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任正非是如何要求干部的?
0人浏览 2024-05-24 16:21

  作 者:谭长春 知名管理专家

  《以奋斗者为本: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一书中写道:

  华为好干部的标准: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眼睛朝下,不要光看上司的脸色。大家要警惕那些专看上司脸色行事、阿谀奉承的人,他们不是为公司而是为个人利益工作,无数历史经验教训证明了这一点。

  下级看领导脸色行事,在事情的判断上,不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而是看主管是否认可,只要按主管的意见做,即使错了,也是主管的责任,自己不用承担责任。这是公司存在的大问题。长官导向不扭转,公司就会偏离客户导向,就会衰退。

  作为华为公司管理者培训教材,《以奋斗者为本: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中的描述,并不是以公司的规章制度出现,但是,这个描述,清晰表达了任正非、华为的重要管理思想:在华为,好干部,要有正确的思想导向!否则,这是公司的大问题,需要扭转。

  《华为基本法》的定位之一

  是培养中高级干部

  任正非曾说过:“基本法的定位就是培养中高级干部,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基本法,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其思想方法。”

  首先,在任正非看来,中高级干部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思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其像一个布道者,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体系,在每年花费10%甚至还多的年度收入作产品研发的同时,还每年花费数亿元进行管理咨询引进来改进管理,甚至还在国内无先例地推行“蓝血十杰”(管理科学家制度),来促进管理思想、方法、系统的升级变革。

  而这些,都需要中高级干部首先能够接收吸纳这些优秀管理思想,让人才、知识资本成为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华为基本法》当时的一个目标,就是让干部们实现共同的“心理契约”,让他们“领会精神实质掌握其思想方法”的结果,实现统一目标行为,实现企业业绩实现与未来发展。

  所以,从这里来看,二十多年前,在华为公司成立的最初几年,任正非就已经非常注重去培养干部的正确的管理思想,且以重要文件内容,来作为思想引导的载体。而如上的《以奋斗者为本: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也体现了同样的作用。

  “眼睛盯着客户,屁股对着领导”

  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精准场景演绎

  眼睛盯着客户,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不少企业也这样提。但屁股对着领导,这样的话,从一个公司的老板或者最高管理者来说出,却真是有着“石破天惊”之感。从华为公司对其的阐释来看,这句话也绝非为语句文字工整对仗而硬添上去的。所以,这也是我曾提到过的,华为对“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解,甚至已经远超营销界对以客户为中心的真正认知。

  任正非曾批评下属:“你们不要为了迎合领导,像疯子一样,从上到下地忙着做胶片……关注领导已超过关注客户。不要以为领导喜欢你就升官了,这样下去我们的战斗力要削弱的。”

  我们经常会用迈克尔 波特的所谓“五力模型”,来评价企业的竞争力: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等等,也将竞争提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成本优势、专业性、差异化。

  而任正非还是将战斗力(竞争力)的影响归笼到人身上来,“关注领导超过关注客户,这样下去战斗力是要削弱的”,这可以说是中国本土企业经营管理的适应性重大思想突破。

  如果从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用现在的最流行的“场景”论来解释,这确实是华为对“以客户为中心”的最好的场景演绎,眼睛、屁股,客户、领导,构成了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生动场景。

  对人的能力进行管理

  还要有思想导向这个标准

  华为经过这么多年的管理改善或变革,其实已经形成了不少的干部管理规章制度。

  如干部四力:决断力、执行力、理解力、沟通力。

  如华为干部领导力九条:关注客户、建立伙伴关系、团队领导力、塑造组织能力、跨部门合作、成就导向、组织承诺、战略性思维、理解他人。

  如华为干部选拔四要素:绩效是干部选拔的必要条件和分水岭、品德与作风是干部的资格底线、践行核心价值观是衡量干部的基础、能力是持续取得绩效的关键成功要素等等。

  如华为在干部选拔过程中是采用三权分立的方式,这三个权力是:建议权、评议权和否决权。

  ……

  这些,都是华为干部工作的一些标准与内容,从多个角度诠释了华为公司对干部选拔、能力建设、评估等的自有体系。使华为的干部发展工作有非常详细具体的内容可推行。

  但是,我们要说,华为好干部的标准:“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眼睛朝下,不要光看上司的脸色。”是华为干部的思想导向标准。是对干部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补充,甚至先决条件!

  在2024年4月30日,华为内部发布人事调整文件,宣布余承东将新担任终端BG董事长职位。有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调整属于正常调整,华为公司拥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架构,此次为正常管理任命。目的是“让余承东有更多的精力为消费者打造精品。”这其实也反映出了华为公司对干部的要求是不唯上,对干部的调整升迁也目的是更好服务消费者、“眼睛朝下”的经营本质。

  华为可能看到了

  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给企业服务过程中,确实听到过太多这样的话语:这个事情,看领导怎么看吧,看领导怎么处理吧,让领导来决策吧……如果领导不发话,一些企业就没有真实交流的思想、观点,当然,也就没有主观能动性的行动。

  所以,一些企业的办事效率不高,行动力弱,问题推诿,扯皮与踢皮球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也就成为了一些企业的一种普遍现象。也让人见怪不怪,因为习惯了!个人觉得,由于一些企业存在金字塔式的科层制度,下一层的要向上一层爬,必须看上一层领导的脸色行事,甚至跪舔,唯唯诺诺唯求听话,让上司喜欢,让上司提供机会提拔自己,从而更上一层后,也能让下一层的人再来跪舔自己。

  这是一些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相当部分企业又无解。为什么?

  这个,需要企业主自己认识到,自己以身作则,并且明令,形成制度、规则、要求才行。华为公司在内部就有一个极具特色的内部沟通习惯甚至要求,那就是,干部除要贴近客户,倾听客户的需求外,在内部,还要主动向下、向员工沟通!这种主动的沟通,使华为的好干部的标准又有了自己特别的一点诠释。

  任正非:干部的思想导向标准,我先行

  任正非也说过:“我不怕大家批评我,有人批评我是好事。员工以后最重要的不是要看我的脸色,不要看我喜欢谁、骂谁,你们的眼睛要盯着客户。客户认同你好,你回来生气了,就可以到我办公室来踢我两脚。”

  如上提到:“长官导向不扭转,公司就会偏离客户导向,就会衰退。”或许,这也许是任正非认识到在除公司的规章制度之外,在企业中,干部身先士卒、言传不如身教的重要性了。我们也从这里看到,外界评价任正非的危机意识、谦卑等等,还真不是公关的要求,不是企业戴着的假面纱,而是一以贯之的源于—以客户为中心。

  “你回来生气了,就可以到我办公室来踢我两脚”,又是一如此生动的场景化管理演绎!

  任正非的管理思想,

  也可能给一些外企补上一课

  多年前在外企工作时,曾经当时就写过一篇关于企业管理的文章,大意是:企业中层干部不干活,一切都完蛋。

  当时那篇文章,是工作过程实景有感而发。有些企业中层不干活,不进行基层管理,却还过得悠哉游哉。

  一些企业干部,上基本不用做决策,下也有专业的基层人员做执行,并且又有一定的话语权,信息收集还主要靠他们。如果没有很好心态与意愿让企业增长与发展,随波逐流,甚至弄些小团体、亚文化,尽产生问题,则真是够企业管理层“喝一壶”了。

  一些知名外企,多年全球性发展,其规章制度本是非常完善,但是,一些驻外工作、一些外勤工作,你却并不能完全去监控。所以,总有一些干部喜好看上司脸色行事,阿谀奉承。而一线的一些工作如市场拓展、新品上市、促销开展等等,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这些巨头公司在标准化经营管理水平上,绝对是全球一流的公司,但巨头型企业层级多、管理场景多而复杂,现实中也可能不少地方仍多可改善。他们学习能力强,可以说,东方的一些企业好的具体经营管理经验与思想,也是非常值得借鉴、学习与应用的。

  任正非的管理思想,尊重常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为“蓝血十杰”、《华为基本法》撰写者之一黄卫伟教授,曾多次重申:华为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常识。这在《华为基本法》撰写组组长彭剑锋教授,也多次说过。

  针对好干部的标准,任正非就是在尊重最基本的管理常识,不看上司的脸色行事,这样,很明显,不看上司行事,就不会是“屁股对着客户”了。

  好干部的标准,其实还体现了华为非KPI论:价值观更重要。这其实也可说就是价值观中的的领导观、工作观、上下级观。

  当年制定《华为基本法》时,任正非说是要在管理者身上达成“心理契约”,而不是其它企业采取的更直接的目标KPI式的承诺书制定,就体现了任正非对干部的价值观、战略思考、管理思想建设等等的打造,其更显期待。

  或许,从这华为的好干部的思想导向标准,我们能看到,这比那些只能打粮食,或不能打粮食但只仰仗迎合领导则升迁的一些干部要求,更能体现任正非的管理思想的价值。

  编辑 | 允允 主编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