其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 此外,营销支出对净利润的影响不容忽视。尽管草姬集团的净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但高额的营销成本,无疑拖累了其盈利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平衡营销与产品研发的投入,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 草姬集团的业绩高度依赖保健品销售,其中免疫系统及新冠后护理产品尤为突出。然而,这种依赖性也带来了风险,一旦市场趋势或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其业绩可能受到冲击。 最后,其信贷风险同样不容忽视。草姬集团的贸易应收款项高度集中在大客户A身上,占比高达86.8%,一旦大客户A出现任何信贷问题,将直接影响草姬集团的现金流和财务健康。 在IPO的聚光灯下,草姬集团的业务模式和市场策略将受到投资者的严格审视。 这不仅是对其业务实力的考验,也是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审视。市场在关注其能否在竞争激烈的保健品市场中脱颖而出,同时也在观察家族内部的权力与利益如何平衡。 草姬集团能否利用其家族企业的特质,实现资本市场的华丽转身,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