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圈子

请广大用户注意风险,切勿加入站外群组或添加私人微信,如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自己承担。
将扶贫基因融入企业发展 碧桂园探索民企扶贫新模式
0人浏览 2019-11-13 15:36

作为房企扶贫的“尖子生”,碧桂园主动积极探索民企扶贫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可造血、可持续、可复制的精准扶贫之路


碧桂园产业扶贫项目——广西田东村苗木扶贫


《投资时报》记者  周运寻


2019年10月17日,这是全国第6个“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扶贫日。日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公开介绍,按照中国农村现行扶贫标准,2013—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000多万人,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1200万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832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436个。


“中国减贫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刘永富认为,“尤其是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探索出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国“万企帮万村”行动启动至今,7.64万家民营企业结对4.88万个贫困村,投入产业扶贫资金738亿元、扶贫捐赠129亿元,1163万贫困人口受益。其中,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今年4月统计数据显示,广东各类企业在“广东扶贫济困日”中的捐资额累计已达257.36亿元。民营企业是不可忽视的“精准扶贫”中坚力量。作为房企扶贫的“尖子生”,碧桂园主动积极探索民企扶贫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可造血、可持续、可复制的精准扶贫之路。


始于教育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知识是战胜贫穷的最好利器。”上个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副县长马自东代表东乡与碧桂园对接了一个重大项目。第七届中国慈善展会上,碧桂园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3亿元资金建设甘肃国强职业技术学校,这意味着东乡有更多的年轻人能通过职业教育,改变命运。马自东激动地说,“这是雪中送炭的好事,弥补了当地职业教育的缺失。”


教育扶贫是碧桂园公益扶贫事业的开端。从1997年开始,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先生拿出100万元支票,设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截至2019年,累计捐赠3666.6万元,受助学生达到10217人。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受到影响,也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


2002年,杨国强捐资2.6亿元创办纯慈善、全免费的国华纪念中学,这背后就有杨惠妍的重要推动。建校17年来,这所学校已培养3096名学生,毕业2405人,硕士707人,博士120人,出国深造91人。2013年,杨惠妍、国强公益基金会还出资4.5亿元开办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为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提供全免费职业教育,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实际上,碧桂园集团的员工也在逐渐成为教育扶贫的“主力军”,积极联动社会力量,号召社会各界与集团员工共同参与到“五个一”助学、“心愿100”教育扶贫行动中,结合今年发起大型“梦想益行者”城市徒步活动为项目募捐善款,已累计募集超过 1983万元,计划帮助1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虽短,但分量很重。教育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抓手。教育扶贫可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也是碧桂园进行教育扶贫的初衷。


碧桂园产业扶贫项目——江西兴国县有机水稻种植基地


深耕9省14县 摸索“4+X”扶贫模式 


如果说教育扶贫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预防针”,那么以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为主的“4+X”精准扶贫模式,则是碧桂园在扶贫路上的进一步深入—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地可持续造血。


“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后,2018年起,在各级党委、政府指导下,碧桂园明确“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的定位,对接帮扶广东英德、甘肃东乡县、江西兴国县等全国9省14县,惠及3747个村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来自全国各行各业、超过150名优秀人才主动成为扶贫干部,驻扎一线,帮助当地可持续脱贫。


扶贫必先扶智,要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在14个帮扶县,碧桂园均与基层党组织建立了“一线扶贫党支部”。另外,碧桂园还寻找了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村长”,通过他们推进扶贫项目的落地和开展。


苗木产业绿色扶贫,是碧桂园“造血”扶贫模式的一大特点。碧桂园在帮扶县推广苗木种植产业,建立利益连接与共享机制,与村集体、农户民主协商,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目前,碧桂园将苗木产业扶贫复制推广到12个帮扶县,种植面积达2000亩,带动超10000名贫困户增收,目前,兴国、田东、平江、蓝田、新河、虞城、东乡、滦平等地的10个农场已陆续出货,产值近2500万元。


结合碧桂园自身的产业优势,集团产业项目优先在贫困县落地。2019年,碧桂园建设江西兴国县智能建造产业基地,首批带动300多名贫困人员就业,预计年纳税4000万;碧桂园还在连樟村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致富奔小康。


同时,碧桂园还积极推进就业扶贫,共培训贫困劳动力59904人,已实现就业25918人。而在“X”上,碧桂园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1亿元支持国家“光明扶贫行动·白内障复明”项目,截至7月底,全国已累计救治患者11.2万人。


碧桂园教育扶贫——国华纪念中学学生


发起“社会扶贫共同体” 决胜脱贫攻坚


“企业应促进自身的产业优势、平台优势,与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有机结合。”碧桂园助理总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李静认为,“这样既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快速脱贫,企业自身也在帮扶中受益,充分履行民营企业的社会担当,实现了‘帮扶贫困户也是帮扶企业发展’的双赢甚至多赢的格局,使得扶贫模式可长期持续下去。”


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孵化了碧乡农业、碧家文化、凤怡假期三家社会企业。比如,碧乡可转化贫困村的自然资源,产生的利润会投入到扶贫事业或者慈善事业的再发展中,链接到贫困群众,让老百姓受益。目前,碧乡已累计转化了151款扶贫产品,链接帮扶超过3万名贫困人口。


东乡羊是一个典型案例。去年双11期间,碧桂园发起“消费扶贫月”活动,帮助当地销售了1万多只羊,惠及3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碧桂园挖掘当地东乡羊、东乡土豆、东乡刺绣三大产业,引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助力东乡产业脱贫。


消费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碧桂园大力推广消费扶贫,利用集团20万员工、400万社区业主以及众多合作伙伴的优势,倡导以购代捐。2018年至今,累计推广消费扶贫产品近5000万元。


2019年5月20日,碧桂园联合社会力量发起“社会扶贫共同体”。目前已经有70多家企业积极响应,在助学、助教、农业培训等领域谋划对接扶贫。


民营企业在精准扶贫中具备机构精干、决策自主、反应灵敏等优势。“众人拾柴火焰高”,碧桂园可以发动子公司、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及其他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共同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推动产生更大的集群效应和影响力,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



更多
· 推荐阅读
0
1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 TOP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