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专题报告 | 央行中介目标如何改革?——来自海外央行的经验
0人浏览 2024-06-17 08:49

人民银行在其中介目标中新增“保持货币信贷供给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融资需求相适配”。本文,通过梳理海外央行经验,我们更想聚焦人民银行的中介目标是否有进一步改革优化空间。
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什么?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阶段一,2018年之前,《政府工作报告》给出具体的M2和社融预期增速;阶段二,2018–2023年,M2和社融增速以名义GDP增速为锚动态调整;阶段三,2024年以来,更加强调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和有效融资需求对M2和社融增速的牵引意义。
美联储中介目标如何演进?三个特征:其一是诞生于高通胀环境,主因数量工具比价格工具更简单直观;其二是受到去监管、金融创新等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有效性降低,美联储淡化其目标意义;其三是退出的渐进性,即便美联储于1982年便不再使用M1这一中介目标,但1993年之前制定货币政策仍会参考M2增速。
德国央行/欧央行中介目标如何演进?三个特征,其一是使用时间长+管理通胀效果显著,背后是货币供应量与通胀之间关系稳定;其二是中介目标对德国央行/欧央行的短期约束小;其三是欧央行退出中介目标后,仍会将货币供应量作为长期因素进行分析,以对中短期的经济分析进行交叉验证。
对比来看,相较美联储,德国央行/欧央行显然赋予中介目标更高权重。本质是受益于德国金融体系的高度稳定性,货币供应和通胀之间的联动性较为稳定。对于人民银行而言,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监管环境均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供应和通胀之间联动的稳定性降低。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已经迈出优化中介目标的第一步,即新增“保持货币信贷供给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融资需求相适配”。后续,人民银行或进一步灵活调整其中介目标,并弱化中介目标的政策权重。
经验规律失效、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改变超预期。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