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90后的我,准备「组团」养老
0人浏览 2024-03-11 21:31

 

  周末去学姐Linda家做客,Linda是一名90后宝妈,她的女儿今年三岁,Linda在四年前因为生宝宝离开了大厂的工作,Linda最近计划将女儿送托班后,重返职场。

  聊到工作时,Linda说,有了宝宝之后,两个人总要有一个对事业做出妥协;

  就算孩子开始上学,Linda也很难再继续从事高强度的工作,而是更倾向于一个朝九晚五,到点就能回家陪孩子的稳定岗位。

  通过Linda的现况,我发现,对于生育这件事,除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还需要很多精力照顾陪伴,而身在职场的不得已,让越来越多的中年人陷入了困局。

  于是,我身边越来越多同龄人用行动投票:决定丁克。

  01

  说起来,我们的大多数人都不太相信「养儿防老」这事儿。

  就现实经历来说,能住在一起贴身照顾的蛮少。

  像我父母,都是兄弟姐妹四五人,祖辈生病时,四五家人轮流照顾也不轻松。

  轮到独生子女的一代,想要照顾父母,同时还要养小孩,上有老下有小,全家压力集中在小夫妻身上,难度自然不言而喻。

  另一个考虑是,「太优秀的子女」恐怕也无法给父母养老。

  我小时候住在一所高校的家属区,楼里邻居都是教授伯伯、研究员爷爷,他们的子女大部分都考上了不错的学校,进入了不错的公司,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从子女的发展路径来看,当然是件好事;但现实就有些唏嘘了。

  有两家邻居,孩子去美国上学后,选择了留美工作、移民、结婚,跟国内的联系越来越少,老人生病时,邻居、学生虽然能偶尔去照顾,但并非长久之计。

  别看我天天喊着要「退休」,我其实很早就知道,人在年老时,孤独感会成倍放大,如果没有建立强悍的精神支柱,很容易出现「被社会抛弃」的恐惧感。

  比如,恶劣的天气,年轻人可以提前叫车出门,也可以选择不出门在网上买菜、点外卖;

  而操作不来智能机的老年人,只能请年轻人帮忙操作。

  教授邻居们也一样,他们偶尔也会叫我帮忙预约学术展会,会问我内存满了该怎么办这些年轻人觉得再简单不过的事。

  或许,这也是一部分「养儿防老」,只要身边有年轻人,就不会彻底陷入无助。

  2017年的冬天,邻居爷爷半夜心梗去世,办完葬礼后,邻居奶奶面临独自在国内养老或者跟女儿去美国生活的抉择时,做出了一个决定:把房子卖了,去住养老社区。

  这个决定,在当时,让楼里很多邻居觉得「雷人」。

  但这两年,越来越多子女在海外不回来的,或者没有生小孩的退休老邻居们,都做了相同的选择——卖房,去住养老社区。

  02

  我有一位朋友曾经说过:

  送父母去养老院可能会被街坊邻居议论,需要承担很高的道德压力,所以自己更倾向于给父母找住家保姆。

  朋友之所以有这层担心,大概是因为对养老院的乱象略有了解,杂乱的环境和护工冷漠的态度,上社会新闻的也不少,真把父母送过去,肯定是不放心。

  但是,好的养老社区,真是享清福的。

  我之前去过几家保险公司旗下的养老社区实地考察,高端的像泰康、大家养老、复星保德信,中端的像光大养老。

  可以从4个方面给大家分享一下:

  1)环境

  先说选址,像泰康养老,比较喜欢选在5A级景区附近,入住人能充分享受优渥的自然条件;55-70岁的人群,体力还不错,会更倾向于这类重自然风光的养老社区。

  (泰康·杭州)

  而大家养老,则喜欢在城中心选址,比如在北京二环里这种热闹的地方闹中取静;这类社区更适合70岁以上的老人。

  再说居住。

  以复星的星堡为例,走廊上铺了软硬适中的地毯,既能消音,也能保护老人跌倒的情况,同时走廊两边都安装了扶手。

  三种房型任选:两房两卫、一房两卫、一房一卫;可以选择单人住,也可以选择夫妻同住。

  而且如果有固定的布置习惯,可以把自己家里的家具搬过来使用。

  (主卧)

  (客厅)

  (一室户)

  餐厅分中餐厅和西餐厅,景致和布局都非常好,像外面餐馆用餐。

  如果对饮食有特殊需求(比如忌口、三高)可以提前告知为你定制菜品;

  如果没有特殊需求,就是在可选菜单上打钩,工作人员配餐后亲自端过来,30天内菜式不会重复。

  2)医疗

  养老社区内一般会有基础的医疗服务;像常见疾病的内科、中医诊疗、慢性病配药,以及基础检查都可以在社区内完成,医生的资质也是三甲出身。

  房间里的厨房、床头、卫生间,包括公共区的卫生间,都会安装紧急呼叫装置(红色绳子),有需要老人拉绳叫人就可以。

  从拉下这根红绳,到工作人员赶到所在地时效是3-8分钟。

  如果发生比较严重的情况,养老社区会走绿色通道(几乎每一家养老社区都会对接当地三甲医院,一般车程在10分钟左右),点对点转诊,整个流程由养老社区的人员对接和护送。

  3)社交

  说完了吃、住、医疗,再说说精神需求。

  目前,大多数养老社区都会设置娱乐区,一般包括书画室、棋牌室、茶饮室、健身房、影音厅等;

  (参观时看到长者的画作)

  还有一些会允许带小型宠物,像猫咪和小型犬,可以陪老人一起入住。

  从最基础的吃穿住用,到更高级的精神追求,都考虑到了;很多子女想不到的,养老机构都做到了。

  4)价格

  最后给大家揭秘一下价格。

  首先要满足入住门槛。

  像泰康、大家、复星这几家的入住门槛在150万-200万保费,这个保费指的是总保费规模,比如每年交10万,连续交20年,也算达标;这笔保费买的是养老年金保险产品,在满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选择按年或按月领取养老金。

  然后是房型不同,价格不一,以一线城市的一室户价格参考,就像我们前面展示的图片,基本在1万元以上。

  乍一看挺贵的,但仔细想想也还好。

  以大家养老某款产品为例,30岁男性年交12万元,分10年交,总保费120万元(目前有优惠活动,保费满120万可以锁定入住权),满法定退休年龄后每个月可以领1.3万元(保证领取10年,之后活多久领多久)。

  即使这位没有退休金,靠养老年金的月领取也足够入住高端养老社区了。

  120万元,看似很多,但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只是一套说不上「好」的老房子。

  如果想再省力一些,也可以选择中端社区,像光大之前的保费门槛是70万(比如年交3.5万元,交20年就能满足),每个月的月费也要更便宜,上次去实地考察过义乌的湖景房,最低1500元就能住。

  这几年,人口结构的变化,延迟退休的风声,让很多朋友对于「养老」倍感压力;

  实际上,我对于未来的预期没有那么悲观,从政策面看,保险公司这几年大规模开发养老社区,包括出现了一些护理险、失能补助,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养老」思路。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