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小学生热衷“厕所社交”?政协委员给出建议:保障课间10分钟
0人浏览 2024-03-08 13:46

  自2021年9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文规定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常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这一规定的初衷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在校园中能够享受到应有的自由和快乐。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乐观。在许多学校,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厕所社交”现象。这种现象指的是,由于学校对课间活动的限制过于严格,孩子们只能在厕所里寻找交流和社交的机会。

  在部分学校,孩子们在课间时间不仅无法走进操场自由活动,甚至在走道里停留都成为了一种奢望。他们被要求必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安静地等待下一节课的开始。这种环境无疑是对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极大压抑,让他们无法充分释放自己的能量和情绪。

  因此,被逼无奈的孩子们只能寻找其他途径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而厕所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在这里,他们可以暂时摆脱束缚,与其他孩子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心声和感受。这种“厕所社交”虽然有些尴尬和不雅,但也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国华在近期的一次深入调研中,发现了小学生“厕所社交”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一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出于对学生安全的担忧,不少学校对课间活动的管理日趋严格。为了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一些学校甚至设立了“一刀切”的规定,即除上厕所外,学生课间不得离开教室。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安全,但也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权利,限制了他们的社交互动。

  另一方面,家长的焦虑也是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一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课间不去户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社交能力、身体锻炼等多方面的需求。

  同时,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要求孩子在学校绝对安全,甚至对孩子不小心造成的轻微皮外伤都过度反应,对老师、学校不依不饶。这种过度保护的心态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校对课间活动的严格管理。

  李国华指出,尤其是后一种矛盾,即家长对学校管理的过度干预和期望,使得学校不得不严加管制课间活动,以至于实质上取消了孩子们的课间自由活动时间。这不仅剥夺了孩子们享受快乐童年的权利,也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造成长远的影响。

  面对孩子们无奈的“厕所社交”现象,我们深知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社交能力,更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他们童年应有的丰富多彩。对此,李国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旨在打破这一局面,为孩子们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李国华呼吁最高法和最高检进一步细化相关法规,明确学校在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后,对于学生在校园内发生意外伤害的责任归属。他强调,这不仅能减少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纠纷,更能保障孩子们的权益。

  多年的实践证明,校方责任险在化解学校风险、减轻校方经济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李国华也指出了该险种存在的不足,如保额偏低、责任范围有限等。他建议教育部进一步优化保险规则,或推出更多种类的保险,以全面覆盖学生在校园内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在课间活动中的意外伤害。

  同时,李国华强调,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必须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安全管理的指导,学校要切实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安全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让他们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让我们携手打破“厕所社交”的束缚,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阳光和欢笑的童年,让他们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这不仅是对孩子们负责,更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事业负责。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