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暑期医美众生相:学生维权难 医美机构盈利承压
0人浏览 2020-08-09 11:39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颉宇星)医美行业再次迎来暑期消费热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暑期医美热潮比往年晚了一些,但在暑期做医美项目的消费者依旧很多,主要以学生群体为主。同时,记者发现,虽然目前医美很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社会对整容人士的包容度也越来越高,但这个行业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光鲜。

  学生热衷“微整形”

  张莉(化名)是一名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二学生,最近她刚做完双眼皮手术。“我的专业对相貌的要求比较高,周围的女同学甚至男同学都做了双眼皮手术,所以我也选择做双眼皮手术,可以提升‘颜值’”。

  虽然现在张莉的眼皮依然比较肿,但她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再过十天就可以消肿了,她对这次手术的效果很满意,“做手术之前肯定是害怕的,做完也很害怕,担心手术效果,不过现在医生说恢复得不错”。

  另外一位受访者高雯(化名)则刚刚参加完高考,她在高考结束后第二天就去医美机构了解祛斑手术了。“脸上的斑点是我特别在意的瑕疵,我一直盼着高考结束后可以赶紧做祛斑手术,让我有一张更干净的脸,这样我也可以更加开心地迎接大学生活。”她对记者表示,暑期做医美项目便于恢复,心理压力也会比较小。

  北京某医美机构的接待人员告诉记者,暑期来临,学生群体是医美项目的主力消费群体。而且这些学生更偏向于“微整形”,例如祛斑、热玛吉、埋线双眼皮手术,而不是隆胸、削骨、抽脂等大型手术。

  医药行业咨询管理专家林小芳则对记者表示,“微整形”通常是指非永久性的整形,具有见效快、容易恢复等特点。目前的“微整形”费用一般在4000-9000元不等。

  “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有些学生身体还没发育完全,而且经济实力也有限,所以做一些‘微整形’比较合适。”上述受访接待人员介绍,“以前艺术院校的学生比较热衷于整形,现在高考结束的、出国留学的,以及即将找工作的大学生,不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有来咨询医美项目的。”

  医美平台更美App于今年1月发布的《更美2019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在消费人群年龄层中,00后的占比约15%左右,尽管相比47%的90后消费群体而言,仍不是主力消费群体,但是极快的增长速度显示出了00后医美消费观念的快速形成。

  学生被“忽悠”维权难

  虽然学生群体已经逐步接受通过手术的方式让自己‘颜值’提升,但不少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被商家“忽悠”。中国商报记者发现,很多媒体都曾有过学生做医美项目失败并且维权困难的报道。

  大学生彭娜(化名)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为了减肥,她曾经在美容院打过名为“溶脂针”的产品,商家表示“一针就瘦”,这种可以快速减肥的方式听起来非常诱人。所以当时她没有考虑太多就匆匆决定手术。打完“溶脂针”之后她的腿不仅没有变瘦,还有明显的淤青,此外,她还出现了头晕的症状。“那时年龄也比较小,不知道怎么维护权益。”彭娜表示,后来美容院承诺退一部分钱,但没过多久这家美容院就跑路了,钱也没要回来。

  林小芳介绍,目前在国内市场,使用“溶脂针”是不合法的。溶脂针成分复杂,曾作为脂肪瘤的治疗药物,但目前国内外都没有权威的机构承认此类药物的美容疗效。

  针对医美行业的乱象,今年7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表示,“美白针”“溶脂针”等不是合法的医美项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监督科科长刘洪对媒体表示,不少消费者不了解医美机构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美容院是不允许开展注射手术的。

  此外,刘洪表示,并非所有的医疗美容机构都能开展全麻手术。开展全麻手术的医疗机构必须要取得麻醉科设置批准。

  《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医美行业黑产猖獗,经过估算全国依然有超过8万家生活美业店铺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属于违法行为。而市面上流通的针剂正品率只有33.3%,也就是说,一支正品针剂背后伴随着至少两支非法针剂的流通。

  实际上,彭娜的遭遇并非个例。相关律师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医美诉讼方面,能够维权成功的案例不多,按照我国目前的伤残鉴定标准,例如鼻子歪斜、面部僵硬、皮肤淤青等问题很难被鉴定为伤残。但这些问题会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中介赚取大部分利润

  尽管整容有风险,但依旧有消费者愿意为提升“颜值”而买单,那么,医美机构是否迎来了行业的红利期呢?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医美机构的日子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滋润。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理事兼医美机构分会副会长田亚华对媒体表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医美从业者中约30%为医护人员,而70%以上为营销人员。

  为什么医美行业的营销人员占比这么高?曾从事医美顾问的张茹飞(化名)对记者表示,医美中介是医美行业中“赚钱最多”的。医美中介给医院介绍患者,医院会给医美中介相应分成。一般来说,医美顾问的分成为一单手术净利润的60%;网站竞价广告的分成为50%;电商平台的分成为30%。

  田亚华则表示,目前医美机构的绝大部分收入都被当作广告费用、渠道费用被医美中介瓜分了。

  为了获取更多的消费者,领到更多的分成,一些医美中介会进行夸张宣传。据媒体报道,国内第三方医美平台展示的所谓“整容日记”其实多为广告,虚假比例占一半以上。这种整容广告的套路是平台大量请人做免费手术,要求其写“日记”,即使手术没做到满意也必须说好话,因为之前签了协议。

  此外,很多“审美概念”也是由某些平台创造的。其方法是根据当红明星的面部特征造“新词”,比如“蛇精脸”代表“锥形下巴”,“混血鼻”代表欧美人的翘鼻,然后和医院联合推出手术在网上销售。

  上述受访律师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目前一些第三方平台的宣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根据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也不能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

  据悉,为了进一步明确违法行为的边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联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涉及医疗服务信息及广告宣传用语负面清单》,规定在医疗广告中禁止出现术前术后对比照,禁止使用“最好”“最佳”“首席”等绝对性和夸大用语,以及“美人雕”“逆龄术”“冻龄术”等杜撰的非规范用语。

  然而,目前某些第三方医美平台仍存在大量违规广告。林小芳表示,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净化医美环境,让这个“创造美”的行业变得更美。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