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复盘A股2021:涨幅平平但成交额创历史新高,周期与新能源板块涨幅明显
0人浏览 2022-01-26 10:45

来源 | 时代商学院

作者 | 雷映

编辑 | 陈鑫鑫

经过2020年的繁荣后,2021年A股看似风平浪静,上证指数仅微涨4.8%,振幅12.06%也创下近几年新低。但实际上A股背后运行趋势仍十分明显,交易额、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一同创下新高。

2021年沪深两市的总成交额高达257万亿元,超过了2015年的年度总成交额25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2021年11月,北交所正式开市,成为A股第三大交易所。2021年新增上市公司创下新高,达483家,其中超7成登陆创业板、科创板。而证监会也在紧锣密鼓制定全面注册制改革方案。

宏观方面,“中国制造”完美迎合欧美国家货币宽松带来的终端需求复苏,成为2021年来全球经济复苏的核心逻辑,以美国经济率先复苏引领全球经济,出口成为2021年我国GDP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最大贡献因子。

然而,疫情影响之下,国内消费需求走弱,基建投资持续不及预期,“房住不炒”的基调下地产行业景气度亦和需求复苏推升了大宗商品等工业原料价格,PPI与CPI剪刀差持续扩大,我国央行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中性货币政策,全年两次降准,社融增速持续下行。

注册制、资本流动、疫情、产业转型、外部导入的通胀预期、中美之间的货币政策差异等内外部因素,都是影响2021年A股走势与板块轮动的宏观背景。

在此背景下,回顾过去一年,A股总体行情与全球主要市场相比如何?在过去十年的历史波动中有什么样的新特点?年度涨跌幅前50的上市公司有何特点?这些表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本报告将基于上述问题,进行一一盘点。

2021年A股涨幅显著逊于欧美股市

2021年全年,创业板指、上证综指、深证成指、科创50指的年涨幅分别为12.02%、4.8%、2.67%、0.37%,除创业板指年涨幅达到两位数外,其他指数年涨幅均不到5%,A股2021年全年微涨,以存量资金腾挪、结构性行情为主。

对比国内外各大股票市场的综合指数表现,A股整体走势仅好于香港恒生指数,2021年香港恒生指数全年下跌14.08%,是所对比指数中唯一下跌且跌幅较深的指数。

2021年国内外主要股票市场中,以美股领涨为主,欧洲市场次之。标普500指、纳斯达克指、道琼斯工业指2021年的年涨幅分别为26.89%、21.39%、18.73%,法兰克福DAX指、伦敦金融市场100指2021年的年涨幅分别为15.79%、14.3%,这与疫情之下为刺激经济复苏,欧美国家新一轮货币放水相关。以美国为例,美联储自2019年年中推行新一轮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上又在疫情爆发后启动“直升机撒钱”式的财政政策,居民家庭净资产和家庭收入水平增加,终端需求复苏带动美国经济领先全球其他经济体率先复苏。

流动性宽裕助推金融资产价格抬升的同时,也带来了通胀风险。2020年底,密歇根大学的美国消费者一年通胀预期为2.5%,到了2021年底,美国CPI站上6.8%的巅峰。上一次美国CPI在这个水平是1982年,彼时美联储政策利率与10年国债利率均在13%以上,当下则是0.25%与不到1.5%。

基于通胀风险和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的担忧,美联储将在2022年一季度结束资产购买并开始缩表,届时缺乏新增资金入场的美股是否能持续领涨,或将难以确定。而经过一年的调整和蓄力,A股指数则有望未来复制2019—2020年领涨全球的走势。

2021年A股涨幅平平,成交额却创历史新高

基于历史行情纵向观察,2021年的A股整体涨幅在过去十年中不怎么出众,尤其相对2019-2020年的A股涨幅表现平平,2019-2020年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的涨幅分别为22.3%、44.08%、43.79%和13.87%、38.73%、64.96%,涨幅均大于2021年涨幅。

复盘2021年A股的整体表现之前,先复盘下2019—2020年A股上涨的逻辑,有助于理解2021年A股的走势。

2018年,国内宏观调控着重紧信用、降杠杆,外部环境则是中美贸易战超预期的升级,内外夹击下A股整体估值一路下滑至2018年末,这也为2019年提供了低基数效应和估值修复机会。

2019年元旦一过,央行降准,社会融资出现短暂的边际性向好,A股由此开启了估值修复。从投资风格看,2019年仍然延续了2017年以来对“龙头溢价”、“强者恒强”、“抱团取暖”的特征,板块上消费类、周期类、科技类均有表现不错的标的,但行业内部分化,行业龙头或次龙头的白马股估值提升更明显。这或许是经济形势整体在下降通道时,投资者更青睐具抗风险能力和业务前瞻布局能力的“核心资产”。值得注意的是,北上资金成为A股市场一只重要的生力军,更是在2019年拔得收益率头筹。

2020年年初疫情爆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美股罕见连续熔断,A股也因此断崖式下跌,拉低了整体估值,再次创造了低点入场的机会。2020年4-7月,国内疫情逐步被控制,A股跟随经济活动恢复企稳反弹,中国政府发行了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以及3.7万亿的地方专项债,宽松的财政政策叠加中性偏松的货币政策,助力国内经济稳步发展,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由此,A股以创业板指数领涨,在2020年全球各大股票市场中涨幅最高。

进入2021年,A股受前两年涨幅过大的调整需求,以及2020年疫情下宽松政策逐步退出影响,整体涨幅相对前两年显著回落。但值得注意的是,A股在涨幅相对不明显的2021年,成交额却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沪深两市的总成交额高达257万亿元,超过了2015年的年度总成交额25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在资金的大幅涌入下,A股并未如2015年般剧烈波动,市场表现得愈发成熟。

板块轮动上,除有煤炭、有色、化工等周期类的相对强势,围绕“碳中和”战略下的新能源板块,尤其是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电动汽车的替代率突飞猛进,电能对化石能源替代应用领域中的相关板块,亦是2021年A股表现较好的领域。而与此同时,在对教育培训、互联网平台的一系列整治措施落地后,以及疫情限制服务业经营活动,消费板块整体估值趋于回落。

从过去十年A股牛熊周期的长期视角观察,2018-2021年这一轮牛熊周期与2012-2016年的这一轮牛熊周期,背后的产业背景亦是各不相同。上一轮牛熊周期中,2013年以来创业板已聚集一定成交量和沉淀资金规模,成为投资者眼中继主板之外第二个关注的焦点板块。而在上一轮牛市中,投资者热衷成长股和中小型上市公司,围绕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经济,重视轻资产和业务复制能力,反应在板块上则是创业板在2013-2015年领涨甚至背离主板大幅上涨。

然而,不管是2019年对“核心资产”的热衷,还是2020年疫情防疫下对冲向国际市场的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追捧,抑或是2021年对周期股、新能源产业的估值抬升,乃至上一轮牛市中的互联网经济炒作,既离不开资金的加码,更离不开背后深层次上宏观经济在产业结构上的演变。

2021个股涨跌前50:电力设备、基础化工企业领涨,医药生物、房地产企业领跌

从个股涨跌幅看,2021年,A股涨幅前50个股的年涨幅均在230%以上,其中湖北宜化(000422.SZ)以565.94%年涨幅位居榜首,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基础化工业务,属于石油石化产业链中下游细分领域,2021年原油价格的上涨,也带动整个基础化工行业的涨价和业绩增长。在2021年A股涨幅前50个股中,基础化工行业有7家上市公司上榜,除湖北宜化,还有藏格矿业(000408.SZ)、永太科技(002326.SZ)、盐湖股份(000792.SZ)等公司,上榜公司数量在行业排名中位列第三,仅次于电力设备行业。

从2021年A股涨幅前50个股按行业统计的上榜公司数量排名看,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电子、汽车分别以8家、7家、6家、5家、5家位列前五,上述行业所上榜公司的平均年涨幅分别为300%、347%、319%、285%、288%,不管是上榜公司数量,抑或是整体的价格涨幅,都表现尤为强势,是2021年表现较为抢眼的行业,也与2021年大宗商品上涨、电能替代化石能源进程加速的宏观背景、产业结构演变背景相符合。

从2021年A股跌幅前50个股排行榜看,中公教育(002607.SZ)、华夏幸福(600340.SH)分别以-77.63%、-72.16%的年涨幅位列前二,其中中公教育主营业务为职业教育培训,尤其偏重公务员考试培训,是我国公考第一股。在当前每年公考人数稳定增长的趋势下,中公教育大胆采取协议班(高额培训费+不过退费承诺)从学员手里储备大量现金,并将储备现金用于房地产投资。

然而,公务员考试通过率一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协议班这种激进招生模式意味着该公司账上积攒大量现金的同时,也积攒了大量合同负债,真正落实到业绩的有效招生存在大量水分。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项目的停滞,叠加国家对教培行业的整顿风波,导致该公司出现资金链风险,业绩大变脸,2021年三季度单季度净利润亏损8亿元,并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被交易所立案调查。

华夏幸福则是自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以来,该公司终端销售量自2020来不断下滑,业务布局过于依赖以围绕北京为核心的单一重点城市,销售不畅等因素下产生债务危机,一如恒大地产千亿负债下的销售资金回笼不及预期。这与当前房地产行业进入整顿期的行业背景相关,也与该公司自身业务布局的抗风险能力脆弱相关。

从2021年A股跌幅前50个股按行业统计的上榜公司数量排名看,医药生物、房地产、社会服务、机械设备、计算机分别以7家、6家、5家、4家、4家位列前五,上述行业所上榜公司的平均年涨幅分别为-53%、-56%、-60.7%、-53.2%、-47.7%,平均年跌幅大都接近或超过50%,年收盘价相对上年收盘价大多腰斩。其中,医药生物行业受集中采购政策在品种扩展上“应采尽采”的全面扩围,以及疫情防控相关需求热潮的退潮,国内产业创新热潮下对临床治疗价值的再思考,整体估值出现了新一轮调整。

(全文字数 3722)

【参考文献】

《徐小庆:2021年宏观经济和大类资产展望》敦和资管

《凯丰2022年宏观投资展望:政治改善后的价值提升|致广大》凯丰投资

《中金:12月经济数据、宏观政策与资产配置解读》 中金点睛

《十年》凌鹏的策略随笔

《回顾2021年的展望》洪灝的中国市场策略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