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净利润“断崖式”下滑超400%,和元生物上市首亏超前两年净利之和 | 看财报
0人浏览 2024-04-26 23:24

  近日,元和生物(688238.SH)披露了其2023年的年报,因受到基因细胞治疗CDMO行业下游客户融资进度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不仅仅营收缩水,净利润更是“断崖式”下滑,甚至2023年的亏损超过了2021年和2022年的净利润总额。同时,这也是公司自2022年3月登录资本市场2年后的首亏。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国内愈加激烈的竞争格局,公司方面不得不“饮鸩止渴”似的加大包括研发、销售等各种成本费用。而针对接下来需要面临的资金缺口,尽管当下融资环境困难重重,元和生物还是“硬着头皮”抛出了一份3亿元的简易定增方案,期望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中去。

  年初的期待成年末的拖累

  2023年元和生物延续了2022年向下的发展态势。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5亿元,同比下降29.69%;净利润亏损约1.28亿元,同比下滑425.90%;扣非净利润亏损约1.34亿元,同比下滑476.11%。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公司2022年上市以来的首亏,并且2023年亏损的金额远超公司2021年和2022年利润的总和。

   按照公司目前的几个主要业务线来看,和元生物当前的主营收入,主要来自于基因治疗CRO业务、基因治疗CDMO业务,以及少量的生物制剂、试剂及其他业务。虽然公司的基因治疗CRO业务较上年同期增长20.56%,却仍不能抵消公司在CDMO业务上的低迷。

  年报数据显示,元和生物的基因治疗CDMO业务在2023年下滑严重,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约1.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64%。对于“断崖式”的下滑,公司方面表示,“主要由于外部经济市场环境延续疲弱态势、不确定性增加,全球和国内的生物科技领域融资均明显放缓,基因细胞治疗CDMO行业下游客户融资进度普遍弱于预期,导致公司国内CDMO业务拓展、订单规模、项目交付等方面受到不利影响,短期内表现业绩下滑。”

  实际上,元和生物业绩承压并不仅仅在2023年,钛媒体APP梳理公司2022年的年报数据时发现,公司的基因治疗CDMO业务从2022年就已经开始承压。虽然2022年公司约2.91亿元的营收有着14.26%的增幅,但相比2021年78.57%的增速来看,下滑已经颇为严重。

  彼时,众多券商在针对元和生物2022年年报的研报中对于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还将融资环境收紧、产能运营规模扩张等因素概括其中。而从2023年年报披露的数据上看,上述原因在2023年依然存在,并且对公司基因治疗CDMO业务的负面影响似乎有着持续扩大的趋势。

  有意思的是,2023年初,多家券商在表示公司业绩承压的同时,也对公司在上海临港投建的基地给与了极高的期待,“进一步提升产能壁垒”“产能释放可期”等等表述层出不穷,但从目前看2023年初的期待似乎过早了一些。

  被券商们寄予希望的上海临港基地非但没有为公司在短期内扭转局面带来助力,反而因为在爬坡期巨大的投入,成为了业绩增长的拖累。

  元和生物在年报中坦言,公司临港大规模产业化基地2023年9月份投入运行,产能利用率爬坡需要时间,人员规模、折旧摊销、制造费用等增加,短期内平台项目运行成本较高,综合导致CDMO业务毛利率出现负值。

  成本高企竞争加剧,抛3亿定增“止渴”

  钛媒体APP在梳理时发现,目前的和元生物正面临着一个十分矛盾的局面,一方面研发经费、销售费用高企,短期内未能看到利润大幅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一些龙头企业的进入并持续布局基因治疗CDM领域加剧了行业竞争,由于行业门槛高、更新快特点,公司也不得不持续加大在研发等方面的投入。

  翻开公司几个业务线的发展情况,基因治疗CRO业务、生物制剂、试剂及其他业务相比基因治疗CDMO业务在营收上有着不错的表现,分别有20.56%和165.49%的增长。但仔细看来上述业务的增长都是建立在更多的投入上的。其中基因治疗CRO业务的营收成本增长了25.80%,而生物制剂、试剂及其他业务的高速增长则是用营收成本281.92%的增幅换来的。

   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对应业务不同程度的毛利率下,其中基因治疗CRO业务下滑1.48%,生物制剂、试剂及其他业务下滑16.87%;更有意思的是,基因治疗CDMO业务营收成本33.09%的增幅,硬是没能带来营收的增长。

  另外,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8.71%,主要系人员储备以及市场拓展需求,品牌宣传、专业技术交流及海外市场拓展活动增加所致;报告期内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3.78%,主要系公司管理人员薪酬、咨询费用等增加,以及临港基地启用导致日常经营管理支出增加所致。在各项费用中,研发的费用的涨幅居首,报告期内研发支出约50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20%。

  事实上,包括研发费用在内的成本增长,行业中体量较小的元和生物似乎都在被行业竞争加剧裹挟着加大投入。公开信息显示,随着基因治疗的快速发展,包括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等头部的小分子和大分子制药CRO/CDMO公司,近几年都开始纷纷布局基因治疗CDMO领域。元和生物方面也坦言,“基因和细胞治疗CDMO服务市场前景总体向好的同时,国内行业领域也面临着竞争加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国内已披露的CDMO企业公司超过35家;另一方面,由于PE/VC投资近年来趋于保守化,其投向创新疗法的力度减弱,导致下游基因治疗药物管线推动放缓,短期内出现基因治疗行业CDMO产能相对过剩情况,使 CDMO公司在项目定价、交付条件等方面面临更为苛刻的挑战。而公司未能及时研发、升级现有技术或引入新技术,则公司的技术竞争力将受到不利影响。

  投入多,营收少,公司手上可用的现金也“捉襟见肘”。公司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因规模扩大,员工薪酬福利、材料采购等支付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报告期内下滑520.65%。

   为了缓解资金上的压力,公司决定走简易程序定向增发。根据定增公告和元生物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的20%。对于这笔资金的用途,公司方面表示,“拟将募集资金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但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虽然和元生物此次募资金额不大,是否能成功募到,或募够想要的数额,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曹晟源)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