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讲个鬼故事——写在经济数据发布后
0人浏览 2022-07-16 00:00

  今天早上,公布了中国二季度的经济数据。

  公布的前,A股其实还挺红的,象天上的太阳,三大指数还突突突地小步向上顶,数据公布以后呢?

  先看数据:

  数据公布后,媒体集体唱多,V形反转,经济见底,但总感觉数据缺少一点什么,看经济数据,要看啥?看预期值....

  高考结束,自己先预估分数,这个预期值很重要,再拿实际得分比较,才知道真的好不好。

  但找了半天,也没有,后来好不容易找到,扒出来给大家看看:

  简单地讲:数据公布前,对中国二季度GDP预测是1.2%的增长,结果只获得0.4%

  其次,上半年整体GDP增长预测为2.9%,结果是2.5%

  所以,数据好不好呢?自己明白

  所以,到下午,股市三大指数,集体跳水,中证的三大指数50、500、1000,集体跳水。

  北向资金净卖出89亿,股市绿化率奇高:

  这些指数比经济学家和媒体诚实得多,毕竟真金白银,乱喊乱做,是要亏钱滴。

  市场在担心什么?

  罗列一下,无非几个:

  一、上半年2.5%GDP增长,二季度0.4%增长,下降速度明显加速,全年5.5%的目标,如何完成?如果三、四季度要加速,下半年GDP增速要达到8.5%,这个速度,如何获得?

  二、全国停供事件,会不会演化为更大危机,过去经济不行,用房地产提振,如今地产可能成为经济的拖累,烂尾楼的背后,是需要大量的输血,所以靠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已经不可能,相反,经济不向地产输血,已经是万幸。

  三、荷兰银行事件加停贷事件,会不会形成土地财政失去资金来源,说白了,就是政府手上的地卖不出去,没钱没来源,公务员工资怎么办,经济下行,财政发力,怎么做?

  四、国内疫情反复,怕经济数据继续恶化导致经济数据再次下滑!!!

  昨天流传在朋友圈的一张李迅雷的分析图,也是一针见血

  上海二季度停摆,结果还财政盈余,土地拍卖,居功甚伟,如果下半年,土地拍不出去,全国财政如何维续?

  另一方面支出却有增无减,这两年防疫、核酸、动不动封城,支出都在大幅增加

  这一些都是国内的挑战。

  同时,现在海外也不太平,本周美国CPI已经走上9%,美元将加快升息,本月底美元再升75个点,基本是起步价,甚至可能达100个点。

  在这个背景下,政策难度很大:

  国内经济下滑,需要放水,但海外集体升息,需要紧缩。

  紧还是放,这是一个问题。

  如果不能大胆放松货币,经济可能出现较大的下滑,这是需要谨慎的事情。

  网上看到一个“下半年只要增长3%就能完成全年目标”的转发真的笑不出来

  现实情况是Q3Q4要实现8以上增长,才有可能保住5.5

  所以这个时候要想完成全年5.5的目标,势必要放宽防疫策略,全面恢复经济发展目标。

  但是个别地方还是非常乐于封城,无限扩大化的,这里的原因其实大家都明白的。

  其实目前民间是有一些怨言的,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加倍的补回来才行。

  写在最后

  今年经济面临较大的挑战,从今天的数据上,一览无遗。

  另外,今天统计局公布了16~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19.3%!(高低没概念吧?)

  如果把几个青年失业率数据连起来看

  6月份:16-24岁青年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9.3%

  5月份:16-24岁青年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8.4%

  4月份:16-24岁青年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8.2%

  3月份:16-24岁青年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6.0%

  ……

  意味着每5个小青年中,有一个失业。

  这就是为什么对四字弟弟考编那么大气,年轻人失业率真的太高了。

  国家统计局: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

  “摩擦性失业”,又一个伟大创造。把“摩擦性”当成前缀,许多问题就都不是问题:摩擦性破产,摩擦性断供,摩擦性违法。斯里兰卡那个叫摩擦性崩盘。

  后期,政策肯定要发力,但钱从那里来,是一个问题。可能通过发债加大杠杆?但这肯定会比较吃力,过去通过房地产,是活用了民间的积蓄,说穿了,还是存量财富,如果单纯通过发债,加大杠杆,无疑会增加货币的供应量,那通胀可能就会迅速起飞。

  现在有的城市已经把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经营权做抵押,开始向外发债了。

  一次性拿出1.8个亿,干啥不好,去承包食堂送菜,还三十年?

  下半年,鬼故事应该还有很多,股市要进入谨慎期了,基本面上的东西,在未来一二个月,随着季报的图穷匕首现,将一一展开。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1
  • 1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