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存贷双高、销售费用高企 海南海药会是下一颗雷吗
0人浏览 2020-08-06 07:17

  苏浩/健康界

  日前,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566,下称海南海药)因市场对其2019年财务数据提出质疑,正在被深交所。

  据悉,2019年,在海南海药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7%的情况下,其销售费用竟高达11.6亿元,同比猛增56.69%。其中,销售推广费及市场开发费支出高达9.58亿,同比大增46.35%。

  7月23日晚间,深交所针对海南海药2019年年报中的问题发出函。函重点主要集中在公司存贷双高、关联交易以及销售费用大幅攀升问题。7月29日,海南海药对上述质疑逐一给予解释。

  图片来源:海南海药公告

  存贷双高 账面资金一年猛增近20亿

  公开资料显示,海南海药是一家经营精细化工产品、化学原料药、中药材、土特产品、中药成药的公司。已初步形成了集药品研发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及医疗服务几大板块的布局,目前以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

  翻阅历年财报可以发现,海南海药的借款问题从2016年就端倪渐显。2016年年初,公司的短期借款为3.4亿元。然而到2016年年末,这一款项猛增到11.35亿元。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海南海药短期借款已高达26.29亿元,其长期借款也从2016年年初的6245万元猛增至3.74亿元。

  在海南海药债务借款大幅增长的同时,其业绩增长并不明显。2016年至2019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44亿元、18.25亿元、24.72亿元以及24.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8662.66万元、1.2亿元、-1.59亿元。

  此外,该公司账面上一直存着大额的货币资金。2015年末,该公司货币资金为12.22亿元。仅一年时间,该项猛增至31.44亿元,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海南海药的货币资金仍维持在20亿元以上的规模。

  从资金链来看,海南海药还债压力并不大,为何在债务猛增的情况下,公司业绩并未出现明显增长?

  “公司业绩并未出现明显增长,或与公司经营不善等原因有关。”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健康界。

  有相关行业人士指出,海南海药财务数据整体表现为“大存大贷”,即一方面货币资金充足,给人一种不差钱的感觉。但另一方面却有很多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甚至发债。从财务角度来看,资金使用成本过高,至少说明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是不合理的。且在近年爆雷的上市公司中,康得新以及康美药业均存在‘大存大贷’的财务特征。

  宋清辉也表示,海南海药此次被曝出的情形很可能会影响到公司后续发展,甚至会引发爆雷事件。

  针对上述债务借款问题,海南海药在回复函中表示,扣除募集资金后,公司可日常支配的货币资金并不充裕,为了满足正常生产经营,公司通过银行贷款、应付票据、以及定期存单质押、存入票据保证金等短期融资方式进行资金筹措。而这些资金都主要用于对外投资、研发投入、销售网络投入、周转金投入等。

  销售费用高企 研发销售比重失衡

  与营业收入下降的趋势相反,海南海药销售费用的异常增长也耐人寻味。

  2019年,在海南海药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7%的情况下,其销售费用竟同比猛增56.69%至11.6亿元。其中,销售推广费及市场开发费9.58亿元,同比增长46.35%;渠道建设及维护费1.09亿元,同比增长423.56%。

  相比之下,公司的研发费用却低得可怜,仅为9188.69万元。研发能力向来是衡量一个医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研发占比)是常见的具体参数之一。

  从海南海药2019年24.45亿的营业收入来看,销售费用占比已经接近了50%,而研发占比则不到4%。在如今严重依赖销售的药企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情况显然对海南海药非常不利。

  对此,海南海药在2019年年度报告中解释称,“主要系随着公司重组工作的推进,公司对销售团队、销售模式、市场政策、渠道建设等都有较大的调整,在这过程中公司为了确保平稳过渡,同时为了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受影响,公司加大了市场推广、渠道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而深交所要求海南海药分别说明销售推广费及市场开发费、渠道建设及维护费支付的主要对象及其成立时间、与公司的合作起始时间……并说明公司向其支付的费用是否与其贡献的销售收入相匹配。

  对此,海南海药回应称,随着带量采购的加速,省级招标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给公司的销售业务带来巨大的冲击。基于未来长远战略考虑,公司加大了对销售政策的支持力度,增加销售人员,培育自有销售团队,完整、完善销售渠道建设。并且,经公司核实,2019年公司支付的销售推广费及市场开发费、渠道建设及维护费的对象和公司均不存在关联关系。

  身兼数职 子公司摇身变合营

  除了上述两个问题,海南海药的一个“神秘”大客户,也颇受。原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突然变更为合营公司,再上升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客户和第一大供应商,被质疑存在隐瞒子公司的情形。

  在海南海药的年报中,一家名为台州市一铭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台州一铭)的浙江企业既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同时也是第一供应商。

  让人在意的是台州一铭的“身份”问题。2011年12月海南海药的全资子公司收购台州一铭50%股权。收购完成后,海南海药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到了2012年半年报,台州一铭变更为合营公司。

  海南海药解释称,2011年完成对台州一铭收购后,因整合过程中发现根据台州一铭公司章程,公司无法对其形成实质性控制,且台州一铭公司核心技术均为其他股东(合计持股50%)掌握,于2012年度半年报,将其调出合并报表范围,纳入合营公司管理。

  据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末海南海药对台州一铭预付款余额高达4719.49 万元,此外,台州一铭也“欠了”海南海药一批价值310.72万元的货物,时隔两年仍未交付。

  此外,2019年10月28日台州一铭因拖欠公司员工苏志喜8.53万元元,被法院强制执行,但公司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因此,台州一铭的法人代表兼董事长宁拥军被法院限制高消费。

  海南海药回应称,公司与台州一铭之间只是合作方,所有的交易也都是正常交易,不存在利益输送以及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嫌疑。截止2019年11月28日,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已经出具《结案通知书》,台州一铭与自然人苏志喜劳动纠纷案已经结案,台州一铭被移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