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有专家说户籍改革可立竿见影地刺激消费,你认同吗?
0人浏览 2023-07-10 17:59

 

  近日,在“2023青岛 中国财富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发表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演讲。他提出了一种情景假设,即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刺激消费,并给出了令人瞩目的数据。

  他说现在农民工被户籍限制23%,如1.8亿农民工成为户籍市民,可增加消费支出约2万亿元。疫情造成的超额储蓄为GDP的3%,大约3.6万亿元也没有形成有效消费。

  对于专家这种看法,我相信绝大部分网民会持不同的态度,会觉得专家的看法太过于乐观。也不知道蔡专家的这个数据来自哪里?或者说蔡专家这种看法的底气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蔡昉专家的想法还是不太现实,让现有1.8亿农民工能够成为户籍市民就能刺激消费,我看未必。

  当然,可能有部分农民工成入籍市民之后,或许会购房置业,但绝大部分农民工可能不会购房置业,他们也不愿、也不会加入当地的户籍,因为目前的经济形势主要是大量中小微实体企业经营不景气,关门破产的不在少数,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就业不稳定,部分农民工在城市随时都有失业的可能,目前就存在不少农民工回流农村老家的现象,城市也无法容纳更多的就业农民工。

  这样不少农民工可能会时刻准备抽脚回到自己的老家生活。因为仅仅让农民工入籍成为城市市民,不能解决长久有效的工作,到城市吃什么?他们的后代将来又能干什么?

  所以,要让农民工入籍城市刺激消费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实在太多,蔡昉专家的愿望或许很难实现。只能是一厢情愿式的乌托邦。

  再则,蔡昉专家还想指望1.8亿农民工入籍城市购房置业。目前来看,当前的房地产走势,除了少数一、二线城市购房可能勉强能够保值之外,绝大部分中小城市可能购房之后就会出现贬值现象,房子除了居住属性还能有什么价值?

  这样,即便勉强入籍城市的农民工,也不见得马上就能购房,也不会有多少人再愿望购房,农民工朋友都想开了,将一切捆绑在一套房子上是最不划算的,也是最愚蠢的行为。

  那么,入籍城市农民工如果不购房,又从哪来的增加消费支出2万亿元。事实上,一般的生活需求,他们现在在城市打工,同样也在消费,入籍城市之后也不会增加多少消费额。

  还有把超额储蓄为GDP的3%归于疫情,大约因此形成3.6万亿元储蓄没有用来消费,不仅不准确,而且也过于片面,只看到问题现象而看不问题的本质。

  事实上,在我国形成超额储蓄,疫情只是极其不重要的诱因之一,最大的问题在于当前社会财富分配悬殊、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想消费的人没有钱,有能力消费的人不缺消费,这就形成了消费疲软的最重要原因。

  同时,高房价、高医院、高教育、高养老等支出,实际也透支了民众的消费能力,民众的消费能力受得了较大的抑制,同时民众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危机也不断增多,还有谁敢将自己所挣的钱全部用来消费呢?

  所以,即便1.8亿农民工入籍城市,同样也不敢消费;而且影响消费的社会因素较多,比如社会保障机制涉及的医疗、养老等基础性制度如果不完善,现有农民工尤其是中老年农民工仅靠国家的一百多元养老补贴,他们敢消费吗?他们有能力消费吗?

  所以,我觉得蔡昉专家的话还是过于理想,也过于单纯,没有看到消费拉动不起来的根本症结,这样的观点其实会产生社会误导效应的,也难怪现在越来越多的民众看贬专家,大都因为他们的观点或看法过于理想,或者基于某种研究模型,实际上一点也不接地气,也根本没有可行性。如果提出的观点难以实施,真的还不如不提!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