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转的转、停的停、卖的卖,多只ST股上演“末日求生”
0人浏览 2024-05-24 09:30

  ST股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75家A股上市公司被纳入ST板块(885699.TI)。其中,5月至今,已有46家被纳入ST板块。

  监管重拳之猛烈可见一斑。

  虽然被披星戴帽,ST公司也不会坐以待毙。根据览富财经不完全统计,过去一个月时间,已有近20家公司发布重要公告,涉及资产重组公告、重大合同公告,以及股权收购、吸收合并等。

  180只ST股的“画像”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止5月22日收盘,ST板块(885699.TI)共有180只成分股。

  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是重灾区,共有91只成分股,占据ST板块的半壁江山。

  从市值角度看,截止5月22日收盘,市值超过百亿的一共有7家,分别是ST大集、*ST正邦、ST康美、ST易购、ST新潮、ST中泰、ST洲际。其中,ST大集以383.28亿元的市值居于首位。

  从资历上看,ST中泰、ST瑞科属于最年轻的两位“后辈”,均于5月21日被纳入同花顺ST板块。

  5月19日,上市公司中泰化学发布公告,因虚假记载、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等违规行为,公司被监管层出具《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股票自5月21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中泰化学”变更为“ST中泰”。

  股价方面,中泰化学最近高点出现在2021年9月,股价一度超过18元,随后开启断崖式下跌。截至目前,已经较高位跌去7成,市值蒸发超350亿元。截止一季度,公司账面净资产为225.24亿元,而公司最新总市值仅127.69亿元。公司市值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低于净资产了。

  5月20日,国瑞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这是又一家因参与专网通信虚自循环业务被罚的上市公司。“专网通讯案”是2021年的一起涉及巨大金额的诈骗案,涉案资金超过900亿元,被称为“A股史上最大的资金骗局”。

  同日,国瑞科技公告,公司将于5月20日停牌一天,5月21日开市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瑞科”。

  多家公司启动自救

  从整体市场表现看,ST板块无论在哪个时间段,都是被无情抛弃的那一个,跌幅冠绝沪深300行业指数。

  同花顺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跌幅超过50%的成分股有71只。其中,*ST三盛、*ST越博、*ST美尚、*ST保力的跌幅已经超过70%,5月22日收盘价分别0.50元、0.80元、0.13元、0.11元。

  近期,在监管重拳之下,ST股正遭遇恐慌性抛售,多家公司启动自救。

  ST实达成立于1988年5月,1996年8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是国内A股上市的首家IT企业。

  5月23日,ST实达发布公告称,4月16日,全资子公司福州智晟100%股权在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正式公开挂牌转让,5月15日,通过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交易系统竞价,成交价1.16亿元,受让方为福建创想之海投资有限公司。5月21日,交易双方签署已股权转让合同。

  2023年,ST实达实现营业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27.89%;实现净利润3719.58万元,同比增长138.12%。ST实达表示,2024年,公司将全力以赴推进智能算力、智慧教育平台、地市智慧教育试点、数据跨境流动、算力电竞、政务数据市场化试点等项目落地。

  5月23日,ST威帝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苏州宝优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同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正在与交易对方就部分交易细节条款进行进一步磋商。

  ST威帝主营业务是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CAN总线控制系统、总线控制单元、控制器(ECU控制单元)、云总线车联网系统、传感器等系列产品。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53.37万元,同比增长52.41%,归母净利润438.2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5月21日,ST金鸿发布公告,为优化公司现金流,为盘活低效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同时聚焦公司主营业务,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油金鸿华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将其持有的综合办公楼以人民币4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泰安创谷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ST金鸿是一家集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城市燃气管道建设、天然气销售及运行管理、天然气利用技术咨询开发、CNG加气站建设与运营等业务的企业。ST金鸿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14.11%,归母净利润555.1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相比之下,*ST同洲的“保壳”行动已经彻底宣告失败。今年1月21日,*ST同洲披露重组预案,跨界布局IDC(数据中心)领域,推动公司股价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5月20日晚,*ST同洲公告,重大资产重组宣告终止。5月21日,公司股价一字跌停。

  数据显示,2014年—2023年,*ST同洲仅在2017年实现净利润为正,其余均在亏损。2024年一季度*ST同洲继续亏损,当期净利润为-415.4万元。目前,*ST同洲有两大业务,一是数字机顶盒业务,二是新能源锂离子电池业务,均未给公司带来太多业绩增量。此次收购算力资产告吹,意味着*ST同洲前景更加渺茫。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