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股价腰斩后,昆仑万维造AI芯片,但被收购公司成立不足2个月
0人浏览 2023-09-21 15:34

大家还记得$昆仑万维(300418)昆仑万维吗?

今年年初,昆仑万维蹭上了AiGC概念,称年内将发布中国版ChatGPT,股价短短三个月时间涨幅超300%,一时间风光无限。

今年6月,昆仑万维宣布,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Singularity Ai全部股权,标的整体标价1.6亿美元,欲将其打造成全球领先的AGI平台。用官方的话说,昆仑万维践行“AII in”AGI和AIGC的发展战略,打造Ai大模型、Ai搜索、Ai游戏、Ai音乐、Ai动漫、Ai社交的六大Ai业务矩阵。


当然,说归说、闹归闹,减持不能少。

同样也是6月,昆仑万维发布公告,公司实控人前妻李琼拟减持不超过3%的股份。一个月后,李琼便火速完成了减持,按减持均价计算,此番套现约13亿元。

还有更骚的操作。

7月20日,昆仑万维宣布成立钒电池电解液制造合资公司,正式进入新能源领域。但有意思的是,仅仅两个月后,昆仑万维又放弃了这笔操作。

大家觉得昆仑万维是不是就此偃旗息鼓了?

NO!

9月20日晚,昆仑万维发布公告,出资6.8亿元买下艾捷科芯58%的股权,并纳入公司报表。据称,艾捷科芯主要从事AI大算力及配套芯片的研发生产,特别聚焦于AIGC尤其是AI游戏的智能计算,核心团队由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

一句话,昆仑万维进入AI芯片研发领域!


怎么看待这个消息?

或许从一个侧面可以得到结论。艾捷科芯的成立时间是2023年8月1日,距今不到两个月时间,注册资本是186万元。

关于这笔投资,官方是这样介绍的:

“蒋毅敏博士2023年创立艾捷科芯,聚焦于大模型算力及配套芯片的智能计算,艾捷科芯与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以‘产研结合、互利共赢’为宗旨,达成合作意向共建实验室,艾捷科芯核心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芯片研发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深厚的经验积累,是行业内不可多得的优质人才。”

也就是说,昆仑万维花了6.8亿元,买的是一个刚注册成立的新公司!

说实话,这种操作,多少会引起外界遐想和质疑,一个刚成立的公司,一个或许很厉害的科研人才,就值6.8个亿?

注意,公司确实有不断追热点、蹭概念的历史。

最开始的时候,昆仑万维是一家游戏公司,在登陆资本市场一年后,昆仑万维便开始谋求转型。2016年,昆仑万维收购了社交网络平台Grindr和棋牌休闲娱乐平台闲徕互娱;再往后,又收购了音乐社交娱乐平台Star Maker和国际浏览器Opera;2022年尤其是今年以来,昆仑万维又先后进入元宇宙、新能源和大模型领域,再到如今,又进入芯片领域。


蹭了这么多热点,昆仑万维业绩怎么样?

营业收入方面,今年上半年,昆仑万维营业收入24.25亿元,同比增长7.81%,但是,过去三年时间里,公司营业收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略有下滑。

净利润方面。今年上半年,昆仑万维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下降44.31%;2020年-2022年,昆仑万维净利润分别为50.42亿元、15.47亿元和11.53亿元,呈逐年下滑趋势。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公司的净利润水平会创出近年新低。

虽然昆仑万维蹭了那么多的热点,但就盈利能力和基本面来说,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还在恶化!

截至2023年2季度末,昆仑万维货币资金为13.42亿元,在扣除掉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后,公司的货币现金不足5亿元。那么问题来了,仅凭这些资金,既要支撑对AI大模型的巨大投入,又要满足造芯片所需要的资金,现实吗?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17
  • 17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