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从“小众”到“顶流”,宁波涌现一批新质街区商业......
0人浏览 2024-05-22 20:36

  感觉到了吗?特色鲜明、开放式、小体量的街区商业,已然成为宁波商业市场的“新势力”。

  新街区商业,为何能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刮起一股新风潮?与传统商业相比,新街区商业又为消费者带来了什么新体验?

  带梦胡同。

  “新街区商业”火了

  在新一轮商业开发热潮中,“新街区商业”成为热门。

  记者走访注意到,在注重精细化运营的同时,“新街区商业”展现了有创新、有个性的“非标商业”特色。

  进入初夏,藏在巷子里的永宁巷1号商业街区,吸引一众年轻人前往“打卡”。尽管开业仅2个月,这个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的小体量街区,周末客流已稳步上升到4000人次/日,非周末的单日客流也达到2000人次/日。其中,年轻群体占比超90%。

  永宁巷1号。

  “作为新街区商业,我们有一个区别于其他项目的显著特征——保留原有建筑的旧貌,在此基础上进行商业空间的拓展。”永宁巷1号主理人郑驾威告诉记者,项目前身是建造于1958年的宁波永丰布厂,也是博洋集团的前身,整个项目的改造都在这片旧厂房里进行。

  同样在今年3月亮相的宁波带梦陶然园区,推动了新街区商业的又一次出圈。

  该项目以上世纪90年代末的邱隘镇工业居民区“陶然新村”的原有形态为基础,改造后经营总面积11171.7平方米。在保留原始自然的“隘文化”特色同时,规划了厂房商业集、独栋花园、办公小排屋三大特色商业产品,将创意品牌、商业办公、大地艺术、生活美学、自然生态融为一体。

  带梦陶然园区。

  目前,带梦陶然园区已入驻假杂志、FA.Studio、嘿邻、dmp人宠餐厅等品牌,涵盖文化刊物、植物花艺、宠物品类等业态。未来,这里计划引入露营经济、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并邀请专业团队定期开展露演文化节,打造以“城市露营基地”为名片的24小时活力街区。

  街区商业的“资深网红”带梦胡同,已经在宁波“长红”3年,同样作为旧厂房改造项目,带梦胡同“爆改”自成立于1986年的宁波“白天鹅”毛巾厂,改造后经营面积6450平方米。

  带梦胡同。

  “经过3年成长,目前项目内品牌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街区生态,引入了40个有相同价值观、类似偏好和调性的品牌,能够自发产生合作、共享资源、互相引流,促进品牌共同成长。”带梦胡同项目主理人郑嘉伦告诉记者。

  “目前,项目聚集了很多备受年轻人喜欢的消费品牌,在大众点评等平台的人气榜单上,这些品牌都是各自领域的名列前茅者。”

  做对了什么?

  从以上几个商业项目看,新街区商业已摒弃了传统商业模式,大多根植于城市文化生态进行更新与改造。

  它们所展现的不仅是一种体验式、个性化的消费趋势,也反映了市场对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和期待,也为城市商业结构的优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聚焦“小众”客群成为共识。随着消费理念和消费需求不断升级迭代,新街区商业作为消费场景的典型代表,不再迎合大众群体,而是将“小众”发挥到极致,与传统商业进行差异化区分,从而聚焦特定且“忠诚度”更高的目标客群。

  “目前项目吸引的客群主要有三类——周边社区的年轻亲子家庭、热爱追求时髦的高校学生、自由职业者。他们的共性是年轻化,20-40岁的顾客群体占90%以上,且对品质消费有较高要求。坦白说,这几类人群与项目整体的匹配度都较高。”郑嘉伦表示。

  带梦胡同。

  新进场的“选手”永宁巷1号,目前在不断探索“适配客群”。

  “我们尝试通过前期规划引入的品牌调性,以及高频的主题活动,精确锚定项目的目标客群。后期在进行品牌调整升级和活动策划时,我们会更聚焦与项目高匹配度的客群。”郑驾威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新街区商业擅长构建自身“气质”消费场景。在建筑设计上,新街区商业通常将自身不同的空间景观串联起来,通过多个细节“构建”出场景。

  对于街区商业来说,最先进入消费者视线的场景一定是建筑设计。以永宁巷1号为例,在空间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旧厂房墙体、屋顶结构,甚至在原地保留了生长多年的绿植。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消费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通过体验感受老建筑的历史,增加停留时间。实际上,开街2个多月以来,旧厂房的建筑特色,也确实成为很多消费者远道而来以及社交平台发酵扩散的重要原因。”

  永宁巷1号。

  带梦胡同则保留了建筑原本的结构,以楼梯实现连通,连接每个单体建筑,动线从头到尾贯穿整个园区,每一个“胡同”都可自由通行。

  考虑空间的纯粹性,这里也没有规划停车场。空间改造的成果,使得这里的商业有了“前店后厂”的格局,上上下下闲逛会发现,几乎所有店铺都做到了“首层有花园,二层有露台”。

  此外,新街区商业通过更高频的主题活动提高体验感和可逛性。

  据了解,带梦胡同全年举办活动超过200场次,几乎隔天就有一场小型主题活动,每年则有两次项目特色大型活动;永宁巷1号目前也保持每周2-3次小型联动活动、每月1次大型主题活动的高频次。

  如何进阶成为“顶流”?

  从行业发展和提振消费角度,宁波街区商业还能从哪些方升级改进,成为激发城市商业活力的新“顶流”?

  采访中,上述几个新街区商业负责人不约而同认为,“在地文化”与项目深度融合非常重要。

  “一方面,孵化本地品牌。其实,宁波本土不缺乏新新品牌和创意企业,差的是一个集群效应,新街区商业的作用,就是构建整体集群效应;另一方面,加强项目的社区融入感。”郑驾威说。

  郑驾威进一步阐释道:“我们在社区的‘毛细血管’中改造了原本就属于这里的一个部分,开放式的形态使得项目不存在很强的边界感和封闭性,使得商业与社区的互动性更强,并融入其中。与所在地文化符号相结合的商业,能让本地消费者建立更高的认同感。”

  带梦陶然。

  “主理人”模式是新街区商业的主流模式。

  “我们目前引入的40个品牌,绝大部分都是主理人品牌,显著特征是青年化、个性化。与大众零售品牌相比,他们通常提供‘颗粒度’更高的消费体验,更容易形成社交平台的传播。”郑嘉伦告诉记者。

  在永宁巷1号街区入口处的“C位”,入驻的就是一个主理人品牌。

  “招商阶段,就有知名连锁品牌来与我们洽谈过这个位置。但最后我们在这个位置主动引入了本土主理人品牌窝哩。这个品牌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有大量粉丝,大众点评的海曙区西餐好评榜中的排位也是常年前列,刚开业的日均销售额就达1万元左右。目前,主理人模式与项目运营是相契合的。”郑驾威表示。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传统的大体量传统商业,更多元化、特色化的商业形态正成为宁波消费市场的增长极,同时显示了市场对于创新和多样化的需求。宁波商业发展,正逐渐形成一个更立体、多元、细腻的商业生态圈。

  未来的商业项目,将不只是一个购物去处,而开始成为承载城市文化和生活内容的公共空间。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