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捍卫疫情下被“折叠”的隐私?417私享会,在公共治理中守住个人信息边界
0人浏览 2022-04-15 13:09

4月大好春光,却并没有迎来它该有的“热烈”。

新一轮的疫情正肆虐,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重新陷入反复核酸、查健康码、流调、隔离、封控、抢菜的状态。数字抗疫之余,与之伴随的隐私漩涡也在席卷每个人。

2020年1月29日15时许,山西省临汾市网民姚某红在其微信群中传播“35名密切接触者名单”的文件。

2020年2月7日14时许,犯罪嫌疑人薛某制作“涟水县防护口罩预约服务”的网站链接发布在微信朋友圈中,非法获取公民身份号码、联系方式等敏感个人信息4700条。

2022年4月5日,西安市东安区一社区“时空伴随大数据”表格文档在微信群中传播,内含113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家庭具体住址等个人信息,造成社会危害。

而就在前段时间,一上海妈妈遭网暴跳楼,被“误判“阳性的上海夫妻被迫社死的新闻依然瞩目。

据不完全统计,自 2020 年新冠爆发以来,因为疫情而引起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就有十几起。

个人信息泄露频发而引发的强烈舆论震荡背后,不仅反映了公民对个人信息暴露风险的担忧,更需追问公共治理与个人隐私之间该如何寻求平衡?

不可否认,在疫情防治中数据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公众而言,疫情数据的及时公开有助于增强民众安全意识,识别潜在风险,采取适当的防范行动。对于政府而言,大数据在疫情预警、人员追踪、物资调配、复工服务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决策作用。可见,用于公共治理的这些数据处理技术确实有效促进了人员流动和复工复产,但同时也面临着判定错误、无法互认以及强化政府监控、模糊政企界限、侵犯公民隐私的质疑。

必须让渡部分隐私几乎成了现代科技生活的宿命,而这次疫情似乎在提前映射未来的核心议题: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其与个人隐私的冲突将只增不减,在数字化空间下,我们该如何守住个人信息的边界?

需要思考的是,特殊时期的部分措施,在危机消失后也有可能会依然保留,因惯性而成为生活常态。

正如有媒体发问:你做好一直使用“健康码”的准备了吗?

如果这是大势不可逆,那么该如何审视健康码的“正当性”和“有效性”?数据公共治理与个人隐私之间能否求个“最优解”?公共权力与隐私权的边界尺度究竟如何把握?

在此背景下,由算力智库主办、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数据中心联合主办的【疫情下被“折叠”的隐私,公共治理如何守住个人信息边界?】算力私享沙龙将于4月17日下午13:30在线直播。本次活动邀请到隐私科技圈与法律界、政府公共管理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教授一同齐聚,向技术求解,以法律立规,透过“疫情”这枚观察棱镜,解读和探寻公共治理下,隐私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