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住宅库存去化周期约26个月 南京住宅用地势必将减量供应
0人浏览 2024-05-06 12:27

  4月29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应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在18个月(不含)-36个月之间的城市,要按照‘盘活多少、供应多少’的原则,根据本年度内盘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积(包括竣工和收回)动态确定其新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积上限”。

  住宅用地减量供应的政策信号,叠加“五一”前后南京连续发布的存量住房“以旧换新”、买房即落户、南京都市圈公积金互认互贷等多重激励性政策,南京房地产业界普遍认为,在这些利好政策的作用下,减新增供应、增住宅销量,南京的商品住宅供需关系将逐步回归平衡,市场有望尽快筑底企稳,回归常态化发展轨道。

  多个热点城市已公布年度供应计划 住宅用地减量供应显著

  据江苏土地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合肥、苏州、厦门等热点城市已发布《2024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其中北京为全国最早发布年度供应计划的城市。

  在这些已公布用地计划的城市中,除北京住宅用地、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均与2023年持平外,其他6个城市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减少,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同比降幅9.0%-55.0%,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同比降幅0.0%-63.5%。

  其中:苏州(市区)住宅用地、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减量幅度均最大,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仅为228.3公顷,同比大幅下降55.0%,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仅为185公顷,同比大幅下降63.5%;

  厦门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仅为163公顷,同比降幅35.3%,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低至49公顷,同比降幅53.8%,降幅均居第二;

  广州住宅用地供应计划595公顷,同比降幅34.0%,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计划501公顷,同比降幅8.7%;

  上海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计划440-545公顷,同比降幅在9.9%-12.9%之间;

  合肥(市本级)住宅用地供应计划388.67公顷,同比降幅28.0%,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计划373.33公顷,同比降幅6.7%;

  成都住宅用地供应计划710公顷,同比降幅9.0%,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计划567公顷,与2023年持平。

  住宅库存去化周期约26个月 南京住宅用地势必将减量供应

  截至目前,南京、杭州、深圳、武汉等热点城市尚未公布《2024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那么,对照此次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政策要求,南京的商品住宅用地应该暂停新增供应,还是应该“盘活多少、供应多少”呢?一起来看看南京当前商品住宅的库存去化周期情况。

  截至5月2日23:30,南京网上房地产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商品住宅库存套数68402套,今年已成交套数7802套。按此销量推算,全市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26个月。

  对应到自然资源部的政策要求,南京需根据本年度内盘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积,动态确定新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积上限。换句话说,南京今年的商品住宅用地势必将减量供应。

  减量供应呼声高 南京商品住宅用地规模应几何?

  早在今年1月26日举行的全市“2024年迎新春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上,多家房企就向南京市政府及规划资源部门呼吁住宅用地减量供应、同一片区有序供应。

  从今年全市的商品住宅用地已成交情况来看,由于4月南京未推出住宅用地出让公告,这就意味着:截至5月底,南京全市成交商品住宅用地仅有13幅、62.29公顷,同比去年同期(82.70公顷)降幅为24.7%。据江苏土地统计,如果扣除租赁住房、安置房等政策性住房用地,今年目前南京全市商品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同比降幅实际高达60.3%。住宅用地减量供应,已成为南京的实际行动。

  其实,自2021年起南京就已逐年减少了商品住宅用地的供应:从2021年最高的710公顷,先小幅减量至2022年的660公顷,同比降幅7.0%,后大幅减量至2023年的493公顷,同比降幅25.3%。

  从实际成交来看,近三年南京商品住宅用地的成交面积总量降幅更为明显,其中:2021-2023年实际成交商品住宅用地分别为652公顷、401公顷、394公顷,同比降幅分别为38.5%、1.7%,较年度供应计划分别减少了58公顷、259公顷、99公顷。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虽然目前南京商品住宅狭义库存去化周期约26个月,但广义库存的去化周期更长,南京确实亟需商品住宅用地减量供应,来让住宅市场休养生息。”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