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相比许家印,王健林当真是因祸得福
0人浏览 2021-09-19 16:31

作者:关不羽

1

王健林的“小目标”

2016年,63岁的王健林迎来了人生的巅峰。这一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王健林家族以1700亿人民币的财富,重回中国首富的宝座。

更引人瞩目的是,他超过87岁的李嘉诚,首次成为华人首富,全球排名第21位。

这一年里,老王意气风发,金句迭出。最出名的莫过于“王健林的小目标”,那是他在电视访谈节目中抛出的金句:“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引发轰动。

凭着首富光环,王健林的“小目标”红遍了各大社交平台,还衍生出不少段子:“钱是万能的吗?不是,钱是万达的。”

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小目标入选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此时万达的处境已经非常微妙了。

7月19日傍晚,万达商业、融创中国、富力地产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备受瞩目。

最后发布的联合声明显示,融创接盘万达的13个文旅项目,富力地产收购了万达旗下77家酒店。两单交易的总金额为637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世纪交易”。

整个仪式颇为曲折。

首先,此前的消息是融创和万达的双方签约,富力的出现“若隐若现”。仪式开始前,发布会的背景板几次更换,富力集团的字眼消失又出现,事后有消息称,富力掌门人李思廉做出豪掷200亿元的决定,只花了一周时间。

其次,签约仪式的时间一再推迟,王健林笑称是“打印机太慢”耽误了三位大佬的登台亮相。

最后还有一则“江湖传闻”,据同步直播的“围观者”发布消息称王健林、孙宏斌、李思廉所在的小会议室中传出了“摔杯子的声音”。王健林当场予以了驳斥,“我们在里面谈笑风生,那是碰瓷的谣言”。

李富力的决策是毅然决然,还是犹豫再三?中国商业圈顶级大佬们的“世纪交易”现场,怎么会混进了不中用的打印机?到底是谈笑风生,还是剑拔弩张的“摔杯为号”?和637个“小目标”易手的结果相比,这些插曲无足轻重。

637个“小目标”易手,接近了2016年万达集团总资产的十分之一,相当于2016年万达集团总营收的四分之一。

更值得玩味的是,年报里专门提了一句:“(2016年度)如按房地产合同收入口径计算,因主动调减600亿元房地产收入,万达集团收入同比减少13.9%。”——637个“小目标”易手,是王健林剜下了一块肉,为残缺的万达帝国打了一个大补丁。

老王从此不再意气风发了。

2

脆弱的首富

其实,2016年底就有消息称万达集团的总负债4200亿元,“首富”其实是“首负”。对各路“谣言”一向强硬的王健林在2016年12月10对外回应,并非“负”,而是“富”。

他表示,万达商业的资产在6000亿元左右,净资产更是达到1900亿元,资不抵债是空谈。

王健林的回应没有问题,但是不等于万达没有问题。“资”能“抵债”,不能证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健康。没有充裕的现金流支撑,再庞大的资产也只是镜花水月。就像一个肌肉发达的短跑运动员,饿上三天也只能瘫倒在起跑线上。

2017年的万达,现金饥渴。

“钱是万达的”,是网络段子手的误解。资产是万达的,但钱不是,钱是金融机构借给万达的。

王健林亲自给出的数据:6000亿总资产,1900亿净资产,诚实地承认了“4200亿负债”。不诚实也不行,这种事其实是瞒不住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高负债发展,从来都不是秘密。

当年老王的“小目标”就是这么赚来的。王健林在一次演讲中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中讲过,1989年创业伊始,最初的公司资本金100万元就是以年利率25%的高息从一家国企借来的。这才有了一个旧城改造项目的成功,才有了万达后来的传奇。

高负债、高增长、规模化,万达的成功就是这“三高”。高负债带动高增长,高增长带来规模化,规模化积累了金融信用开启下一轮的循环。这不是王健林的独门秘诀,而是这个行业的模式。

这个模式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中国城市长期滞后的住房供给造成了巨大的供需缺口是市场基础;借鉴香港的土地供给模式,是整个行业模式的起点;地方政府财政和土地供给之间的深度绑定,是维持这一模式长期化的持续推动力;货币和金融政策则是资金源头的开关。

除了市场基础外,其余都和政策高度相关。政策决定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生死。调控一紧,房地产就凛冬将至。政策宽松,立刻就是春暖花开。这是中国房地产业诞生以来的常态。

因此,做大规模是中国房企的最高理想。只有把自己养的“膘肥体壮”才能有足够的金融信用熬过政策周期的冬天。

那么,实现了做大规模后,中国房企还有没有其他选择?

3

转型失败与自救

王健林做出了选择。一是多元化,先是地产领域内部多元化,从政策关注度最高的住宅转向商业、文旅、办公。既是风险分散,也是继续积累资产。

紧接着又从商业地产走向了影视产业,继而到大文娱,万达的根系就是这样横向穿透了一个个产业壁垒。

二是出海,海外融资和海外并购并举,资产和资金两头连着海外,以避免“政策周期”的影响。

这就是万达集团在2012年后“自我放飞”的商业逻辑,是中国房企扩张模式的延伸。

面外界质疑万达四处出击,王健林很硬气地回答道“我的钱,我自己爱往哪儿投别人管不到”,倒也不是真的任性。但是,这套看上去言之成理的商业逻辑,却陷入了负薪救火、扬汤止沸的悖论。

万达的跨行业、跨国扩张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高的成本,在最终成型之前是一个漫长的资金脆弱期。

更重要的是,这一扩张所需的金融支持依然高度依赖政策的宽松。内外并举的债务高企,让万达的现金流绷得很紧。

万达没有挺过去。海外扩张始于2012年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一路走来并不顺利,败多胜少。

更失败的是海外融资,2016年万达1月,王健林在万达年会上一展歌喉,技惊四方,视频累计播放数以亿计,连外媒都被惊动了。“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从南走到北”一语成谶。

3个月后,万达商业发布公告宣布从香港退市,上市仅15个月就离开香江,回购的总代价高达344.55亿港元。15个月的大部分时间,万达商业在港交所的股价均低于发行价。

而在同一时间,A股的地产股如火如荼高歌猛进。香江成了王健林的伤心地,王健林甚至气愤地说“港股流动性太差”。

但是,王健林的“向北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2015年,“史上最严调控”开始了,这一次对中国房地产的冲击之大、持续之久,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去杠杆、去库存接踵而至,政策和资金面都开始收紧,万达早先的布局没有完成,却成了新的政策环境下的巨大负担。

2016年开始,万达的海外并购一再被政策阻止,本来就不顺利的海外并购步调陷入了进退两难。

与此同时,海外融资的回撤并没有换来成功“北上”。要知道,为了“走南闯北”,王健林做出了一次豪赌。

2016年,王健林与投资者签订了一份对赌协议:若是在约定期(2018年8月31日前)限内能在A股上市,万达集团将回购全部股份,并向海外及境内投资者分别支付12%和10%的利息,本息合计超过300亿元人民币。但是,王健林没有等来好消息。

2016年的意气风发、首富光环背后,是资金的左支右绌,每一次腾挪都是一次“出血”。

2017年,王健林的“首富”光环碎了一地。但是,万达割肉补创、险中求生。和融创、富力的“世纪交易”回笼637亿,开启了全力求生模式。这一年,万达“甩卖”1300亿资产。

2018年,万达开始出售海外地产,包括英国伦敦的万达OneNine Elms股权,以及澳洲的两项地产。

万达壮士断腕的决心,痛下决心毅然转向轻资产,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因此,获得了腾讯等战略合作者的“贵人相助”。否则,王健林挺不过这场疫情的冲击。

时至今日,万达的债务危机还没有解除,但求生之路还在继续。

4

结语:全球最火爆房市里,命悬一线的头部房企

2017年7月,王健林用一场637亿的世纪交易开启求生模式,恒大掌门人许家印正在酝酿另一场大戏。

11月6日,许家印与投资者达成第三轮增资协议。第三轮投资者将向恒大地产增资600亿元,约占恒大地产扩大后的股权股权的14.11%。

2017年恒大年报显示,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17618亿,同比增长30.4%;净资产2422亿,同比增204.3%;营业额3110.2亿,同比47.1%;现金余额2877亿元。

风光无两,两年之后的2019年,许家印成为了中国新首富,此时的王健林还在苦苦等待A股IPO。

然而,2021年,两位前首富的命运再次迎面相撞。2021年3月,万达宣布退出A股IPO排队,随即引入珠海国资,目标是重返港交所,看到了一阳来复的希望。

而恒大从7月开始,坏消息接踵而至。

7月19日,广发银行向法院紧急申请冻结恒大集团1.32亿元。区区1.32亿元能闹到法院,恒大的兑付风险已经昭然若揭。

8月10日,恒大发公告称,正在接触潜在第三方投资者可能会出售部分旗下资产。所谓“部分旗下资产”包括网红已久的造车和恒大物业的部分权益。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

9月8日,恒大暂停对其理财产品的支付,深陷危机。

“祸兮福所倚”,王健林2017年开始“甩卖”资产,虽然狼狈凄凉,却踩到了最后的时机。而许家印的强势扩张,却是逆势而为。他肯定没有想到,此后的调控政策越来越严,以至于危机爆发时,连“甩卖”都没有机会了。

两位前首富的事业轨迹耐人寻味,或者说中国房地产行业就是这样扑朔迷离。全球最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头部房企却是如此命悬一线,怎能不引人深思?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发 布
所有评论(0
  •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
  • 0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