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纪念波伏娃:“我的一生,是一场为了改变女性地位的低俗斗争。”
0人浏览 2024-04-14 08:23

  “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

  近年来,女性主义广泛传播

  但对于何为“女权”

  有的人看作济世良药

  有的人视为洪水猛兽

  今年的奥斯卡上

  描绘性别调转世界权利结构的

  女性主义电影《芭比》意外爆冷

  作为全球票房冠军,奖项居然颗粒无收

  电影《芭比》剧照

  4月14日

  女权运动的重要创始人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

  西蒙娜·德·波伏娃38年冥诞

  如果她当时坐在台下

  面对跨越两个世纪的女权主义

  她会说些什么呢?

  波伏娃出生在1908年的法国巴黎

  “德”这个中间名已展现了她不凡的出身

  她的父亲是法国没落贵族

  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

  当母亲家银行倒闭后

  从小在寄宿学校孤独生活的波伏娃

  几乎失去了一切

  从高档公寓被赶到

  没有自来水、没有浴室的老破小里

  波伏娃的父亲染上了酒瘾

  一旦缺钱

  就对波伏娃的母亲又打又骂

  她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默默承受着一切

  但在日复一日的绝望生活中

  母亲性情大变

  严苛监控波伏娃的一举一动

  被压抑得喘不过气的波伏娃

  在日记里写道:

  “我的母亲一面强迫自己不断地奉献和牺牲,

  一面苦苦对抗自由被剥夺的痛苦。”

  一味自我牺牲不会带来幸福

  更不会给周遭的人带来幸福

  在生活的不幸中

  看书是波伏娃唯一的光

  她特别喜欢《小妇人》中

  聪明独立的乔·马奇

  但当看到结局

  乔嫁给了一个大她很多的男人

  乔在波伏娃面前转过身

  赫然是她母亲的模样

  至此波伏娃明白

  文学作品总是用爱情的自我牺牲迷惑女性

  而她想要的是

  “一种能陪伴我一生,

  而不是吞噬我一生的爱。”

  这与天主教对女性的规训背道而驰

  于是14岁的波伏娃放弃宗教信仰

  决心追求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对于波伏娃放弃宗教信仰

  父亲并没有过问

  但当她立志考取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证后

  父亲表达了强烈反对

  “女人聪明是可以的,但不能太聪明,

  这会让男人敬而远之。”

  波伏娃的母亲更希望她赶快嫁给表兄雅克

  当时的法国

  女性没有投票权

  没有银行账户

  波伏娃憎恨这样的生活

  为了“反抗”,波伏娃更加努力学习

  两年内考取了6个资格证

  顺利进入索邦大学

  进修数学、哲学和文学3个学位

  在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

  波伏娃遇见了萨特

  他们先聊了三天莱布尼茨

  又聊了一天卢梭

  波伏娃惊讶于有人和自己的思想如此接近

  对萨特刮目相看

  而在接下来的暑假

  萨特去往波伏娃度假的乡下找她

  波伏娃在日记中写道:

  “我的思想收获了一个无可比拟的朋友。”

  有一天萨特约波伏娃散步

  他们做了一个约定

  “我们之间是本质的爱,

  但同时也可以体验偶然的爱。”

  这份为期两年的契约

  最终贯穿了他们的一生

  毕业后波伏娃前往马赛市教书

  她在课堂上对学生说:

  “养育孩子不是女人的天命。”

  学生家长因此疯狂投诉波伏娃

  指责她玷污家庭、玷污婚姻

  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

  让波伏娃将课余时间都投入写作之中

  1940年,二战硝烟中巴黎沦陷

  波伏娃逃离巴黎

  并将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研究上

  她读了纪德关于战争的书

  研判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朋友说:

  “波伏娃就像冰箱上的计时器,

  到点就要工作”

  除了波伏娃自身的坚韧不拔

  萨特也一直支持波伏娃写作

  即使在战争期间

  他们仍突破重重困难见面

  交流对彼此作品的意见

  萨特告诉她:

  “保持最珍贵的自我、对自由的热爱,

  对生活的激情、你的好奇心,

  还有你想成为作家的决心。”

  最终波伏娃决心构思一部关于个人境况的书

  剖析一个人在个体和社会之间的挣扎

  她以战争见闻创作话剧《白吃饭的嘴巴》

  写道:“男人将女人视为我的,

  是将女性视为物品一样锁了起来。”

  波伏娃对女性生存的洞察犹如闪电划开了黑夜

  接下来的《女宾》《名士风流》

  都不断迸发出旺盛的女性主义力量

  1949年,波伏娃的巨作《第二性》横空出世

  盛况空前,一周狂销两万册

  波伏娃从生物、历史、哲学等多角度

  回答一个终极问题:

  女人到底是什么?

  人们一直以身体来定义女人

  如果拥有客观性征就是女人

  为什么对一些明显是女人的人

  会有不够女人的论调呢?

  波伏娃认为

  社会对女人的定义是男人所不适的

  男人将自己定义为主体

  女人就成为了客体

  第二性即是失去主观个体的人

  她写道:

  “整个社会都沉浸在一场自欺中,

  蔑视女性但尊重母亲,

  将女性排除在社会生产之外,

  只允许女性生产后代,

  这就是把女性当作奴隶。”

  这一论断起源于黑格尔的“自然界是自我精神异化”

  马克思用这个概念解释商品生产活动,

  提出了剥削和剩余价值

  波伏娃则用来解释

  “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

  无论东西方,女性自古以来处在从属性地位

  圣经中认为第一个女人夏娃

  是亚当的肋骨

  英语造词中男性man和人是同一个单词

  而女性woman,显然是man的他者、客体

  在起到传播和传承作用的文化作品中

  一个理想的女性

  本质上是从男人视角来定义的

  把文学、影视中的女性换成一个“性感台灯”

  对剧情几乎不造成任何影响

  波伏娃还认为

  女人被物化得如此严重

  以至于她们物化自己

  不断地追求男人眼中的魅力

  因此女权解放

  就是女性要通过自由选择

  创造自己的存在

  这不仅仅是经济的独立

  更是一种人格的独立

  毫无疑问

  波伏娃受到了一轮又一轮的道德抨击

  媒体甚至抓住她的个人生活大做文章

  即使她和萨特的开放关系中各有情人

  却只骂她是“色情狂”

  波伏娃照单全收

  她对爱坦坦荡荡

  在给情人的信中她写道:

  “我渴望见你一面,

  但我不会开口要求见你。

  这不是因为骄傲,

  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无骄傲可言,

  而是因为,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

  我们的见面才有意义。”

  而在《第二性》被翻译为英文后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掀起了第二波女性解放运动浪潮

  进入新世纪

  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

  一方面,智力、情商和耐力取代体能

  成为高尚职业的根本要素

  女性真正参与到了社会劳动生产中

  另一方面

  像波伏娃、桑塔格、汉娜·阿伦特等

  女性杰出思想家的精神遗产

  正在构筑起女性意识摆脱客体情结的

  全新的圣殿春秋

  我们更多意识到

  与其说女性是一种性别

  不如说女性是一种处境

  一个人真正独立自主的本质是思想的独立

  在这一点上

  男女平等,并无差异

  在电影《芭比》性别调转的世界中,

  此时处于客体的男性角色希望

  “有一天芭比世界的男人,

  可以拥有和现实世界中的女人一样多的权利。”

  而如果从波伏娃写作《第二性》

  追求女性处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初衷来看

  她或许会说:

  “见鬼去吧,我希望这本书早日过时。”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