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国金研深】这回地产的拐点真要来了?
0人浏览 2024-05-17 07:59

  研机综微,深究精义。国金研深栏目每周围绕市场热点,为您呈现相关研报和电话会议的核心内容。诵百篇淬其研深,阅一文得其精华。

  近期,地产托底政策密集出台。中央层面,4月30日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消化存量住房和优化增量住房”,自然资源部发文要求各地按照“盘活多少、供应多少”的原则合理控制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地方层面,江苏多城下调房贷利率,常州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3.25%,大理鼓励收购存量房作为保障房或人才房。

  随着“去库存”预期升温,地产板块再次成为焦点,昨日午后持续走高。而作为本轮“去库存”的重要抓手, “以旧换新”的操作模式和落地规模将直接决定本轮“去库存”的效果。因此,本期【地产】专题将围绕以下核心问题展开:

  (1)去库存能否带来地产股触底?

  (2)以旧换新去库存都有哪些模式?

  (3)以旧换新去库存可行性如何?

  (4)还有哪些配套措施值得期待?

  (5)当前哪些受益方向值得关注?

  1

  去库存能否带来地产股触底?

  从海内外历史经验看,股价和估值反映市场预期,转向往往早于基本面变化。

  以美国房地产板块为例,2008年底和2009年初美国一系列金融救市措施落地,为给市场带来向好预期,房地产企业基本面虽未企稳,但股价先行反应。美国新建住房销量底出现在2010年11月,而霍顿(Horton)等美国头部房企的股价底则出现在2009年1月,而后波动上行。

  无独有偶,中国航空业板块的表现也是同样,其基本面业绩在2020~2022年连续三年亏损,而由于市场对未来的修复有预期,估值底在2020年一季度末即出现,此后PB估值持续波动上行。

  我们认为,随着430政治局会议定调房地产去库存,以及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后续配套政策落地,市场预期或将从 “房地产基本面持续下行”转向“能预见基本面的筑底”,地产股价和估值的底部有望出现。

  2

  以旧换新去库存都有哪些模式?

  作为本轮“去库存”的重要抓手, 目前“以旧换新”主要有五种模式——

  ① 代售:房企、中介、购房者三方签订新房认购和二手房优先卖协议,如果中介在约定期限内成功将购房者的二手房售出,则售出款项用于购买新房;如果未能售出则协议自动失效,三方均无需担责。该模式最易推行,目前落地最多,但二手房能否成功售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后续的新房销售去库也具备不确定性,整体成功率不高。

  ② 发放补贴:居民出售旧房后在一定期限内购买新房,即可获取相应的财政补贴。该模式需要地方财税系统让利,且居民最终能拿到的补贴金额与购房总支出相比仍然偏低,难以有效释放需求。

  ③ 旧房换购:地方政府收购居民端存量房作为保障房/人才房等,售房款用于购买指定新房。该模式规模小要求高,不仅对旧房和新房有诸多限制,换购名额较少,也考验开发商的资金筹集和资产处置能力。

  ④ 回购收储:地方政府回购开发商已竣工未售的商品房,收购后投向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人才公寓等。该模式通常规模较大,交易链条更短,但财政负担也更重。

  ⑤ 旧转保:政府一次性支付5~10年的租金给业主,获得旧房使用权并将其用于保障性住房,房屋产权仍然归业主所有。该模式财政压力较轻,但当前仅肇庆新政试点,效果有待检验。

  3

  以旧换新去库存可行性如何?

  各地方政府当前推进的“以旧换新”规模尚小。从试点城市看,政府收储类的“以旧换新”仅南京(2000套)和郑州(5000套)在千套以上,带动规模不过百亿,其他城市多以百套的规模进行试点。光凭借当前试点的规模难以实现有效去库存。

  从财政负担角度考虑,以旧换新去库存仍有赖于中央财政的支持。2023年仅北京、上海两市债务余额/债务限额比例在90%以下,重庆、黑龙江、山东、青海和河南五省市债务余额/债务限额比例均超过99%。截至2024年3月,地方政府杠杆率32.8%;相比之下,中央政府23.9%的杠杆率显然更低,加杠杆的空间更大。

  在去库存的五种模式中,旧房换购模式和回购收储模式均能为市场带来有效的流动性,同样也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在2014~2016年棚改去库存中,抵押补充贷款(PSL)是主要资金来源,预计本轮去库存PSL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在2023年末及2024年初,央行合计新增投放PSL资金5000亿元,主要用于筹建保障性住房,而政府收储存量房或现房用作保障房,亦属于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三大工程”。除PSL外,预计专项债、特别国债等亦可能对房地产去库存形成资金支持。

  4

  还有哪些配套措施值得期待?

  在房地产去库存背景下,商品房限制性措施预计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全国范围内仅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天津市内六区120平以下住宅、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及海南省全域仍在执行限购。一线城市调控优化难以实现“一步到位”,未来或逐步从取消改善性住房限购、取消远郊区域限购、降低社保年限限购等方面落地。

  当前全国(除北京主城六区)首套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而对标2014~2016年周期,从基准利率下调幅度、房贷利率打折水平看,房贷利率均还有下降空间。截至3月末全国343个城市中,已有75城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64城取消下限,越来越多的城市取消利率下限意味着当地房贷利率有望明显下调。

  5

  当前哪些受益方向值得关注?

  首推具备持续拿地能力、布局核心城市核心地块、主打改善产品的房企,如建发国际集团、越秀地产、华发股份、绿城中国、滨江集团等,以上房企有望在2024年后实现规模和业绩双增长,ROE有望稳步提升。

  稳健选择头部央国企,如华润置地、招商蛇口、中国海外发展、保利发展等,以上房企财务安全稳健,资金实力雄厚,在结转完高地价项目和计提存货减值后,预计2024年后毛利率将持续改善,引导估值提升。

  推荐受益于存量房流动性增加的中介平台。以旧换新盘活存量,一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提升,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房产中介平台贝壳将受益。

  风险提示

  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三四线城市恢复力度弱;房企出现债务违约。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